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的高校班级建设工作

2014-10-21王拾犇张华英李水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凝聚力辅导员

王拾犇 张华英 李水童

摘 要:“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主体,他们个性鲜明的特点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如何对“90后”班级进行有效建设管理,成为目前一线辅导员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思想特性和目前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工作提出了观点和思路。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班级建设 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随着2009年新一批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校园,高校正式进入“90后”时代,他们同“70后”、“80后”一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特点。他们曾被打上“扶不起来”的标记,但却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肩负振兴国家的重任;他们是“421”家庭的结晶,感受着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优越环境和物质条件;他们有着更宽广的视野,更活跃的思维,更强烈的自尊;他们朝气自信,渴望成熟独立,渴望主宰自己的人生。这样的“90后”成为了高校的主人,成为了高校教师的培育对象。面对他们“孤独、脆弱、竞争、烦恼、奋斗、责任”等特点和问题,如何更好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班级为载体,因材施教,构建高效、有特色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是目前高校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1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性

1.1 自我意识强烈,社会意识淡薄

“90后”大学生能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快捷的获取信息,这也使他们的思想复杂多样,行动特立独行,外部表现为自信、张扬、勇于表现自我。“90后”大学生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他们自我主体意识强烈,追求自我崇尚,更渴望自我价值和实现自身利益,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很多学生会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和同学相处,看问题过于简单片面,对事情容易武断专行,集体观念淡薄,缺少集体荣誉感。[1]

1.2 思维方式开阔,价值取向多元

“90后”大学生接受的是鼓励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个性教育。在优越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他们思想活跃、想法新颖、追求个性。受到世界各国价值多元化的冲击,“90后”大学生在传统东方思想文化和新奇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产生了与前几代人有极大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功利思想,尤其是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无从选择。

1.3 善于利用网络,信息化能力强

互联网的便捷和低成本,使得“90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趋于多元,这也促进他们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启迪心智。面对问题时“90后”大学生更喜欢在网络上寻求帮助,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笔者曾在大一新生入学前建立QQ群,提前联络新生,解答入学前的问题,约有70%以上的新生通过各种渠道加入。日常学习生活中,约有50%学生手机QQ保持在线状态,可见网络对于“90后”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 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

高校班级作为教育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元,班级生活所发挥的作用在广泛性、深刻性、综合性和重要性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2.1 传统班级建设理念与学生新思想冲突

传统班级建设方法为辅导员主动安排,学生被动配合服从,忽略了学生是班级主人这一重要问题。学生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没有选择权,对于一些“表面化”、“简单化”、“形式化”的班级活动没有浓厚兴趣,多是应付了事。“90后”大学生更注重主观感受,个体意识强,渴望自主,不喜欢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条式的灌输,敢于选择,追求独立意识强烈。这与传统的辅导员为主体的班级建设冲突,继续开展学生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的班级活动,不利于班级的健康发展。

2.2 寝室将班级分割成小群体,阻碍班级内部整体沟通

大学学习通常没有固定教室、采取大班授课,导致班级同学沟通较少,学生集体意识模糊,具体反映为对班级事务不关心。由于日常生活多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因此容易出现室友的地位高于其他同学的情况,遇到班级选举、投票,也倾向以寝室同学作为主要候选人。班级开展活动,学生自然而然的以寝室为单位分成若干小集体,很少与其他班级同学交流,这种现象在女生中尤为明显。[3]

2.3 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不高

“90后”大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被溺爱的成长环境导致对他人的管理和指挥存在排斥心理。孤独和烦恼并存,使他們经常用自私、冷漠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甚至有时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摆脱了高中大强度的学习压力和被看管状态,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谈情说爱,疏于与其他同学交往。这些都是导致班级缺乏凝聚力的原因。

3 新时期班级建设有效途径的思考

为实现“90后”大学生所向往多维度生活,多角度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4]新时期的辅导员应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反思总结,加强与学生班级联动互动机制,时刻用心沟通、用情相处、用爱感悟,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以培养班级精神为载体,制定班级长期发展目标

班级精神,是一个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班级在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历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品格特征,是一个班级的整体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激励班级同学共同进步、提升综合素质的精神动力和支柱。[5]只有长时间的思想触动才会产生行为,行为久之才能养成习惯,进而坚持习惯形成独特的精神。辅导员可重点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树立“自强不息型”、“学习争先型”、“志愿服务型”、“科技创新型”等班级精神,将其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打下特有的班级印记,对班级成员发展起到熏陶和感染作用。

3.2 以个性发展为重点,将班级发展与个人需求有机结合

传统的“组织管理”方法并非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班级建设“模式化”、“技术化”的理念容易使班级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6]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应由全体同学共同决定。班级建设思路和方向应充分授权给学生,由他们自我设计建立“自主集体”,进行自管自治。将班级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和需求有机结合,给学生留有足够表现欲望和追求个性的空间。突破教条、灵活多变、因材施教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定位个人价值,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从而发挥学生最大的热情和才能。

3.3 以重心下移为手段,保证辅导员共做、共学、共守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学生做事情,教师应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知识,教师应躬亲共学;要学生守规则,教师应躬亲共守。”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辅导员,应时刻以学生为本,遵循立德树人,重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性发展,把握大局、关注细节、以点带面。工作理念下移可以系统的、有层次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立足点的下移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成长需求;工作内容的下移可以适应新形势,使教育内容鲜活;工作载体的下移可以充分发挥班级功能,为管理工作增添活力元素及渗透效力。[7]

3.4 以提高班级凝聚力为目标,增强班级吸引力和向心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将“班级凝聚力”定义为:“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班级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整体力量。” [8]由此可见,加强班级凝聚力应从增强吸引力和向心力入手。通过发挥主要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核心人物的作用,确立班级共同目标,增强学生归属感可以提高班集体向心力;通过加强学生集体意识,增进同学间、学生干部间团结度提高班集体向心力。也可通过确立完善的奖励机制积极推进学生对班级建设的热情,多措并举提高班级凝聚力。

综上所述,高校班级建设是一项既复杂又科学的工作。针对“90后”学生特点和高校班级现状,辅导员只有在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学习先进的理念和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改变方法、创新理念,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构建良好的腾飞平台。

参考文献

[1] 郝咏梅,梁成,颜开.新形势下的高校管理工作——“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期刊论文].教育教学论坛,2013.

[2] 李伟胜.试析新世纪班级建设的目标[期刊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22(3).

[3] 杜杰,张英,陈志刚.高等学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8(04).

[4] 吴唤玲.浅谈高校班级管理[期刊论文].中国科教新导刊,2010(2).

[5] 王帅.如何在高校学生班级中凝练和培育班级精神[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2012(3).

[6] 宋良峰,龙水连.高职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36).

[7] 杨卫民,刘彦.班级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下移”的有效途径[期刊论文].

思想教育研究,2010(4).

[8] 孙迎晖,李红梅,王晓川.高校班级凝聚力现状及建设意见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凝聚力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LaTeX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相关性研究
三、期刊论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