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014-10-21郑兴润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初中物理

郑兴润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介绍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感场,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

1.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努力消除抑制创造性思维的因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膽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如在解答习题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对学生提出分析题目所提供的情境的物理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等的具体要求,并给学生以适当的思考时间,使他们获得“亲自得出研究结论”的创新机会。

例如“浮力的应用”一课的引入,我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在盛有一定密度的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浮于液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沉入杯底;放进一个鸡蛋,鸡蛋悬浮于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迸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于液面。以上情境使我们看到,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浮沉情况不一样,而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情况又不相同,学生观察后产生疑问:物体的浮沉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心生疑问,进一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2.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习题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的创新方式来解决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走路、骑车、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包含着许许多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学生自己的身体来进行实验,这样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来进行实验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为学生今后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多数都属于训练类、测量类和验证类,它对于训练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操作、学会对物质的某些特性和某些物理量的测定方法以及验证所学物理规律的正确性起着很好的作用。但有关探索性、设计性方面则涉及太少,这又不利于学生通过实验观测来模仿前辈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师可以把一些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在探索物理规律过程中可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从照着教材做实验逐步过渡到能作部分实验设计,学会自行选用仪器,确定实验步骤或设计简单的装置等,并在仪器选取与操作、现象观察、数据处理及故障排除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三、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堂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安排地各种物理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且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为建立认识概念规律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他们巩固、深化和灵活运用知识创设新的学习阵地,还能从各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虽然课外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但又不完全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它要求面向大多数学生,却不要求每个学生从事一样的活动,而是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产品,如科技小论文、科技作品、小发明等,使他们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创新思维也能得到更进一步锻炼。

总之,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途径,探索其有效的培养方法,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现的需要。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初中物理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