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构建
2014-10-21陈志明
陈志明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纵深发展,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改倡导高中数学的实用性,比较重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构建.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和了解高中数学,而且也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一举多得.可以说,开展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时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从根本上凸显数学的价值和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实践能力,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探究高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育的构建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构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一部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真正地体验数学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数学与我们同常生活及其他学科息息相关,促进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强的作用和价值意义,这样以来也就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来构思和设计教学计划,借以来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强化自我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高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教师本身秉承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新课改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构建,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此,笔者认为,想要确保生活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首先,教师本身就必须创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一系列硬性教学观念,如:成绩最重要、多做题才能熟练等等.应充分的分析数学知识,认知高中数学与学生熟知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性,进而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立场来考虑教学,构思教学活动等等.注重对学生直接性经验的实践和锻炼,为生活化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构建奠定有效的基础.思想决定行动.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只有其教学观念是生活化的,那才能促使其行使的教学行为是生活化的.虽然新课改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然教师的位置仍有着很强的影响性,其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笔者认为,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想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就应从自我入手,創新教学观念,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来开展教学活动,让生活走进教室,让教材走出教室.这样,从观念上对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有个认知才能够促使高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构建.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且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可以贯通的,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熟知的生活引入到教材中来,创新教学内容.一般,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中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对于自己熟知的生活,能够产生很强的探究欲望,能够增强自我对学习的兴趣.高中数学新课改一直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那么何谓“课堂教学生活化?”简单的说不正是将生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吗?对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开展,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高中数学教学的“小课堂,大社会”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在熟知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增强自我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如:在学习“概率知识”相关内容时,笔者将教材内容改编成为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即:一个盒子里装有4个中奖的券和5个谢谢惠顾的券,从中任意拿一张券,取出中奖券的概率是多少?取出谢谢惠顾券概率有多少?在此之后,对概率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笔者提出论题:人们都说玩电脑的学生比不玩电脑的学生的近视率高32%,你怎么看待这句话?这些问题都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教师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内容为教学素材,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
三、教师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将教学的重心都放在了学生成绩上,采取的教学方式大都是“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教学等等,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进而对数学失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生活化教学本身是以学生为轴心来开展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借以来激励学生.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构建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情境,来诱发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进而端正自我学习数学的态度,形成自我主动探究的欲望,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强化自我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如:在学习“正态分布”教学内容时,笔者设置这样的生活问题情境:咱们办的学生数学成绩的整体状态是:高分数和低分数的人数较少,中等分数的人数居多,用曲线来表示的话,是中间高,两头低,比较对称,现在,学校要求将400名的高中学生按照成绩分成5组参加数学知识竞赛,假设你是老师的话,你怎么分配呢?每组分配多少人呢?说说分配的原因.这个问题就在学生的身边,很快学生开始探究如何分配学生了,进而从自我的探究中掌握了一定的正态分布知识.
四、开展生活化的高中数学活动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够增强自我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外国教育家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新课程也提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好的实用数学知识.我们知道,高中数学知识本身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新课改一直倡导活动性教学,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开展系列的生活化的高中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内容,开展一些“数学知识生活小故事讲述活动”、“数学逻辑推理故事表演活动”、“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创新思维大赛”等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探究数学和生活契机点的习惯,促使数学知识无时不在,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实践数学知识,且又将数学知识创新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如:笔者在开展“数学创新思维大赛”的活动时,有位学生针对数学题目“若(z-x)2-4(x-y)(y-z)=0,求证:x,y,z成等差数列”分析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即:令a=x-y,b=z-x,c=y-z,结合生活中的构造原理,运用已知条件可以接触条件方程的两个相等的根,进而由根和系数的关系:z-y=y-x,x+z=2y,得出x,y,z成等差数列的结果.这样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时空,推动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从而增强自我的生活经验,提升自我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真正的实现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时新课改较为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展示.种种教学实践表明:生活化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深入分析新课程理念,探究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生活背景和教材内容最大限度的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借以来凸显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涂荣豹,王光明,宁连华.新编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韵清,周晓阳著.开放性教学论[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2010.
[3]李大永,白永潇,张思明编著.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特色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