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分析
2014-10-21保秀芳
保秀芳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先进技术的推广,更是使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冲击。为了能更好地确保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教师需在现有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现如今,人们已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一时代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走向校园,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使其掌握相关能力。下面,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简述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高中信息技术简述
1.信息技术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中,高中信息技术最为首要的理念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文化知识,在获取、处理、加工信息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并且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还包括打造学习平台,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在为高中生提供软件和健康知识的同时,为他们构建较为和谐的信息文化。
2.信息技术特点
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等学科有一定的相同性,也有着自己的特性,是一门独立且具备知识和技能等知识的学科。信息技术特点为:(1)现代性。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自身具有观点、技术等不断推出;(2)工具性。信息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只有充分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3)应用性。就目前而言,社会各个领域都涉及到该知识,比如:数据处理、电子商务等。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教学顺序设计
所谓的教学顺序是指教学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顺序。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有着不同程度的设计方法,对此,将根据不同类型进行教学顺序设计。
(1)言语教学顺序
按照相应分类方法,言语教学顺序可分为机械言语和有意义言语学习。机械言语学习指借助符号来表现新知识,这一知识和学生原本接触知识无任何联系,需学生实记。总之,无论是怎样的教学,都需要按照相应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并利用这一顺序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设计。
(2)智慧教学顺序
学习实际上是由具象转变为抽象的过程,具体步骤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先创造相应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对知识进行了解的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思路的思考。其次,作出假设,针对教师提出问题,并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定问题解决方案,然后再想方法去验证该问题,通过和同学的讨论,得出最终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动作教学顺序
动作教学顺序可分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等。它可通过动作练习来掌握知识,比如:对键盘进行指法上的练习,需要将各个手指应包括区域充分掌握,并进行不断练习,才能掌握指法要领,进而提高学生的录入速度。
2.媒体选择
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对该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种类越来越多样化,那么,该如何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种类中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需求,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首要内容。这就需要根据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多媒体教学种类的选择。再加上不同种类的多媒体教学有不同的功能,比如:有的媒体只适合传递声音,有的媒体只能让学生融入其中。因此,多媒体的使用应充分展现自身作用,达到物有所值的效果。另外,媒体教学还能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解决,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应适当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口头讲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述,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理解知识。伴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主要借助口头讲述,媒体演绎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信息技术注重实踐操作和理论知识,尤其是实践操作,因此,现代教学方式能将学生的听力、视觉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现场操作。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操作,比如:上机操作,相关材料的输入等,通过这一操作,可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教育属于创造性活动,因为,教育过程中学生性格迥异,很难按照同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再加上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存在的不同差异,更是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创造出满足实际教学现状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厚钦.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分析[J].科技资讯,2011,22(33):144.
[2]姚苏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6):121.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