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现“师生发展”的双赢
2014-10-21王伟玲
王伟玲
【摘要】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师生发展的空间,提出实现双赢课堂的必要性,接着列举了三种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师生发展双赢的方式,对师生发展双赢的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 师生双赢 发展性教学
教育改革不断为高中语文课堂提出新目标、新要求,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进步,但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现“师生发展”的双赢,始终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高中语文课堂现状分析
1.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空间。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花样翻新但是教学内容深入不夠,没有抓到语文教学精髓——人文精神教育;语文教师职业满意度低,教师纷纷抱怨“累”;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仅限于应付考试;除了语文课堂不看书,不爱好文学;希望未来从事与外语、计算机等有关的工作,从心理上对语文不重视。可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师生发展双赢”的必要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双低导致语文教学仅能实现教学的近期目标——应付高考,而远期目标——对学生素质培养并未达成,传承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文学精神的教育目的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要改变这些现状,就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实现师生的协同发展,以填补教学发展空间,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高中语文课堂上实现师生发展双赢的措施
1.以学案教学实现学生学习心理和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学案教学是在教学之前出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使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形成知识结构的“支架”,然后教师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以《滕王阁序》的学习为例,教师给学生发下《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王勃的人物介绍和对文章中优美的骈句的赏析,请学生花10分钟阅读材料,然后提出两个问题:“《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可以学?”“你怎样看《滕王阁序》和作者王勃?”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滕王阁序》是一篇出色的骈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还有的说“王勃描写景色的手法十分经典,各种修辞手法运用自如”。这是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此达成教学目标的灵活转变。可见,在学案教学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发挥主动性,对学习语文的态度也因此转变,这是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表现;另外,课堂上师生互动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了解的更深,便于进行教学行为反思,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方向得以明确。
2.通过构建快乐艺术课堂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
快乐艺术课堂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文教育,使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有所体会。沈从文《边城》节选阅读课堂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对阅读问题进行解答,而是讲述了沈从文身世、文学作品、和沈从文同时代的作家的作品等。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之后教师连续提出了几个问题:“沈从文时代的文学作品共同性有哪些?”“文学对时代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称文学为文化瑰宝?”。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高中学子化身为文学评论家。讨论结束后,师生回到阅读问题解答上,这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重视从作者心境、时代环境角度考虑,解读更确切。可见,建构快乐艺术课堂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帮助,教师的育人目的也易于达成,职业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重视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庄子《逍遥游》学习完了,教师没有直接结束课堂,而是提到了民国时期一位讲经的名人——刘文典。刘文典认为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讲经狂妄不羁的故事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教师讲完之后问学生:“你们以为刘文典如何?”“你们觉得自己懂庄子吗?”“同学们以为本教师和刘文典比如何”,这样的问题引发同学们的笑声,笑声中也夹杂着各种评论:“刘文典太骄傲了”“我很羡慕刘文典”“阅读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吗?”——这样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和互评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学生被尊重,也因此担负教学和学习责任。从需要理论上讲,这是“被尊重的需要”的满足,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达成了“自我实现”的目的。
三、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实现师生发展双赢的意义
双赢的语文课堂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也使学生对学习责任形成新的认知:传承文化也是语文学习者的责任,同时也促使教育者将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当作毕生追求的目标,双赢的语文课堂的实现正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师生发展的双赢对教育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达成都有帮助。建议教师们使用学案教学的方式、重视语文课堂的建构并且重视课堂效果评价对师生双方的影响,以实现师生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邓明洋.高中语文课堂反思想教学运动刍议[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傅岩.在“无为”中实现师生发展的“有为”[J].江苏教育.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