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10-21袁宏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培养现状人文素质影响因素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特定的招考方式、重专业轻人文的课程设置观念、相对单一的校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人文素质偏低。更新观念、加强管理,突出专业特色、创立体育文化品牌、增强监管意识、建立评价体系,此三种对策有助于改善此种现状,以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对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4)02-0089-04

收稿日期:2013-11-14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探析(编号:2011gg032)。

作者简介:袁宏(1972-),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体育美学。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的提出,人们对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需要适应并引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基于这一目标,高等体育院校只有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增强学生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感,推动体育文化的创新,实现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对话,使中国真正迈向体育强国。目前,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的局限仍然存在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途径。

1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人文素质是人文与素质的结合,是指以人文为核心内容的素质,具有综合性、内在性等特征。人文素质融合了人文知识、文化修养、社会心理、人文精神等多方面,通过观念、能力、情感、意志展现出来的人格与特质,既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气质,又表现为外在的精神风貌。因此,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广泛学习人文知识,体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付诸实践,从而形成个体内在的一种素养。根据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体育院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办学理念有了新的转变,办学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突出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关系及规律的研究,并于1997年被设置为研究生专业,从专业的角度将体育与人文教育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将体育文化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下属机构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已在数十所高等体育院校和设有体育院系的综合类、师范类院校建立了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的举办,将我国的体育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体育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体育意识逐渐渗透到群众文化中,高等体育院校的文化气息增强,人文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关注。

相对于其他綜合性院校,高等体育院校人文教育仍然是其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座谈、访谈等方式对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学术及社团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人文素质教育观念淡薄,学校、教师、学生都难以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包括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以及通过语言表达、社交礼仪、人际交往等表现的人格气质,很多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内涵知之甚少,更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观念的淡薄和相关知识的缺乏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其次,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管理,专业的人文素质师资力量薄弱,对开设课程的数量、质量要求模糊,课程之间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三,人文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活动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体育院校学生的社团活动较为丰富,但相关的学术活动开展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团活动的效果。

教育部针对高等院校急功近利的专业教育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底下的现象,自1999年批准设立53所高校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6年又批准增设了104所学校6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157所学校设立的93个基地名单中没有一所高等体育院校。清华、北大等高校积极探索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针对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现状,提出并实践了淡化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广泛借鉴其他类别院校的成功经验,突破体育专业的狭隘视野,将体育与其他各类文化现象结合起来,树立大体育文化观念,才能为体育院校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开放的平台。

2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2.1高等体育院校招考方式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影响

高等体育院校招考方式加大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难度。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等体育院校本科生招考方式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特长生考试,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体育专业或艺术专业测试,另一部分则是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参加了特长考试,普通高考录取的成绩要则低于非特长生,从而形成了文化课成绩不好就可以突击练习特长的认识。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特长生不必刻苦学习的心理暗示,事实上也形成了特长生因有一技之长而人文知识方面成短板的现象。二是单独招生考试。此类考试对报考学生的体育专项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国家二级运动员证方可报考,文化课考试迥异于普通高等的考试科目。文化课考试科目少且内容较为简单,录取的学生在文化课方面较特长生还要略逊一筹。三是参加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而录取分数线相对于非体育院校要低一些。招考的方式决定了学习的内容与方式,更有甚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念。尤其是特长生、单招生逐渐成为专项成绩好而文化课成绩差的代名词,这无疑加大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难度。目前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高等体育院校针对招考生源文化课水平偏低的现象,提出了诸多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举措,力图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改善。

2.2重专业轻人文的课程建设观念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影响

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主要通过第一课堂教学来完成,具体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置人文素养课程,通过课程讲授学习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则是人文精神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渗透,间接进行人文教育。目前高等体育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其中通识通修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此类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占到总课程的60%左右。此类课程集中于专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大学教育与军训、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用于培养学生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应用于社会的具体实践能力。由于体育专业的局限,与人文素质培养直接相关的文化、文学、艺术等课程主要集中在公共选修课,课程的设置和选课的情况主要根据教师的专业和学生的兴趣,一般情况下缺乏系统的设计和组织。同时,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没能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高等体育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的课程设置导向,致使人文类课程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从而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

2.3相对单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人文素质自我培养的主要途径。高等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与其他高校相比,高等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鲜明的专业活动特色。借助专业的优势,社团组建以学生专项、专业为基础,以专业老师为业务指导,呈现出体育项目社团为主体的格局。活动的开展主要采取了体育项目技战术的学习、训练和竞赛等形式。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进一步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与第一课堂学习相结合,巩固、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形式。但是,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更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兴趣、多方面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社团的种类和活动开展方式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4网络环境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影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21世纪成为信息大发展的时代。学生是电子产品的追捧者和使用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大学生改变了中学时代听从于师长、埋头于书本知识的生活状态,需要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念,把握自己的生活。学生通过网络等电子传媒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点与声音、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方式等都毫不保留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解构主义等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致使学生抛弃了过去的经典与精英意识。榜样的力量被削弱,学生增强了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如何甄别、选择、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网络信息时代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3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3.1更新观念,加强管理

现代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逐渐摆脱工具论的阴影,体育人文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发展趋势势必要求高等体育院校将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体育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相对薄弱,主要依赖于教育部规定的“两课”教学,甚至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等同起来,其根本原因则是观念陈旧,从而未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改善首先需要学校、教师、学生更新观念。通过讲座、座谈、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强人文素质知识的普及,正确认识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其次,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人文素质培养的总体规划,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制。高等体育院校则需针对学生生源的基本情况和培养方案,制定人文素质培养的总体目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文学科教师的培训,增强师资力量,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将人文素质培养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中来。其三,任课教师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的管理。人文素质课程除了“两课”,大多被设置为公共选修课,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学生上课出勤率不高,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缺乏保障,造成学生轻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观念淡薄,培养困难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象,任课教师则需加强课程教学的管理,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课,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则需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放式作业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突出专业特色,创立体育文化品牌

体育院校课余活动多以体育项目为主,而且开展方式单一,此种现状不仅限制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其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发挥体育院校的专业优势,适宜以体育活动带动文艺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立体育文化品牌。首先,加强社团建设,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社团活动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方式。由于自愿参加、自主开展活动,在社团的组织方面出现了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社团负责人专业水平较低、社团成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在活动开展上则呈现层次低、影响小、缺乏系统性等现状。学校通过加强宏观领导以及社团活动的硬件建设,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广阔的平台和便利的条件,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培养的意识,将社团活动作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其次,通过主题策划,对学生课余活动进行整合。学生课余活动不仅包括社团活動,还包括学校、系部、学生会等组织的各种活动。由于缺乏沟通和系统策划,各种活动易于出现各自为战、内容重复、时间冲突等问题,既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削弱了活动的效果。通过校团委、学生处、各系部等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对学生课余活动进行统一筹划,确定活动总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性、层级性活动,形成主题鲜明、活动周期长、开展方式多样化的课余活动模式,以有效地改变体育院校活动单一的格局。最后,突出学校特色,创立体育文化品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品牌意识,将专业优势与学校及其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相结合,打造体育文化品牌,以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体育文化品牌建设为学生课余活动的总主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其作为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3.3增强监管意识, 建立评价体系

改变重专业轻人文观念影响下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相对薄弱的现状,不仅需要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更需要增强监管意识,从而保障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人文素质内涵的丰富性和培养方式的多样性,评价标准难以量化,教育效果难以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的模糊性和随意性。增强监管意识,建立评价体系,有助于改变此种现状,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明确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树立监管意识,改变过去模糊笼统不负责的教育现状。兼顾涉及面广的人文知识和丰富深刻的人文精神,对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对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量化管理,为教育效果的监管评价提供现实依据。其次,根据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高等体育院校属于专业性院校,在课程设置、课余活动、教育环境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其评价主体、评价指标等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教育师资、课程建设、课余活动、教学环境、经费投入、校园氛围等建立系统性、层级性评价指标。通过周期性的监管评价,全面了解教育效果,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

综上所述,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高等体育院校需要更新观念,从专才教育走向素质教育,通过增加系统的人文素质课程、加强专业人文师资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等方式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较强的优势,整合学生课余活动,打造体育文化品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能力。此外,增强监管意识,建立系统科学、规范有效的评价体系,以扭转人文素质教育主观随意的现状,将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陈荣华,吴亮.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6):34-36.

[2]劉丽喆,周一叶.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111-114.

[3]董平.对改革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的思考[J].前沿,2007(6):62-64.

[4]李航.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06(1):62-66.

[5]钟蔚.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及模糊评价模型[J].德州学院学报,2012(1):68-72.

[6]李晓衡,等.普通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及效果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11(2):96-97.

猜你喜欢

培养现状人文素质影响因素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法庭速录技能的培养现状及前景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