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虹关村:徽墨名村

2014-10-21丁贤生

森林与人类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关村徽墨古樟

丁贤生

婺源县城北去50公里的浙源乡虹关村是明清时代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全村共有民居130幢,其中明代建筑8幢、清代建筑60余幢,许多著名墨师的宅第保存完好。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虹关古村建于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年至1130年),由詹姓建村。建村者迁居落户时“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所以取名“虹关”,又名“虹瑞关”、“虹瑞山庄”,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明清时代,虹关是徽墨的主要产地之一,清代《名墨谈丛》载:“婺源墨大约在百家以上,仅虹关詹氏一姓就有80多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歙县、休宁造墨家,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别。”村里大街小巷多以墨為名,所以虹关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誉。

在这个千年古村的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树龄千余年,胸径3.4米,高约26.1米,冠幅2000余平方米的虹关古樟,被誉为“江南第一樟”。有古诗赞其有“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树摇荡凌云烟”的气势。民国年间,村人詹佩弦收集古人吟诵此树的诗词、文章50余(篇)首,编印《古樟吟集》刊行,一书专赞一树,十分少见,连着古樟的还有“风华樟”、“启秀樟”,从树名可见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

虹关村人懂得藏风聚气,保护生态,至今还保留几处历史上护脉禁碑。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风景林,生长形势喜人。

猜你喜欢

关村徽墨古樟
闻喜关村
梦想在关村起航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刚
风骚千年 匠心徽墨
东梓关村体系化修复古建筑群
潘悦艺术作品
古韵新居
“天下第一樟”
古樟
千年古樟
《徽墨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