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五四”时期中国音乐创作的爱国主义情怀

2014-10-21朱文婕

北方音乐 2014年7期
关键词:五四时期爱国主义

朱文婕

【摘要】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的交汇期是“五四”时期,同时新文化与旧文化也在这个时期形成Y,Sr-,在经济和文化及政治交替过程中爱国主义成为了这一时代主题。这一时期中国的音乐创作,也以独有的艺术形式将这一时代的主潮完美彰显,形成以爱国主义为红线构成音乐创作的浪潮。

【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音乐创作;爱国主义

一.作词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歌词承载着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同时歌词也是创作音乐优美旋律的前提条件。歌词的质量能够影响曲作者的创作激情,一首好的歌词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是一篇具有欣赏性与审美价值的优美诗篇。

爱国主义是“五四”时期词坛的主题元素,是当时歌词创作的红线,照亮了整个中国音乐史,以独特的亮点书写出辉煌的一页。

黑格尔曾说过,音乐独有因素就是人类内心的升华,就是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歌词身为作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以抒情为主。当然,作词者的情感必须要将民族的“大情感”作为创作主线,在作品创作中融入丰富的感情色彩,再借助歌手淋漓尽致的演唱,使观众领悟作品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与歌手成为知音,实现“以情动情”的艺术目的。另外,“五四”时期的时代主题与民族大情感也是爱国主义精神,是整个时代的“大主题”。中国正面对着列强的侵入和欺辱,每个国人的面前都摆着亡国之虞,从而使得每位中国人心中的“主旋律”都是爱国救国主义。所以,作词者理所当然地成為了中国人的“代言人”,以此来顺应时代的浪潮,他们利用歌词来抒发深沉凝重和强烈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最突出的当属被“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创作的歌词。沈心工老师在16年问(1903~1919年)共创作并发行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其中不论是“学校唱歌”还是“学堂乐歌”都属于校园歌曲的范畴,他以“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序曲乐章在其作品中重重奏响,俞玉滋先生曾在沈心工老师诞辰120周年的纪念会上发表讲话: “沈心工老师的歌词创作,是“五四”时期民主革命与资产阶级各方面要求的整体反映,他的作品将当时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觉醒彻底唤醒。如歌颂民主革命的《革命军》和《美哉中华》等,号召国民进行体魄锻炼与意志磨练的《男人第一志气高》和《体操》等,培养儿童品质情操使其达到新型标准的少儿类作品《春光好》和《乐群》等以及普及科学知识的作品《地球》等等。这些作品都透露着沈老师强烈的民主思想和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歌词创作者都与时俱进,在作品中融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922年《今乐初集》上发表的词作家易伟斋作品《问》,该作品以深沉的主题与长远的立意,将当时军阀混战局势下国民的愤怒之情与对祖国的忧患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强烈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融合在其中,具有极强的精神号召力与强烈的思想震撼力。我国第一首爱国主义运动颂歌《五四纪念爱国歌》(赵国钧作品,于1924年5月4日在北京《晨报副镌》发表)的歌词中,作者发出了内心深沉的呐喊——“壮哉此日,壮哉五四”,这部作品不仅是“五四”运动五周年的纪念,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载体,振奋人心,鼓舞了国民的强烈斗志。而刘大白的《新诗歌集》(1928年出版)将这位“白话诗人”的作品《卖布谣》收录在其中,作品用质朴的歌谣体对农业手工业劳动者的辛劳悲苦进行诉说,洋货倾销导致农村经济破产侧面勾画,处处都透露着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利用这部作品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从侧面表达,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情怀与国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这部作品发表于1928年,但它是在1922年创作的,1927年“四一二”运动后该歌曲已具有很高的传唱度,因此也算是“五四”时期的作品。

二.作曲内容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五四”时期,歌曲形式所表达出来的爱国主义与作品歌词上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一体性,二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总的来说, “五四”时期歌曲创作中的爱国主义情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歌曲旋律与歌词存在一体化的关系,即利用爱国主义情调来突出表现爱国主义情感,将作品的基调定格为民族音乐素材。比如,沈心工老师的“学堂乐歌”在整体上是由自己谱曲,即使有些作品采用了外国音乐的风格来进行歌词创作,但作者自身的曲调还是贯穿在整个作品集之中。《缠足苦》与《黄河》这两首作品就将歌词创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与作曲者的爱国主义情怀紧密交融在一起。还有萧友梅作曲的《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也对作曲者的爱国情怀进行了充分展示。特别是《五四纪念爱国歌》这首利用管弦乐队伴奏的作品,在演唱时萧友梅亲自指挥,“五四”运动五周年纪念国民音乐大会上该作品第一次登台演唱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爱国之歌、奋进之歌、希望之歌。

另一方面,虽然作曲家在创作中将中西两方音乐元素进行结合,却没有丢失中华民族音乐的精神,紧紧抓住民族音乐的自身特征。如《卖布谣》虽然是使用钢琴伴奏贯穿整首作品,尽管作曲中使用了西洋作曲方法,但作者还是着重对中华民族的音乐精神进行着重强调,作者因此要求这首作品在演唱时要使用无锡方言,以此来对民族韵味进行突出。

三.结束语

作品的创造者是人,人是万物之灵长,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五四”时期作曲者与作词者都是在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上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时期音乐创作的主线,它赋予作品生命与灵魂。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也是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不论在什么时期的音乐创作中都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猜你喜欢

五四时期爱国主义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