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堂数学公开课课堂评价
2014-10-21钱雯亚
钱雯亚
【摘要】根据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两堂数学公开课非常符合要求,并各有精彩之处,然而在喝彩声中,我脑海中的几个画面却一直挥之不去,心有疑虑,从而对现行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产生了几点思考。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设置的评价指标很全面,我们应该多关注如何理解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改善,让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评价 发展
2013年11月,笔者有幸观摩了某校教学开放日的两节数学公开课,教学内容分别是“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两堂公开课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评价很高。然而在喝彩声中,我脑海中的几个画面却一直挥之不去,心有疑虑,从而对现行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产生了几点思考。
一、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析
根据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两堂数学公开课非常符合要求,并各有精彩之处,这两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能面对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时间安排科学,教学环节流畅自然。教师上课精神饱满,语言使用规范,前后衔接自然,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热烈和谐,板书工整、规范、合理。课件制作准备充分、优美。教学手段多样,方法灵活,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等。
二、从有惑片段分析
【片段1】在“指数函数”的课堂教学中,在指数函数的概念给出后,教师用PPT展示了一张图片——网络上流行的“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然后指出;假设该图片第一个小时有5个人点击,下一个小时有25个人点击,规律是后一个小时点击的次数是前一个小时点击次数的5倍,问5个小时有多少人点击?24个小时有多少人点击?x个小时呢?
一些学生本来不是很熟悉这个网络贴吧事件,便借此机会相互询问,并没有马上进入即将研究的函数内容,经过教师的提醒和督促,学生才进入状态。
【分析】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似乎是想以时尚的网络和生活元素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更多的只是激起了学生对相关生活背景的关注和讨论,对于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并没有增强,没有达到基本的教学目的。
【反思】虽然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较传统标准已有所改变,但使用的仍是统一的量表,而且设置的评价指标很全面。评价量表设置的评价指标越全面,对课堂教学的制约作用就越大,甚至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评价主宰、制约着一切,教师也只能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改。
【片段2】在“对数函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的练习,布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有的小声商量,有的一边讲一边用笔在纸上写,但也有几个人漠不关心,不动口、不翻书、不动笔,不参与其他人的活动。教师巡视时看到了,轻轻地敲了下桌子,说了句“不要发呆,快点讨论”便走开了。而被提醒的学生只是把身体靠近了讨论积极的同學,看着问题,直到讨论结束也没有讲话。
【分析】新课程理念中有一条为“注重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于是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数学公开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个片段中,学生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大部分学生积极对待问题、认真讨论;少部分学生消极应对、态度漠然。这正反映了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一个困惑:该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实质参与合作学习?另外,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为什么没有停下来仔细询问学生的发呆原因,而是匆忙走开了?那句话是教师指导学生的单纯提醒,还是教师在追求“应声如雷”、强调全员参与的活跃呢?教师没有细问学生原因而走开是怕延误了自己的教学吗?
【反思】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上主要采用量化打分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量化打分,一味的量化评价只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往往丢失了教学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例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合作学习”这一理念而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实际上仅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或仅是让小组合作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教师为了尽量满足课堂评价指标,课堂上引导、提问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往往课堂上热热闹闹、效果不错,可课后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现行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虽然对教学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笔者认为,这并非是课改的本意,只是执教者在理解上存在偏颇,我们需要在发展中将之进一步改善,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面是我的两个思考:第一,我认为教学水平的高低不能仅凭一节课的教学来评价,因此要将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评价,每次在听完课后,及时作出分析结果,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第二,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最直接的参与者,课的好坏他们最有体会,因此要进行多元评价,除了听课教师的评价外,还应在评价中加入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的反馈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自我评价能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日常教学的得失,并追求更好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师生共同进步、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