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车站防灾设计的思考

2014-10-21韩艳茹

基层建设 2014年25期
关键词:火灾事故防灾车站

韩艳茹

摘要: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我们营造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的同时,其安全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也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地铁车站的防灾并提出了救缓措施。

关键词:地铁车站;防灾设计;思考

引言

伴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地铁,其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大动脉有着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无法替代的功效,随着地铁线路长度和客运量的不断增长,地铁的各种灾难事故也在不断增多。地铁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交通堵塞,因此对地铁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铁车站的特点及发生灾害的原因

城市地铁的建成解决了部分交通问题,为我们出行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由于其结构封闭性,一旦发生火灾则扑救困难,人员伤亡也比较大,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地铁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地下交通工具,随着城市交通轨道建设的发展,地铁的运行路程和客运量连年持续增加,但地铁火灾事故也经常出现。对于火灾事故的处理,很多国家都有过伤亡惨重。火灾事故是地铁运输系统中危险性较高的事故类型,它对地铁运营系统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燃烧产生的烟气、毒害物质、燃烧辐射热等对人员的威胁。以往地铁火灾的防治工作往往只着眼于在地铁系统内部发生火灾时的应对措施,多强调一些硬件设施的设置和完善,而没有从系统和全局上去认识地铁防灾系统。由于地下空间限制,以及浓烟、高温、缺氧、有毒、视线不清、通信中断等原因,救援人员很难了解现场情况;又由于大型的灭火设备无法进入现场,进入的救援人员需要特殊防护等特点,因此救人、灭火困难大。实时产生大量的人员流动和列车停靠,特别是运营高峰时段系统高速运转、设备的高负荷输出及不规范使用设备等各种因素,使得地铁车站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长期存在。

2.车站内消防疏散方案

2.1车站内消防疏散方案

地铁人员从地铁内部到地面开阔空间的疏散和避难都要有一个垂直上行的过程,比下行要耗费体力,从而影响疏散速度。同时,人员疏散路线与火灾产生有害高温烟气流动方向一致,疏散时还要防止人员中毒、窒息、视线被阻等情况,要求疏散早于烟雾扩散,往往时间紧迫难以完成。疏散楼梯、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紧急安全门是火灾时乘客疏散和消防人员灭火救援的必要途径,必须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疏散体系的科学合理可靠。在进行地铁车站规划设计时,应着眼于优先选用岛式站台,线路之间应采取可靠的结构分隔,这样有利于车站的功能使用和人员疏散,更重要的是可有效控制火灾影响范围和事故蔓延。在地铁相关人员的帮助下,火灾发生6min内把列车上和站台、站厅内一切人员转移到地面的安全地带。

2.2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车站内一旦起火,由于地下站内氧气不足造成燃烧不完全,会产生大量浓烟同时伴随着有毒气体释放。浓烟积聚不散,对人员逃生和火灾扑救都将带来很大的障碍。在一些交通量大的道路可结合地铁站设置地下人行通道或过街地道以疏解人流。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确定报警区域及部位,并实施有效隔离,将整个车站划分为若干个防火分区。在地铁电视中插播安全教育片,播放相关提醒广播,还应定期进行火灾疏散演习,切实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自救能力。同时应完善列车紧急安全门的控制方式,列车车头车尾设置的紧急安全门,应在车头驾驶室内可以控制,并附设就地应急控制的安全装置。所以设计疏散通道和出口的数量与宽度时,要在严格根据规范需求设计的条件上,参考多方面的因素,以乘客量高的时间段的客流量计算,留设足够的安全系数。

3.加强地铁车站防火设计的相关措施

3.1加强火灾预防教育

目前地铁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城市的地铁规划已经不是单一的一条线,均已成地铁网络。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立体化的契机,必然使地铁车站成为城市交通换乘和衔接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地铁火灾预防教育任重道远,涉及社会诸多层面,教育范围较广,实施困难较大。但通过坚持长期而有效的教育,可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预防火灾发生,具有广泛持久社会效应。因此,地铁车站建筑装修材料和列车车厢内装饰材料的不燃难燃化,是预防火灾发生和阻止火势蔓延扩大的有效措施,应予以高度重视。虽然见效缓慢,但效果稳固长久,是从根本上控制火灾起因的最佳措施。

3.2设置消防专用通道

地铁必须根据自身的交通运输功能和日常客流量大的特点,按照相应的防火设计规范在建筑、结构、机电方面进行综合防火设计。使其真正具有对火灾及时预警和控制的能力,减少因设施缺陷引起的不必要损失。同时在重点区域醒目位置做标识,方便事故发生后及时迅速的救援逃生。通道和出口的设计疏散能力与实际需求有非常大的距离,况且发生火灾后有害气体和热气流严重阻碍人的活动进而导致步行速度大大降低,在地下车站的管理用房处应设置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或与车站出口组合设置消防专用通道,便于火灾时消防人员及时进入车站进行灭火救援行动。

3.3考虑隧道安全疏散通道与车站有效衔接

地铁工程中,应选择可靠性高和耐高温性良好的电气设备,以免出现因电气设备故障而造成火灾的局面。在区间隧道应优化电缆、管线的布置,利用有限空间沿隧道壁设置宽度为0.6m的安全疏散通道,并根据隧道的长度合理设置连接两条隧道的联络道,在联络道处设置防火门和应急照明,距离疏散楼梯口或者通道口不得大于50m;附设于设备及管理用房的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得超过40m,位于尽端封闭的通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不得超过22m;安全操作规范的制定:对车站电气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地铁列车的操作、消防设备的操作与检修均应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杜绝由于技术操作上的错误而造成火灾。地铁工作人员站在防火战线最前沿,我们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各种灾难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生灾难时,人们才不会惊慌失措,才能有效的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4.结束语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地铁灾害问题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火灾事故的救援工作难度很大,尤其是人员的安全以及疏散方面相当严重。地铁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地铁的防火设计和防灾系统的设置,完善地铁防火救援系统。

参考文献:

[1]地下街火灾危害性与防火设计对策初探.消防科技与产品信息,1995(6).

[2]张伟,姜韦华,张卫国.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火灾的防护.地下空间,2002,22(3):268~270

[3]古晋.地铁隧道火灾的疏散與救援[J].劳动保护,2004(11):70.

猜你喜欢

火灾事故防灾车站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车站一角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全”开会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浅析消防现实斗争中火灾事故调查面临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地铁车站
咖喱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