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014-10-21赵雪
赵雪
【摘要】新《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地理教学必须要遵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实际探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想让学生真正学懂地理,会用地理,就必须牢固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合理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關键词】新课程标准 社会实践 初中地理 校园平面图
新《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必须要遵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实际探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多地强调了从课本上学到的地理技能在生活中的运用,及通过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理解课本知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学懂地理,会用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合理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市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很陌生,而整个初中地理的难点又都集中在七年级上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一些知识如地图,地球,地球的运动等学起来难度较大,如果适当地让学生参加课外地理实践活动就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同时也能锻炼同学间的合作。但是地理实践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活动应贴近家庭、校园和社区,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范围。
经过认真研究,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笔者尝试着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
过程:上课时,教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某中学鸟瞰图》和《某中学平面图》,介绍其制作过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经过讨论,学生们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图幅大小和绘图范围:考虑到可操作性,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所需工具:指南针、卷尺等。
⒊确定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
⒋制定工作计划:
(一)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教学楼、实验楼、食堂、运动场、绿化带等主要建筑及地理事物,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二)统计数据:根据图幅大小和实测的数据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并将各实地距离按比例尺计算,转化为图上距离。
(三)分组绘制学校平面图:(根据统计测量的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学校平面图,要求各小组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1.在平面图适当的位置上绘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将学校附近及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树木和绿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正确的方位上,用不同符号表示在平面的图上。3.涂上适当的色彩进行美化。4.各小组展示作品并评比。
在绘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何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比例尺?校园内建筑物(大门、台阶、道路、花坛、操场、教室、树木、绿地等)在平面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在这些技术性问题上,师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知道,学生们则在不违反制图规则的基础上可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一番讨论之后,学生发现,方向可根据指南针定向,先确定校园大门的方向,再按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判断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于校园大门的方向。如先根据大门的走向确定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再判定教学楼在大门的什么方向?(正南方向)。其他地理事物方向的判定可依此类推。
整个活动中,一个个的问题浮出来,又被学生一个个地解决掉,看到自己亲手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同学们感触颇深!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更清晰地了解了我们学校各项设施的分布和校园全貌;有的说,过去我的方位感很差,经常分不清东西南北,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方向感增强了;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对比例尺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增强了自我的目测能力,亦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真正地感受到原来地理离我们生活这么近啊等等。
活动总结:刚升入初中不久的七年级学生,对校园认识还不够全面,在学习了地图的基本知识之后,通过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将二者结合起来,既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又可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校园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此次地理实践活动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开发和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课外活动和探究中主动学习,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探究、联系实际等能力,又掌握了课标要求的这部分内容。整个实践过程体现了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活动探究、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在动手动脚,动眼动脑中主动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