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施工企业创建标准体系实践
2014-10-21朱玉丽
【摘 要】为进一步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深化和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按照标准体系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了有效的运行和控制,使企业标准化工作得到了顺利展开。本文阐述了企业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总结了企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取得的成果,得到的一些经验体会。
【关键词】标准体系;实施;成果;经验
1 引言
企业标准化是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企业生产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标准化反映的是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标准的贯彻实施是通过企业实现的。因此,企业是标准化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标准化工作的落脚点。企业不仅要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更应该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
2 企业标准体系的创建与实施
电力施工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最初阶段的特点是质量为先,兼顾安全、健康、环境等管理体系。随标准化管理理论的成熟和企业管理升级的需要,电力施工企业健全标准化组织机构,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协调一致的企业标准体系。
2.1 组建标准化委员会
首先应建立企业标准化委员会,组建标准化委员会的人员,使标准化委员会能够正常履行全面领导企业标准化工作、审批企业标准化工作中长期规划、评审决策企业标准化工作重大事件等关键职能。
2.2 健全标准化工作机构
标准化工作机构是企业开展标准化日常工作重要机构。应包括部门负责人、标准化主管、标准化工程师、标准专职管理员等标准化工作人员,分工合理、责任明确,使标准体系的运行、监督和改进等各项标准化工作得到有效展开。
2.3 完善标准化工作网络
企业在各职能部门应设专/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或标准化工作组,负责本部门的标准化日常工作。一般原则上各部门由负责人及其指定人员作为二级组织中标准化工作人员,并根据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使标准化工作网络能够有效运作,企业标准化体系得以全方位的实施、监督和改进。
2.4 标准化培训及宣贯
企业应每年把标准化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当中,通过外送、内培、网络培训等形式进行标准化知识的培训与宣贯。建立标准化学习园地,保证每个员工都能通过不同形式,了解、熟悉和应用有关的标准化知识,使企业员工深切地体会到了标准化是提高技术和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在理念上逐步对标准化的作用产生共识,把标准化工作融入到其本职工作中,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
2.5 标准体系表建立与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GB/T15496- 2003、GB/T15497- 2003 、GB/ T15498- 2003的要求,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蓝图,是制订标准化工作年度计划和长远计划的依据。企业应把先进技术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制定为企业技术标准;在ISO9000、ISO14000和GB/28001等先进管理标准的指导下制订企业管理标准;从工作分析入手,将每一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目标和考核等进行展开,形成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标准体系表应包括编制原则、结构图、标准明细表、统计表等组成,结构图由总结构图、第一层次结构图与第二层次结构等组成。企业标准化专职人员对标准体系表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对使用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识别、查证,对标准体系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适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标准体系表进行更新和完善。
2.6 外来标准的获取、发放和更新
根据企业业务特点,一般从事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燃机电厂等电厂安装施工的,本着凡事“有标可依,有标必依”的原则,针对企业的各项业务,包括锅炉、汽机、电气、仪控、调试、起重、焊接、建筑、管道等专业以及辅助技术专业的各管理事务,对国际、国家、行业及地方等各级标准进行识别和获取。为及时获取企业适用的国际、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企业应积极拓展标准情报渠道,加入了电力信息网和国家标准网,并建立标准采购渠道,保证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适用法律法规及时获取。只有具备了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才能使标准化工作切实得以实施。为解决一般火电施工企业项目分散、流动性强、使用标准种类繁多等情况,最好形成了以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平台为依托的标准查询系统,员工根据需要直接使用WEB浏览器(IE等)进行浏览使用。对于施工中使用频繁的标准,根据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工作范围和需求给个人配备纸张文本;项目施工需要的专业技术标准,在各项目资料管理部门配备一套标准以供查阅。企业标准化工作机构应对新获得的法律、法规和各级标准,组织识别其有效性和适用性,确定并获取对企业适用的文本;企业各部门也应将获得的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各级标准及时传递给企业标准化工作机构, 标准化工作机构应统一收录在标准体系表的中,企业标准体系表由标准化工作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发布。
2.7 适用性评价和标准更新
企业应采用“部门/单位负责制”和标准化工作机构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标准的适用性进行管理,对各自归口管理的标准进行适用性评价,标准化工作机构在部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和处置。在日常管理中,标准化工作机构处根据已建立的渠道获取标准更替、发布信息,对标准体系表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布“标准改版/失效”信息,采購和提供有效的标准纸张文本,同时在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平台上及时发布或更新替代,保证标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2.8 企业标准的编制、评审与修订
企业应在每年初组织各部门编制年度标准制订计划,各单位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标准的编制工作。企业标准严格实行“三稿定标”的原则编制、评审、修订。企业管理标准应满足企业各项管理的需要,企业技术标准应覆盖锅炉、汽机、电气、仪控等企业所从事的范围,企业工作标准规范了人员录用、岗位确定、人员考评等工作。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应组织各部门对标龄三年及以上的企业标准进行了复审,对需修订的标准计划在近两年内修订完成,以保证企业标准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2.9 标准的推广与完善
标准发布后,企业应采用了多种形式对标准进行宣贯,包括培训班、研讨会、内部学习、现场指导、监督检查、交底、站班会等方式。标准信息系统应保证了各个需要的场所都能及时的获取最新的标准文本。技术标准要求通过作业指导书的引用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应用;管理标准要求直接落实到企业各项目部门的各项管理中;工作标准作为人员的选聘、上岗、评价的依据实施。企业还应根据发展状况和施工管理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完善企业标准。
2.10企业标准体系的监督和改进
标准化工作机构每年至少一次对企业各部门、项目的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系统性的监督检查,监督中关注选用标准的合理性、恰当性和充分性;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合同和规范中规定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制定企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各部门组织的各类日常监督检查、质量验收都包括对各类技术、管理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标准实施时不符合项都按照相应的企业管理标准进行有效控制,进行纠正,必要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11参加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企业应积极参加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形象和话语权。
3 企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取得的成果
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企业的质量、安全、环境、计量、档案、政工、成本等各方面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对企业适应目前电力工业大力发展,施工项目点多面广的现状,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增强了职工的标准化意识
企业广大人员通过多年的标准化工作实践,深切地体会到了标准化是企业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提高技术和管理工作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途径。管理理念已从“要我标准化”转变到“我要标准化”,标准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企业标准化的基础地位也日益加强。主要表现在,从最初贯标时的不理解,执行有抵触心理,不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施工,较多凭经验工作,到目前努力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与自己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规范工作的习惯,使工作的实施过程、以及形成的各类文件记录都满足标准体系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的超越。
3.2 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和协调
技术标准的制订,统一了同类事物施工作业的方法。对不受环境和设备影响的施工作业,成为直接指导现场施工的规范;对那些受外部因素影响大的作业,制定了基本的施工技术标准,技术人员进行选择与剪裁,这样,规范了施工人员的行为,使工程施工有序化,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施工人员在遇到问题时能部分从技术标准中找到解决办法,避免了“错误施工”的风险,提高了效率。管理标准的制定规范了各部门的职责,明确了接口关系,使部门内部管理有章可循,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清楚,从制度上保证技术标准的有效实施;同时为项目的部门提供了统一的规范,防止了企业与项目或专业企业管理规范上的不一致情况,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工作标准的制定,是对相应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进行了规定,为人才的选拨提供了依据,为企业机构改革、竞争上岗、外聘、岗位培訓、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诸方面打下了工作基础,并为在职人员树立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工作标准的有效实施,企业在人才引进、人员的发展更加规范化,规定了“德、勤、绩、能”四个指标作为考核依据,通过同事考核和上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考核结果相对公正,从而规范了职工行为,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效率提高。
3.3 提升和积累了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制订的技术标准,其中包括工艺标准、质量标准、调试标准等。含有大量以往施工的成功经验,部分标准中还特别针对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进行了描述,且给出了解决或防治办法。这些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使用,防止了企业成熟工艺的流失或失传,为企业积累无形资产。而企业管理标准大都是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制订而成。它们代表了企业目前现有的管理水平,是对以往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3.4 提高了企业管理绩效
通过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全面展开了标准化,保证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安全绩效的提高。在质量管理方面,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从管理入手,规范作业活动,加强人员的培训,扎扎实实地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总结以往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减少或避免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安全、健康、环境方面,运用PDCA的过程管理方法,对各类危险、环境因素进行预先控制,对现场的安全进行过程的动态管理,安全管理更加有针对性,走上了正规化、日常化的轨道。
3.5 减少了重复劳动与成本支出
企业技术标准的实施减少了技术人员的重复劳动,防止施工成本增加,减少返工的风险。技术人员在每个施工项目开工前都需编制作业指导书,通过对已有企业标准的选择和剪裁,减少了技术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的时间。通过对较成熟技术标准的引用,使返工的风险大大降低。技术标准是对以往工作的提炼和总结,其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其主体内容是成熟且可靠的。在施工中引用它将使施工人员可以“少走弯路”,减少返工。企业管理标准的实施所带来的直接效益是减少了项目管理人员的数量,减少了管理费用;使企业、项目的管理有“法”可依且相对稳定,提高管理水平。此外,编制的技术标准可以作为新工人进厂的培训资料,使培训工作更贴近实际工作,减少重复编写培训资料的可能,培训资料的可信性、先进性、科学性都得到了保障。
4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和认识
要进一步作好标准化工作和标准体系建设,更好发挥标准化的作用,提升标准化工作的价值,以下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4.1领导是关键
管理者的推动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推广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各级领导重视,把它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并积极推动其所辖工作的标准化,标准化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获得发展。
4.2注重企业标准质量
企业标准的制订,应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执行该标准这部分人的意见。正式实施之前,宜进行运行磨合,及时修订,使企业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片面追求制标数量或抱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导致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使企业管理、技术标准的编制质量不高,对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个隐性的打击。
4.3 积极吸收先进的经验、博采众长
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既需要有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实践经验,如果光靠企业慢慢摸索、自然进化,则见效太慢,因此,标准化工作要强调交流,制订标准不应局限于本企业的力量,应通过行业和地方标协等组织,分工协作、交流信息,以便博采众长和减轻负担。
4.4 标准有效实施需要有效的监督
标准制定的目的是要有效实施,而保证有效实施的前提,除了制定高质量的标准外,对实施情况的监督必不可少。管理体系建立和运作给企业标准化工作树立了样板,特别是其中的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制度和相应一系列活动,作为一种完善的标准实施评价方法,可以作为健全整个企业的标准化运行机制的成功借鉴。
作者简介:
朱玉丽(1969-),女,馆员,大学,主要从事企业标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