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2014-10-21焦亚东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自主选择创业教育课程

焦亚东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课程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渠道。因此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选择 创业教育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理应主动承担传播创业文化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社会责任。

1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35年,我国发生了三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如今,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倒逼转型升级触发新的转型,其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德鲁克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在 1965—1984 年间,就业人数从 7100万增长到 1.03 亿,增长率为 45%,其间几乎所有的就业机会都是由创业型和革新型企业创造的。所以,创业教育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改革路径应运而生。

2. 国内外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

课程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渠道。因此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998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高校最早开设创业课程《创新与创业管理》。迄今为止,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如清华大学开设的本科生选修课《创业管理》、《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技术管理创新》等;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本科生选修课《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本科生选修课《团队训练》、《创业市场调查》等和必修课《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实务》等。总的来说,创业教育课程目前还没有纳入相对统一的教学计划和管理中,从以上试点高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都局限于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必修课很少、研究生课程几乎没有;并且这些课程均游离于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之外,出于零散的状态,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行的设计思路,此外,实践教学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比重明显不足。因此,总体上来看,实施创业教育的所需要的教育资源要素并未得到合理有效地整合和挖掘提升,創业教育的整体产出效益严重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创业需求。比较而言,创业教育课程在国外飞速发展,现阶段在所有的高级商学院联盟以及其他 1000 多个未被认证的学校中,创业课程已经趋于完善。国际创业教育调查机构发现,开设创业教育项目或创业课程的高校中,面向本科生最多的前10 门课程依次是《创业或创建新企》、《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创业计划书写作》、《创业财务》、《非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家族企业》、《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营销》。以美国为例:创业教育课程超过 2200门,在超过 1600 所学校中,授予300个教授职位,超过 277个创业学学位,形成了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普及式课程模式和专业学位教育。

3基于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创业教育课程理论基础

基于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创业教育课程理论基础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家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凸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都能成长成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关于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七种智力,即语言和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几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的智能差异。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为多元智力而教”和“通过多元智力而教”展开,以正确认识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为己任,尤其重视“个性化教学”和开发“个性化课程”。综上所述,大学生智能、知识、背景、性格、兴趣、能力等有很大的不同,在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上赋予他们自主的选择权,做好学习资源供给和方向指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需求,是激发他们自身创造活力和创业能力的必然选择。

4课程设计

基于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由课程目标和性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组成。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借鉴学科专业课课程目标和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学分设定的设置思路,教学培养目标定为:基础层次课程目标、专业层次课程目标和提高层次课程目标。基础层次课程目标面对全体学生开设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责任意识等;专业层次课程目标以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依托,开设专业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本专业的知识进行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层次课程目标面对已经创业的学生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创业者的企业管理能力。结合课程目标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为二大模块即创业理念课程和创业知识课程。创业理念课程是构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从思想认识和精神层面为大学生创业做充分的准备。通过教育,不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增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课程的性质包含通识选修课和必修课,可开设《企业精神》、《演讲与口才》、《创业心理学》、《领导艺术》、《团队管理》、《人际交往》、《企业家的道德》、《创业者风采》、《发明创业家名言警句》、《头脑风暴法》、《脑筋急转弯》等课程。创业知识课程是构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从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上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教育,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集中、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的所选择创业项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成功创业奠定坚实基础。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分布在不同的专业、学院和学校,需要教学管理上予以打通,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学校选课,可开设《形式与政策》、《创业咨询》、《商务英语》、《办公软件》、《商务礼仪》、《创业计划书写作》、《新创企业成立与管理》、《家族企业》、《危机管理》、《知识产权》、《创业营销》、《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律与税收》、《公共关系》、《合同与交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市场竞争》、《特许经营》、《国际融资》、《企业债券》、《现代企业管理》、《资本交易》、《孙子兵法与企业谋略》、《跨国企业管理》等课程。创业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创业者自身所储备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效益。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采用的基本上都是讲授法。而单纯的知识讲授已远远不能完成人才培养的教学中心任务,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引入对于提升创业教育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具体说来,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包含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在传统课堂知识讲授过程中,采取灵活性、参与性、互动性的探究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使教学过程贯穿学生动手、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指充分发挥创业论坛、企业家讲座、创业教育报告会、创业学长风采报告会、创业社团活动、商业计划书竞赛、创设企业模拟活动等第二课堂以及学校和政府设立的创业网站、创业APP软件、创业实践基地、企业孵化器、创业园区等载体和平台的带动帮扶、提升引领作用,通过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全真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巩固和放大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大学生积累创业实践经验。通过发挥这种高度整合的教育资源的作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在校园和社会营造和形成创业的良好创业文化氛围。无论创业理念课程和还是创业知识课程,因其内容的丰富性、知识的交叉性、成果的实践性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评价上应秉持多元化、系统化、开放式的评价标准,具体可包括以下模块或指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问卷调查、创业认知论文和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实施情况和课堂教学外的大学生创业类比赛获奖情况、学生创业类社团建设情况、大学生发明专利情况、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数量和吸纳大学生就业情况以及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器、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情况、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和社会影响力情况以及创业导师团队的建设情况。总之,所有能够体现所教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的元素都可成为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支撑。

基于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是立足国情、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结合专业学习,通过整合课程资源的方式和增加实践教学的手段,依托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评价标准,最大限度、最大程度、最大力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创业需求。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 2013,(6).42-50.

猜你喜欢

自主选择创业教育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论微课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指导中低年级学生自主选择课外书
有关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新思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