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民间乐种“泓口丝弦”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2014-10-21王珂

北方音乐 2014年7期
关键词:保护创新

王珂

【摘要】“泓口丝弦”是江苏常州溧阳市的民间乐种。文章将通过对泓口丝弦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总结“泓口丝弦”的艺术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了解泓口丝弦的生存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怎样更好地对这一民间乐种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民间乐种;保护;创新

泓口村地处江苏省溧城镇西北近郊,属水乡圩区,交通便利,商贾往来。村人多务农,兼豆腐作坊生意,有“泓口声名著,丝弦油豆腐”之说。“泓口丝弦”,这个江南水乡所特有的乐声清雅的音乐形态正是产生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荡涤了百余年。1989年,泓口丝弦入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2009年,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通过对泓口丝弦的历史背景、音乐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总结“泓口丝弦”的艺术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了解泓口丝弦的生存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怎样更好地对这一民间乐种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

一.泓口丝弦的历史背景

泓口村地处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的西北近郊,是个富庶祥和的水乡古村。因濑水河与竹溧河、丹金溧漕河在此交汇,形成一片宽阔的水面,得名“泓口”。

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泓口村里的一年轻监生,叫王炳荣,是王姓宗族三槐堂的后起之秀,在三槐堂做私塾先生。因其本热喜爱音乐,于是收集泓口当地民间艺人世代口传心授的古老音乐,进行整理后编成10个曲牌,又配丝弦响器,在村上教授,男性一二十人操器习曲成一乐班,每逢庙会节庆喜日,乐班化妆扎彩亮灯,或坐茶肆祠堂,或走村串巷演奏,观者云集追随,热闹非凡,时人名之日:泓口丝弦。

如今保存并且收集整理后的乐曲成于晚清,但音乐描述的对象是汉朝昭君出塞的故事。村中长者觉得鼓励年轻人演习丝弦,有利于规避恶习、净化村风,于是就定下族规,由公祠出钱购买乐器,誊抄宫尺谱,发至每家每户,“春诵夏弦”。村里不论长幼,你演我练,岁岁年年,断断续续。至此,“泓口丝弦”已延续了130多年。

二.泓口丝弦的艺术特征

传统的江南丝竹乐的特征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

相比较传统的江南丝竹乐,泓口丝弦有着自己的特征。有专家考证, “泓口丝弦”这种宫尺谱音乐,是唐朝宫廷流传到民间的古老乐曲。它是融合了唐宫音乐元素与江南水乡民间音乐特征为一体的民族器乐集体表演形式。曲子成于晚清,音乐描写对象具体为汉朝的昭君出塞故事。王炳荣始创用丝弦笙鼓乐器演奏,又有了江南水乡乐声清雅的音乐形态。风格上与江南丝竹乐也大不相同,泓口丝弦乐曲属于叙事曲式,情调上有一定的北方风味。同时跟“道教音乐”也有一定的渊源。

在乐班的组成上,泓口丝弦基本有30至60个乐人不等,配器包括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四类。看一群长袍马褂、头戴礼帽的长者演奏“泓口丝弦”,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纳西古乐音乐会。丝弦管乐,间以打击乐器,清淡、素雅、空灵、优美,又热闹欢快。演奏者身着长衫,头戴礼帽,乐器上装有小灯、扎有龙凤之类彩带,夜间演奏,彩灯闪烁。乐班前导是铜罄,也是指挥,然后是竹笛、二胡、中胡、四胡、箫、笙、唢呐、月琴、三弦、琵琶,然后是撞铃、搭板、京板小锣鼓。

总之,这些丝竹乐配上打击乐,单就其音乐的艺术表现而言,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它兼具了江南音乐的空灵柔美,有隐含了一些北方音乐的轻快热闹。正由于这套作品的扣人心弦的旋律配合,才使得它拥有无可代替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它是当地人民在音乐历程上的宝贵财富,同时,仅存的几部作品也是研究其音乐性的唯一线索和现存实例。

三.泓口丝弦的发展现状

泓口丝弦最初的演奏的曲目共有十一个:《雄鹰》《春燕》《落叶》《昭君》《花园》《楼台》《寄生草》《红琴》《八板》《倒板》《深宫小夜曲》,由于历史久远,有4个曲牌失传,现仅存雄鹰、花园等6个曲牌。

回顾泓口丝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得不惊叹其生命力的顽强。当然,在这其间许多民间老艺人和音乐爱好者,他们为泓口丝弦的发展和继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很多老艺人已经离开人世。一些尚健在的,也只能演奏一些作品,仅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承音乐。始终没有完整的乐谱记录。

2007年2月,从乡镇领导岗位上退休的石伟民老师,因自幼爱好二胡艺术,应聘来到溧阳市老年大学担任二胡班老师。由于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技艺精湛,吸引了众多学员投身门下,几年来,二胡班已经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并且他多次与莫国生等人深入泓口村一带采风,对泓口丝弦音乐素材进行挖掘、整理、改编,创作好乐谱后,又精心组织学校民乐队进行排练。如今老年大学已经组成了“霜叶红”民乐队。对泓口丝弦的一些尚存曲目进行排练演奏。并且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大型音乐晚会《琴筝丝竹颂中华》。

四.泓口丝弦的前景展望

如今,泓口丝弦已进入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制度和传承机制。尽管政府和艺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在社会和时间的冲击下,泓口丝弦的发展前景仍旧存有很多挑战。虽然“霜叶红”民乐队已经在重新排练演奏,但是,演奏的队伍年龄也日趋老化,演员队伍也相对较多地由非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资金上也存在一定的匮乏,所以稳定性较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审美在不断提高和更新,对传统音乐的欣赏较为淡漠,其价值也很难被挖掘。

展望未来,想要保留下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它发扬并非易事。首先,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为民乐队注入全新的年轻血液,让这些艺术人员意识到这份遗产艺术的宝贵,并乐于为之付诸心血。其次,政府社会在资金上的支持也必不可少。最为重要的,是对传统音乐的改造创新,即在原有总谱的基础上加入新的音乐元素,扬长避短,让这种传统文化更为人所接受。

值得慶幸的是,溧阳政府已经与溧城镇的一所学校达成共识,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设立泓口丝弦课程,培养新一代泓口丝弦乐队,探索师传以外的传承机制。也逐渐有年轻人开始关注这份文化的研究探索。相信这传统音乐一定会再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保护创新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