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高专院校病理学专业引入“微课程”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探讨

2014-10-21李章春孙海波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微课程病理学教学方法

李章春 孙海波

摘 要:为进一步探索医高专院校病理学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深入了解医学高专院校病理学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概念和特点,对病理学教学引入“微课程”教学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旨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方法;病理学;医学高专院校

近年来,“微课程”概念备受人们关注,对其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探讨一时成为教学设计者、一线教师讨论和研究的热点。病理学教育工作者要实现医学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改进现行的病理学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病理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内容与课时搭配不合理

病理学作为医学基础科目,开课18周,不同专业课时不同,任课教师需要在54~62学时之内完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的讲授。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任课教师均反映教学内容与课时严重不匹配,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导致大幅删减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主要针对病理学,着重讲解各疾病的病理变化,对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等方面,均只能略讲。

2.医学高专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相对本科层次学生而言,医学高专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相对薄弱。医学高专院校学制为三年,第三年进入临床实习,在校学习时间仅为两年,学生不仅要完成医学基础科目及临床科目的学习,同时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这就导致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大幅度缩减。因此,各专业学生接触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时间短,不能完全掌握各基础学科的基本规律及相互联系,以致在桥梁学科——病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未能对病理学内容建立成形态学认识框架。

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未被有效激发

传统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授,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则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不利于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在医学高专院校,病理学教学多采用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一定章节理论教学完成后,通过实验课组织学生观察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进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知识,但与临床病理联系不密切,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情绪低,无法产生兴趣。

二、“微課程”的概念及特点

1.“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也就是在有限时间内,制作一个PPT、课程教案或者视频,将教学知识信息最优化、最有效地传递,达到教学目的。

2.“微课程”的特点

(1)精简性。“微课程”教学时间较短,时长一般为5~15分钟左右。就其内存量而言,通常一个“微课程”教学资源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一节课的教学课程来讲,可以称之为“片段”教学。

(2)独立性。“微课程”虽然容量很小,但其拥有完整的课程单元及具体的课程目标,其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其目标陈述非常清晰,突出要点,能够被单独实施和应用,能独立地满足知识学习、技能操作和情感培养的教学需要。

(3)便捷性。“微课程”内存量小、时长短,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实现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移动学习等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受时间、空间限制相对较小,故而使用起来非常便利快捷。

(4)灵活多样性。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最优化地展示及上传课程内容,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学习,课后还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微课程”辅助资源,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尽可能地满足各种情况下学习的需要。

三、病理学教学中“微课程”运用设想

根据实验,“微课程”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具体实施流程设计如下:

1.课前

设计课前作业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及目的,实现高效自主学习。学生为了完成课前作业给出的任务,可以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程,或者阅读、分析其他学习材料。

2.课中

教师课前应针对教学知识点做好充分的设计,及时地了解课前作业的反馈情况,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状态,可将对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的分析解答制作成“微课程”穿插在PPT中。课堂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各种协同学习、病例讨论和成果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

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使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复习巩固教师课堂中讲授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课上没听懂的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观看或下载教师上传的“微课程”,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打好坚实的医学知识基础。

四、结束语

在医学高专院校病理学专业教学中引入“微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采用这种方法,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融为一体,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猜你喜欢

微课程病理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