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丽儒臣李穑汉诗中的忧国忧民之情怀
2014-10-21吴光旭
吴光旭
摘 要:李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创作了大量汉诗,在朝鲜汉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作为一个有志的儒臣,诗人目睹残酷的社会现实,以真实的感情和现实主义笔触,描绘出对高丽社稷的担忧以及忧民之情怀。
关键词:高丽 李穑 忧国忧民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1 李穑及其在朝鲜汉诗史上的地位
李穑(1328-1396),字颖叔,号牧隐,出生于士大夫家庭,父亲为稼亭李榖(1298-1351)。李穑自幼受父亲影响,饱读儒家经典和中国文学作品,并吸取了儒家积极进取有为的思想,心怀安邦济民之志。1348年李穑因其父李榖在元朝为中瑞司典簿,他作为朝官之子补入元朝国子监,后于1354年3月参加元朝科举及第,并成为元朝文人欧阳玄的门生。在华期间,他遍交元朝名士,诗文风格不仅受中国学者影响极大,而且使诗人的汉学造诣愈加精深。1356年李穑旋东归仕本国,曾先后担任高丽成均馆大司成、同知贡举、门下侍中等要职。1396年5月,诗人前往骊江避暑途中病逝,享年68岁。
高丽朝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时代,尤其是汉诗创作异常活跃。作为丽末鲜初一代文宗,李穑一生笔耕不辍,留下浩瀚之文集,《牧隐集》55卷。《牧隐集》包括《牧隐诗稿》35卷与《牧隐文稿》20卷。尤其是《牧隐诗稿》35卷收入4386题,6031首汉诗,所创作的汉诗数量惊人,在朝鲜古代文人中几乎无人可与之匹敌。而且,《浮碧楼》、《观鱼台赋》等很多汉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李穑汉诗因其所具有的文学及思想艺术上的价值,被后世众多文人所推崇。
李穑汉诗在朝鲜汉诗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文人李睟光(1563-1628)在《芝峰类说》中说道:“前世李奎报、李齐贤、李穑,我朝金时习,最号名家。”韩国学者金台俊也在其《朝鲜汉文学史》中说道:“他(李穑)是丽末文学的伟大总结者,同时也是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上承高丽以来之文运,下启李朝文学诸子英贤,作为一代文豪,他的大名将永垂青史。”徐居正(1420-1488)在《东人诗话·卷下》中说道:“予尝读李相国长篇,豪健峻壮,凌厉振踔,如以赤手博虎豹拏龙蛇,可奇可愕,然有麤猛处。牧隐长篇,变化阖辟,纵横古今,如江汉滔滔,波澜自活,奇怪毕呈,然喜用俗语。”李朝时期文人成伣(1439-1504)亦在《慵斋丛话·卷一》中一针见血道出“世称牧隐能集大成,诗文俱优。”李朝中期文人农岩金昌协(1651-1708)在《农岩集·卷34·杂识外篇》中认为李穑能诗、能文,并用“宏肆豪放”来赞美李穑文章。由此可见,李穑创作汉诗境界之高,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
作为高丽儒臣,李穑曾先后六次来往中国,在中国学习和任职期间,勤奋向学、积极接受和学习瑰丽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推崇韩欧之文,且赞扬程朱理学。通过在元学习和任职,诗人对于性理学的造诣很深,培养出了郑道传、权近、郑梦周等许多性理学大师,对性理学在朝鲜半岛的进一步传播与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反映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情怀
李穑生活的高丽末,战火纷纷、社会动荡不安,加上统治阶级腐朽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激烈,高丽王朝病入膏肓。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发出“战垒黄云没,残民席长河”之悲愤的呼声。作为一个有志的文人士大夫,他目睹残酷的社会现实,不免悲伤、激愤,并将之发抒于汉诗作品当中,并以真实的感情和現实主义笔触,描绘出高丽末社会动乱的变幻风云和表达出对高丽社稷的担忧及忧民之情怀。《牧隐诗稿》所载这类感时伤乱、忧国忧民的汉诗,可以说,在其汉诗作品中最富思想价值的。
十四世纪五六十年代,红巾军大举入侵高丽,七十年代倭寇不断进行侵扰,加上高丽统治阶级之间内部的武装斗争,使高丽社会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停滞不前,国家涂炭,民生遭殃。面对国家和民族所遭受的悲惨境遇,诗人痛心疾首,倾诉道:“未洗去年血,又见今年痍。苍生亦何罪,人事非天时。”,并眼见百姓所受之苦,心急如焚。李穑汉诗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首先集中体现在诗人面对战乱不断的动荡局面,表现出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在《蛙夜鸣,次郑清风韵》诗中诗人写道:“蛙夜鸣,动我忧世情/靑灯依依翳复明,轮囷肝胆何时平/四壁蛙声连雨声,高吟偶得鸣蛙行/虓虎风生鲸海横,宫中圣人吾墙羹/白日照耀葵心倾,肯缘糊口笔爲耕/事业直欲令人惊,绐我陷我皆管城/雕龙文苑寻锺嵘,妖氛岳渎埋膻腥/神龙正睡谁鞭霆,剑倚靑天笑絶缨/笑我读书记姓名,壮哉铁骑夜斫营/快意快死何偸生,君不见/夫征儿戍留孤茕,谖草不花枯紫荆/何时天地得再淸,两耳不复闻谈兵。”诗人在蛙鸣之声中,哀叹国事之艰危,伤黎庶之倒悬,痛斥战祸连绵、民生凋敝、朝纲紊乱之现实,并以雄浑沉挚、气势磅礴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在战乱中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和悲痛之情,并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愿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恭愍王执政时期(1351年-1374年),连年残酷的战争使国家和人民遭受着沉重的屈辱和苦难。忧郁沉痛、激昂慷慨的时代精神,使得这时期的李穑汉诗充满了对社稷、民生的忧虑。李穑在《哀哀三首》中写道:”有国有国自太祖,英风凛凛映千古/典章文明开宝图,山河险固并天府/边防网漏来远锋,腥秽屠残毒豺虎/哀哀一哭兮心胆苦,声出复呑气如缕。”在此诗中,诗人首先回忆高丽太祖所开创的伟大基业,对自己祖国所具有的灿烂文物、山河之固表现出无比的民族自豪感。但面对盗贼作乱,诗人倾吐满腔愤懑,悲叹百姓命运之凄苦,并对君主安危、国势危机表达出深深的忧虑。最后,诗人用饱蘸感情的语气,道出了不能解国家之忧患的无奈和悲痛。
歌咏民生疾苦是李穑汉诗的一个显著特色。在农民过着奴隶般苦难生活的长期传统社会中,一个敢于正视现实、较为了解社会底层生活的文人,总是要写出百姓悲辛遭遇的一些方面,唱出歌咏民生疾苦的深沉歌声。深受中国古代积极入世的儒家人本思想,诗人具有“济世拯民”的人生理想,对苦难深重的百姓寄予了深厚的关怀和同情。“凤历绵绵千万载,愿将余福丐吾民”,李穑将百姓亲切地称呼为“吾民”,带着对百姓的亲近感和关怀心,把自己和他们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希望百姓们的生活不饥不寒,解决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有所生养、有所教化。诗人在《今天》诗中写道:”今天旱既甚,我农何以生/千村有愁色,百邑连叹声/麦垄翠浪浮,桑林黄鸟鸣/巍然庙堂上,汲汲忧民情/老夫同在位,身则鸿毛轻/诗成更呜咽,何日臻丰年。”久旱无雨,严重的旱情威胁着农民的生活甚至生存,诗人亲历目睹农民的悲苦境况和农村的悲惨现状,心急如焚、焦急万分,以民忧为忧,对百姓的疾苦和农村的惨淡景象表现出深深的担忧。诗人反省自我,自己虽身居高位,但对百姓无功无劳而感到惭愧。最后,诗人急切盼望天神降雨以缓民瘼,乃至农民喜获丰收。诗人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旱情带给农民的苦难,流露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怜悯。又如在《有感》中诗人吟道:”我不向田野,终亩徒责人/玉粒忽在案,淸香吹满巾/终年沾体者,食新不食陈/忽然心不乐,念之责我身/野人养君子,所望其政仁/立朝不降泽,今日忘今民/素飡与徒餔,我独犹逡巡。”作为士大夫,李穑虽然从不进入田间耕作,却对农民和农业很关心。在这首诗中,诗人引用毛传“尊者食新,农夫食陈”之句,关心和同情农民的辛勤劳苦,自责自己只接受农民供养,却未能解决农民疾苦,表达出深深的内疚之情,并感叹自己的无能无力、无法作为。最后,诗人强烈渴望当政者顺应民意实行仁政,体恤民情,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动荡的时代面前所体现出来的勇气和民本意识。
李穑自称“牧翁忧民出天性”,诗人不仅体察农夫们生活的苦辣酸辛,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也对樵夫、蚕妇等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其他下层劳苦百姓表达出深切的同情和悲悯情怀。如《蚕妇》诗:”城中蚕妇多,桑叶何其肥/虽云桑叶少,不见蚕苦饥/蚕生桑叶足,蚕大桑叶稀/流汗走朝夕,非缘身上衣。”在此诗中,城中桑叶稀少,很多蚕妇们还是东奔西走采到足够的桑叶喂蚕,可是蚕妇们日复一日、无休止地辛苦劳作,自己也无法穿上蚕丝衣裳。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生动地描写了养蚕妇女们生存的辛酸和艰难,对弱势群体的劳动妇女表达出了深切的关怀,并深刻揭露了朱门贵人穷奢极欲的罪恶,抨击剥削者的不劳而获。从这首反映当时百姓普遍贫苦不堪的现实主义汉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这种时刻牵挂,关心民众的炽热的忧民情怀。
3 结语
李穑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忠于高丽君主和朝廷,渴望报国的耿耿忠心始终不渝。诗人不仅亲眼目睹了频繁的战乱给社稷民生造成的巨大威胁及其带给高丽人民的沉痛灾难,也经历过高丽末国运日衰,丽鲜易代之际,动荡不安的岁月。身处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其对高丽社稷的担忧和爱国情怀。同时,诗人面对国家社会和时事苍生,流露出强烈的民本意识和济世情怀。“天下纷纷众口嚣,何人能息我民劳”,李穑体恤民情,对受苦受难的广大百姓充满了深切的同情,流露出深深地忧民情怀。
参考文献
韩金台俊.朝鲜汉文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91.
韩李穑.国译牧隐集M.韩国:民族文化促进会,2000.(1册)183,(1册)350,(1册)347,(1册)321,(1册)333,(9册)14,(7册)104,(4册)215,(6册)187,(1册)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