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教育的研究性学习探索
2014-10-21顾泽慧
摘 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解决许多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现有条件的束缚和和与传统制度冲突的问题,但是网络在给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带来了莫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消减一定消极影响。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职教育;网络教学
一、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度关注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而利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小组中协作学习,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
2.现有实训条件的不足以及现有实训设备不利于实验先进性、实验效果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从概念到产品”认识的形成等弊端,不但达不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利用网络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建立虚拟实验室正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
3.现有师资水平的相对落后,使得专业课程改革的教师参与度不高。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可以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并且积极促进自身角色的转变与实现,从个体走向合作。
二、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1.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探索和协作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是各科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深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内在的需求。
2.目前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各高职院校很多教室基本上都做成了多媒体教室,且开通了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宿舍也都配备了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这就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环境,为实现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需要具备自我认知和自我识别能力,资料占有和研究设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以及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等一些信息素养,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习,在能力、身心、信息技能掌握上都已基本具备了以上所需的信息素养,这也是探索和开展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有力保障。
三、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可能出现的问题
1.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但却可能使研究性学习沦为各种资料的拼接和堆砌并由此带来浮躁的学习态度和无深度的思维。
2.网络使学生能随时随地享受到文化与知识的盛宴但却可能导致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情感与体验的缺失从而消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3.网络使学生能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对课题的研究但却可能带来对话与交流的不足而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4.网络的平等开放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但却有可能导致自由和约束的失衡引发网络道德行为问题的发生。
四、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对策
1.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面对开放的、虚幻的、信息量庞大而又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世界,教师该教给学生搜索、阅读、加工信息的方法。
2.创建网络平台,提供对话与交流的场所。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在此过程中,网络是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
3.充分运用评价功能,规范学生网络行为。评价也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进行评价,关系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体应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在研究性课程中探究的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提高。
在高职院校开张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高职院校深化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也是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在开张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只有教师积极行动起来,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改革才能得以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安东平.职业教育教师学习动机的“CDEA”模式构建.职教论坛,2013(21).
[2]任条娟.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3).
[3]秦毅.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1(1).
作者簡介:顾泽慧(1977—)女,汉族,江苏盐城,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通讯。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