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4-10-21吴绪敏
摘要:通过对“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制约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有:“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落后、“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主体不明确、“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目标缺失以及“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陈旧等,并提出制定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三者和谐共存的课程目标,以学生“生命教育”为指导思想,创新教育内容以及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关注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全人”教育理念等对策。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4)02-0100-03
收稿日期:2013-12-30
作者简介:吴绪敏(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课程论。
近年来,伴随着教改的大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重心”的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也并没有真正实现。并且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传统教育观的落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贫乏等弊端,致使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体育课堂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意义。传统与现代体育教育观都必须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上,如何使学生的生命焕发生机并和谐健康地发展,是生命教育野下高校体育必须承担的责任。本研究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审思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实践构想,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全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生命教育”内涵解读
“生命教育”一词在国内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后,一些体育学者开始从“生命”的视角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构思,“生命教育”思想自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以来,在众多国家的教育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生命教育的“前身”。1993年,我国著名教育研究者黄克剑先生首次将教育提升至生命的境界,提出:教育的终极使命是“点化或润泽生命”。在此之后,学者叶澜于1997年率先发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号召,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认为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教育应当是生命化的教育,应当向着人的生命本真回归。这一号召,拉开了我国教育界从“生命”的视角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序幕,生命化教育理念也由此得到张扬并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体育教育。近年来对于生命化教育的释义各位研究者是见仁见智,但是其中也有共通之处[1]。生命化教育实质就是在师生双方在认知知识的同时,首先要正视生命,明确生命的存在,其次要通过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动态交流,使师生的生命获得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等多向度的良好体验,最后将这些良好的体验内化并形成师生自身的生命追求与价值,以达到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目的。基于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过程由于自身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身心负荷的双重性、人际交往的多边性等特点,较其他学科课程能够给予师生更多向度的生命体验,应该是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最佳学科。
2“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其体育课程伴随着教改的大潮,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由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提出,近年来开始有研究者从“生命”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现状。纵观相关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各位研究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不同层面对学校体育教育中“生命”的缺失现象进行了剖析,但是其中也有共同之处: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完整的人”的存在,忽视了生命体验,忽视了生命的发展[2]。
2.1“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落后
当前,高校体育正处于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并存的时期,虽然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体育课程改革,但是,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重心”的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也并没有真正实现。然而,无论是传统体育教育观,还是现代体育教育观,都必须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上,如何使学生的生命焕发生机、和谐健康地发展,是生命视域下学校体育必须承担的责任。然而在现实中,高校的体育课程在这种教育思想频繁交流与激烈碰撞的时期,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及实践操作技巧等等问题,加之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匮乏等客观因素,更是突显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贫乏,教学形式单调等弊端,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没有体现出其特点,直接导致了学校体育与学生职后体育的脱节,导致了体育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而“体育课”也喪失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意义。可见,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在高校体育课程实践中没有被提升到应有的地位,高校体育课程既背离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同时也没有彰显“生命化教育”的内蕴[3]。
2.2“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主体不明确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差,其原因在于:教育过程可以说是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生活相脱节或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学校体育教育还没有把学生看作生命体来进行教育,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与学生生命的发展还尚未联系起来。现实的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远离生命的实践问题,忽视了体育课程中“人”的存在,造成身体与精神、与心理、与社会的割裂。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还并未从促进生命健康、激扬生命精神和铸造社会生命三个方面来构建。并且,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的“生命主体”意义、忽视德行培育、弱化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养护观,因此,我们必须把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未来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生命教育思想,发掘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生命意蕴,明确体育教学的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智慧。
2.3“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目标缺失
体育课程目标“全人发展观”缺失,体育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当前”和“将来”的生活世界,体育教学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新课标中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等理念虽然体现了关注生命,但力度不够,教师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教学过程中严重倾向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体育课程评价中也缺失对学生的“人性”关怀。为此,体育教学中必须构建“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体育课程内容要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为核心,体育课程的实施要在“预设”基础上注重“动态生成”,课程评价突出人性化,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重构生命化的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应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的过程中,明确体育的真义,以健身作为体育的业务,开展健身知识技能的教学,以体验性学习方式来实现“生命体验”的目标[4]。
2.4“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陈旧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也不断完善,各式各样的体验教学开始进入学生课堂,但这些内容多数都过分追求学生体质的增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未落到实处;教学内容集中在运动技术、技能上,远离学生职后生活实际,缺乏高校体育教育的延续性和终生性;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学生依然处在被动练习的地位,忽视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差异,忽视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能力及习惯的培养,忽视品德及心理健康的提升。此外,教学时数达不到《纲要》标准、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经费投入不足、考核评价形式单一、课外活动组织不力等等,都是制约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因素。以上研究者的观点,充分说明了高校的体育教学在经历了数次教改之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亟待解决。
2.5“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教师依然依据过去的观念来看待体育教学,教师还没有完全理解新时期体育课改的指示精神及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只是强力灌输训练知识技能,并没有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忽视了学生个体积极、主动性的培养,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普遍;强化运动教学,忽视运动的锻炼价值与实用价值;教学任务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体育能力、习惯和意识的培养。教师教学方式的陈旧,不符合学生生命化教育的要求,并且学生的考核形式单一,体育课成绩还多以“量化”的形式来评定,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情感等素质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学生的价值观念的信息等不做考虑,这种终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全面發展。
3“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首先,我国学校体育尚未落实“全人”的教育理念,在面对学生完整的生命三维时,仍然处于顾此失彼的现状,严重时甚至可以说是无“人”的教育活动,加之各高校所处地域及自身体育传统、教学条件的差异,各个高校的体育课程在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并且,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改革目标多而不明确,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重心”的传统体育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也并没有真正实现,并未从“生命”的角度去审思体育教学,去探寻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与完善的体育课程实践建构。
其次,高校的“生命教育”意识不强,对“生命教育”的要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生命教育”意识不足是制约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一些高校的领导、一些教师和学生都未把体育与“生命教育”联系起来,并未对体育给予应有的重视,存在着对体育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对体育教学延续着“口头上重要,行动上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观念。此外,一些体育教师存在着轻视体育教学理论学习,只重视运动技能专业教学的思想,“生命教育”意识根本不存在。再加上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学内容重复枯燥,缺乏体育项目的兴趣性和实用性,这就进一步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4“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4.1制定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三者和谐共存的体育课程目标
首先,在学生的自然生命方面,首当其冲要制定培养运动技能的课程目标,此外,还应根据高校学生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发展学生职业体能及保健康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养护及评价自身身体状态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在精神生命层面,除了体育精神的培养目标之外,还要依据高校学生在入学后及求职中可能存在的自卑、受挫心理,制定大学生
从业心态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制定学生的职业心理培养目标;根据就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制定安全意识的培养目标。最后,在社会生命层面,针对高校学生职后人际交往环境较为平民化、世俗化的特征,制定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融入力,推进学生生命的社会化进程[5]。
4.2以学生“生命教育”为指导思想,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高校要确立以“健康第一”为先导、全面育人为中心、终身体育为方向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体育课程的实效性,针对学生未来从业特点,选取健身价值高、适合终身体育的内容;建立运动目标(运动技能)、健康目标(技能指标及健身知识)、行为目标(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增加实效性强的教学内容,增加有关保健、运动处方、心理健康的理论课教学时数。
4.3以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为导向,构建立体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在生命教育的视域下,首先,应该建立面向学生完整生命的评价体系;其次,应该正确处理学生生命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性;最后,评价标准应体现促进学生生命的完善。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首先要结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其次,不仅要看到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心理、个性、人格、社交、适应环境等方面的发展。
4.4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关注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全人”教育理念
高校应建立以学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终身体育课程观;课程定位应体现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与劳动保护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规划课程目标,要树立关注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全人”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应该重视学生的生命发展需求,教学组织中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构建人性化的评价体系,以全面、系统地设计“生命化”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力,董伟,殷国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5):21.
[2]骆映.论体育教学中的“生命体验”及其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7,28(4):76-78.
[3]张磊.生命视角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与重构[J].体育学刊,2008,15(6):75-79.
[4]童锦.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精神生命教育现状审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5.
[5]关伟东.浅论高校体育教学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