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
2014-10-21谭聪
谭聪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由此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的建设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型城市的内涵,其次研究了制定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意义,最后就如何构建及实施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规划标准
前言
建设生态型城市不仅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考核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准绳之一,还是判别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历史责任感的重要标志。但生态型城市是生态城市的起始阶段,是初级形式的生态城市,是阶段性的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加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研究,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够确保生态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型城市的定义和内涵
生态型城市,是指以生态城市作为城市性质,、城市目标和城市特性,以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和谐与科学发展的一种城市类型。而生态型城市的的标准是指直接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服务的,将一般城市规划标准的基本内容(总则、城市用地、城市建设与建筑控制、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等)与生态城市准则、特性及指标加以密切联系而制定的相关城市标准准则与规定。
生态型城市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简单的说,生态型城市的概念阐述地说,生态城市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在这里自然环境、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这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体现;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型城市具有合理的结构布局,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形式;从生态经济学来看,生态型城市规划是以集约内涵式为思想,以保护自然价值为基础,来创建生态型的产业体系[1]。
以上几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叉的。总之,生态型城市规划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自然生态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
2.研究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意义
2.1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我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既要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又不能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要遵循生态规律搞好开发,又要按经济规律搞好建设,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2]。
2.2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城市
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同时也为构建创新型城市、提高知识竞争力,提供良好的绿色技术支撑。
2.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和物质同步发展型,生态休闲正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建设生态型城市是优化人居环境,构建宜人家园的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更是一个城市的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创建生态型城市,研究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有利于推进城市的人居環境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使城市成为一个适宜人们居住、学习、工作的城市,成为一个“蓝天、碧水、怡人”的美好家园。
3.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构建的原则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形成一些明晰的思路,确定一些具体的原则,才能对城市制定生态型城市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3.1坚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思想是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制定的基础,也即是生态型城市的设计与规划必须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由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存在地域和地区差别,因此不同地区的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内容也就不可能统一,规划标准也不相同。因地制宜原则强调要按照客观规律和客观现实办事,排除主观随意性的影响。为此,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必须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并注意延续地方文化和风俗,寻求本土资源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并要考虑区域内能源、资源、水、土地等的承载力[3]。
3.2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生态型城市的基本性质,也是对生态型城市的基本要求。作为城市一切活动主体的人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忽略或忽视了人的作用和影响力,城市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因此生态型城市的规划标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也就是说城市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和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在公平原则下城市的每个居民都应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轻松、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3标准要具有系统性
生态型城市规划、设计不应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要素,而应努力创造一个整合的多功能的环境。以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为例,要对其进行有效治理,首先要对大气污染本身进行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并据此提出控制污染的措施。但同时,还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城市规划、能源结构的调整、道路交通的布局和管理、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技术的改造等多方面密切配合。因此对于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要综合考虑规划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3.4 坚持有机继承
生态型城市规划不是凭借主观设想和理想来勾画,而是要以既有的城市为基础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发展。因此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要将城市的历史、文脉、建筑、社会、文化作为规划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根基,规划必须在维护、保持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发展,这就是“有机继承”的思想。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不要试图创造全新的东西,即使是不完美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也可从中看出其价值,也可以通过改造或转化成为有用的事物。
4.实施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途径
4.1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型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顺利实施,就能够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以可持续发展方针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生态型城市规划,是落实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前提和条件。同时,在城市上风向、水源地、旅游风景区和环境脆弱地带,严禁兴建工业项目,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在制定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同时,应制定区域和流域的开发规划,按照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4.2推行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
生态型城市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使经济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必须要求城市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各产业之间按照生态规律,形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产业链,并且其物质和能量能够建立起良性的循环体系。同时,在建设工业生态园区时,也要遵循生态规律,实行合理布局,形成工业生态链,使得整个园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最小化。
5.结语
总的来说,生态型城市规划标準要以建设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为目标,以追求自然系统和谐、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型城市”的根本目的。目前生态城市已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生态型城市规划不仅要注重城市的生态文明、生态经济,还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对世界发展的潮流,只有充分了解到生态型城市的规划标准,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中,才能做好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天齐.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理论基础[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1-15.
[2]唐孝炎,王如松,宋豫秦.我国典型城市生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国土资源,2012(5):67-69.
[3]昊人坚主编.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