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14-10-21黄言涛刘红英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产品设计教学模式

黄言涛 刘红英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学院重点科研本文主要结合学院重点科研课题《独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探析》(2011MYA04)研究结果,阐述课程衔接制、项目制、导师制的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提出金字塔式教学团队模式组建方案。

[关键词]:产品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1概述

独立学院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独立学院的办学实力与老牌知名院校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其具有一股新生力量的强势。

温家宝总理在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工业设计是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的七项生产性服务业之一。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2012年10月份公布的国家本科目录,产品设计升格为专业。

独立学院的学生专业基础比较薄弱,需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实践教学与专业基础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差距,在实践中提高。

2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院的产品设计从艺术设计专业下面的一个方向,到2013年升格为专业,已10年有余,培养了7届32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在产品设计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中,学院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经十余年的教學实践,逐渐形成课程设置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化。

2.1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情况

通过对产品设计专业方向202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本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情况不乐观。实践教学的学生满意度为36.63%,不足四成;58.91%的学生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安排。仅39.11%的学生认为目前实践教学能紧扣科技和社会发展前沿,更新及时;有29.21%的学生认为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更新不及时。

学生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呼声比较高,同时通过调查得到了他们对教学改革的期望。在学生所喜欢的实践教学方式方面,大都比较喜欢“教师讲授基本操作和原理,提出问题,经师生讨论后完成”(46.53%)和“教师提出实践目的和要求,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47.52%)的方式,不喜欢“完全按照教师安排执行”的方式。

在评分方面,54.46%的学生赞同由同课程项目教学的教师集体评分,其他集体评分方式均由20%-30%的学生赞同,同时7.92%的赞同任课教师不参与成绩评定;32.67%的学生赞同由任课教师单独考核。在评分原则方面,按照学生认同率排序为整体效果评成绩(59.90%)、分项目评成绩(53.47%)、以学习态度评成绩(49.50%)、以过程评成绩(33.66%)、以课程要求评成绩(13.37%)等。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61.8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和竞赛,仅有5.45%的学生反对。

2.2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历届毕业生情况反馈

通过对产品设计专业方向部分毕业生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来看,首先,毕业从事产品设计方向相关工作的学生不足25%,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比例高达50%;其次,参加工作最欠缺的分别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把握市场动向能力、知识细化与材料工程、英语等,前三项比例分别达36.67%、31.67%、20%;第三,认为有必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达93.33%;第四,建议建立与企业对口的实训平台,多参加实践项目,健全校内工作室建设。

毕业生在专业方向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多还是强化实践教学,健全工作室建设,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2.3实践教学改革前的准备情况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专业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成立教学团队,强化课程建设;二是陆续完善工作室建设,加大设施设备投入;三是参加各类工业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潜能;四是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设计工作组。

3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改革尝试

3.1课程衔接制教学改革尝试

初期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尝试以2009级、2010级本科为主,把一学期所开设的专题性课程进行串联,形成一门综合课程,设定一项任务,每个课程按照要求完成设计项目的指定部分内容。

由于这两个年级处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过渡阶段,专题性课程每学期安排的比较多,其中第六学期设有产品快题设计、产品专题设计III、产品展示设计三门课程,开课周数大致相同。按照课程教学要求,产品快题设计以设计思维拓展训练、手绘草图表达为主;产品专题设计III以设计创意细化与效果表达、模型制作为主;产品展示设计以产品模型的展场展示效果设计与表达为主,总体上是一项产品设计项目的整个设计流程。

在没有进行改革前,每次课程均要从头开始,课程本身的目的没有达到,学生反而只是加强了设计项目初期创意草图阶段的学习,没有深入细化的时间,从而造成学生只是会进行创意设计,无法深入完成设计项目的局面。

通过课程衔接制教学改革,要求任课教师商议本学期的设计主题,对每个课程应达到的阶段性成果分别要求,做好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工作。对学生来说,就是一学期完成一项设计项目,按照课程要求分别提交前期、中期、后期成果作为三门课程的评分依据。

通过对第二次实施课程衔接制教学班级的调查数据来看,50%的同学对此改革表示不同程度的满意;66.67%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实践教学安排比例较少,应加强实践教学安排;25%的同学因为课程需要、后期制作麻烦等原因中途更换设计主题。总体评价为良好。

从两个年级的实施过程来看,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给本次教学改革尝试带来诸多影响,未达到预期效果。

一是至少三成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难以按要求完成任务,特别是在中期设计方案细化与效果表达阶段,给后期的课程持续进行产生诸多障碍。

二是选题的方向发展无法满足后期课程的教学需要,特别是在2010级试行自选题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最为突出。

三是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很多任务最后都成了小组组长的事情,因此最终只有单独安排任务。

四是由于基础性课程环节的教学目的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实践教学改革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五是放弃了集体评分,由任课教师自行评分。

课程衔接制教学尝试过程中,虽然没有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但发现了诸多问题,为专业基础性课程改革敲响了警钟。

3.2项目制教学改革尝试

中期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尝试以2010级本专科的同一门课程,以实际项目为主,打乱行政班级分组,邀请专家点评,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

根据2010级本专科教学计划安排,其中有一门产品专题设计II课程同时开始,经任课教师商议后,安排了项目制教学计划。项目课题以学院设计类重点科研课题为主;每个项目小组成员需在符合男女混搭、班级混搭的要求,自由分组;最后集体评分。同时,邀请了专家直接参与本次小组方案讨论。

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项目分组都能按照要求进行,初期创意阶段较好。专家的参与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每个小组成员都勇于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展现出来,认真听取专家评审,发现自身不足。在三次方案讨论过程中,专家对本次项目设计方案比较满意,对每个小组均提出了修改完善建议。

深入细化阶段,根据项目安排教师分别指导,一是发挥教师特长,二是给学生比较全面的指导。同时专家担心的后期效果完成情况突显出来,学生的设计方案后期效果表達缺陷暴露无遗。

本次共有3个行政班63位学生参与,分16个小组,涉及3个项目。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有34位(53.97%)学生团队合作表现稍显不足,有3位(4.76%)学生团队合作表现不佳。从项目完成情况来看,优秀1组(6.25%),良好4组(25.00%),中等9组(56.25%),及格1组(6.25%),不及格1组(6.25%)。

项目制教学改革尝试过程中,学生团队合作情况较好,最终成果基本满意,实现集体评分;学生从中发现不足,为下一步自我提升提供了方向。由于高年级教学计划限制,后面课程仍是按照常规教学安排。

3.3导师制教学改革尝试

在课程衔接制、项目制教学改革尝试过程中,产品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根据学院学分制方案不断修改完善,从2011级本专科开始,每学期一门专题性必修课程,为选指导教师分组上课、实行导师制教学改革尝试提供了条件支持,同时学院选修课的开展提供了选课平台。导师制教学改革尝试是在项目制教学的基础上,实行必修课选课操作,实现学生分流、专题性必修课分层教学。

在实施导师制教学尝试之前,对即将实行导师制教学的班级进行“选指导教师原则”的调查,“专业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是选指导教师比例最高的两个原则,“教师的知识面、授课方式”是学生选指导教师时考虑教师方面比例最高的两个原则。

第一次实行导师制教学班级的满意度为34%,不满意度为38%;对所选指导教师的满意度为64%,不满意度为12%;在实践教学安排方面,62%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38%的学生认为较少,应加强实践教学安排;在教学方式上92%的学生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完成的;在教师所提供的实践项目方面,36%的学生表示满意。第一次教学改革的整体评价为良好。

该班第二次选指导教师的原则与第一次相差不多,换选理由主要为原指导教师名额有限和已安排的指导教师申请不参与等,其他原因分别为想提升自己、受他人影响、不喜欢原来教师等。初次参与的班级还出现了对指导教师所提供课题的选择。

综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成绩情况分析,通过专题性必修课选指导教师实行导师制教学,实现了学生分流,大体分为专业提升、安于现状、只求及格三种类型,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

同时学生也把可供选择的指导教师按照这三种类型进行划分,分为挑战型教师、一般型教师、及格型教师。这种教师按水平的分流,只能让更好的越来越好,更差的越来越差,不利于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整体专业能力的提高。解决这一现象比较好的办法就是集体评分,从一定程度上对督促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在第二次选指导教师过程中,也给予了教师选择学生的机会,对于这种“双向选择”,整体表现一般偏下的同学反映比较强烈。在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给予学生知识技能完善的机会,督促其进行提升完善,才能更好地根据师生特长进行分流,从而实现分层教学,达到因材施教、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培养目标要求。

4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改革设想

经过两三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尝试,学分氛围逐渐转入良性循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的项目制教学意识逐步加强,计划进行金字塔式教学团队模式探索,分宏观指导层、教学团队层、小组组长层、小组成员层等四个层级。

第一层宏观指导层,由教研室主任负责,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参与,根据学院定位,拟定专业定位与发展规划。

第二层教学团队层,初期可以一位教师,亦可以自由成组,履行宏观指导层所拟定的专业定位与发展规划。

第三层是小组组长层,从参与教学的学生中选择,负责项目的具体工作。小组组长可以长期担任,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更换,建立竞争机制。

第四层是小组成员层,可由小组组长选择,亦可网上报名然后筛选。对不符合的成员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提升,达到要求时再竞争入组。对于无法参与项目的学生,由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承担常规教学任务。

在参与项目的学生中,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营造以专业学习为主的学习氛围。

5结束语

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核心是人才培养。如果没有特色,考生不会选报,毕业生难以就业,学院就失去竞争力。

在国家大力发展民族企业、民族品牌的大环境下,打造特色产品是企业所需,产品设计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更是企业所需。专业的生存亦需要特色,需要教学团队的支撑和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尝试与探索,这种探索是一直持续的。虽然同样的教学模式很多院校均有,但需根据自身学校特点,探索符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烈辉.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S1:224- 225.

[2]贾丽红,梁军. 独立学院应着力“应用型创新”学生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Z1:62-63.

[3]陈伟龙. 设计类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以工业设计课程《产品材料与工艺》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2,13:141-142.

[4]雍敦全,潘昱州. 应用型高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12,05:41-43.

[5]王丽英. 实践教学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N]. 中国教育报,2013 -03-25012.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产品设计教学模式
智能产品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冷·暖》
《教堂之夜》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电气基础与PLC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