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52例临床分析

2014-10-21周晓花王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指征急症孕产妇

周晓花??王强

[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治疗及转归情况。 方法 对本院2003~2013年产科收集的进行了急症子宫切除的52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感染、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多发性子宫肌瘤等是使患者须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重要指征。其中,胎盘因素所占比例最高(46.1%),其次为子宫收缩乏力(21.1%)。产妇的治愈好转率为96.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5%。 结论 子宫切除是一项有效的抢救产科大出血以及挽救孕产妇生命的的措施。提高产科技术质量,做好孕产妇围产期监测,是目前能够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179-03

临床研究发现,产科出血能够给孕产妇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甚至造成孕产妇死亡[1-2]。而对于产科出血抢救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子宫切除[3]。本研究是以本院产科收集的已进行了急症子宫切除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子宫切除的指征、治疗率及转归率为研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产科进行急症子宫切除手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时间阶段内共有产妇14 858例,进行急症子宫切除的患者占总的分娩产妇的0.29%。52例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年龄都在22~48岁,平均(38.8±4.5)岁。其中,<30岁8例(15.3%),≥30岁44例(84.6%)。初产妇11例(21.1%),经产妇41例(78.8%)。孕周22~44周,平均(36.1±1.4)周。

1.2 分娩方式和手术时间

52例急症子宫切除患者中,阴道分娩产妇15例(28.8%),剖宫产产妇37例(71.2%)。剖宫取儿后即行子宫切除术34例,占产科急性子宫切除术的65.3%。另外3例剖宫产术24h后行子宫切除术。

1.3 手术方式

所有病例均为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切除。其中,在研究的对象中,进行子宫全切除的有11例,41例进行了子宫次全切除。所有患者的手术操作均按正规操作步骤进行[4]。

2 结果

2.1 子宫切除术的指征

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子宫切口感染、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内翻、死胎所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凝血(DIC)等是引起患者须进行子宫切除的常见指征。其中,因胎盘因素而使患者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有24例,占总体的46.1%,包括9例胎盘植入、8例前置胎盘、7例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也是引起子宫切除的另一重要因素,占21.1%。见表1。

2.2 转归

在对52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如:按摩子宫、

使用缩宫素、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加强宫缩及行胎盘剥离面缝扎、子宫捆绑式缝合、宫腔填纱等保守治疗,发现无效后才进行子宫切除。并且以上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在3500~6100mL,平均(3827±192)mL,输血量2500~5000mL,平均(3265±285)mL。对所有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细心治疗和护理,其中44例痊愈出院,6例患者好转出院,死亡2例。对2例死亡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发现:1例是患者进行剖宫产后,而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致使患者在抢救无效情况下死亡;另1例患者则是由于在院外分娩时,因使用米索前列醇不恰当而导致子宫破裂,在入院后进行紧急症子宫切除,但因大量失血致使休克死亡。

2.3 术后引起的并发症

对52例子宫切除后的患者进行后期研究,发现1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其发生率为36.5%。其中,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的有5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凝血的有14例。

3 讨论

3.1 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年龄、孕次情况分析

在对52例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年龄调查研究中发现:平均(38.8±4.5)岁,>30岁的患者占84.6%,说明高龄怀孕有更高的子宫切除风险。同时发现,多次怀孕的产妇占78.8%,与第1次怀孕的产妇相比,其发生率明显增高。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多次怀孕的产妇经历了多次流产或者刮宫及妊娠而引发胎盘粘连等从而导致大量出血。

3.2 急症子宫切除手术的指征及时机

分娩期致使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后大出血,对已经进行保守治疗后仍然无效的子宫大量出血的患者,须立即进行子宫切除术,以免错失进行抢救的良机。本组52例研究患者中,胎盘因素造成的子宫切除患者有24例,占46.1%,是造成急症子宫切除的最主要原因,与国内外报道相符[5]。其中宫缩乏力患者有11例,占21.1%,是造成产后大量出血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研究还发现导致患者进行子宫切除的原因尚有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破裂、晚期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等。

3.3 手术方式

在进行子宫切除时,一定要严格把握手术切除指征。52例患者均在前期进行了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才果断进行子宫切除。相关研究发现,早期进行子宫切除,和晚期切除子宫的产妇相比较,其预后远优后者[6]。同时研究发现:子宫次全切和子宫全切相比,次全切除术一方面能够有效的保留部分子宫体,另一方面还能使产妇在术后仍有少量月经,有利于满足产妇心理需要[7-8]。另外,就时间长短、安全、副作用小、术后感染率低、创伤小等而言,子宫次全切除术更优越[9]。只有当患者缺乏完成子宫次全切除术所要求的身体条件之外,才会建议进行子宫全切[10]。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有11例患者进行子宫全切除,而子宫次全切除的患者则有41例。

3.4 预防措施

临床发现产后子宫大量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最有效措施就是进行急症子宫切除、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方法,但是在进行子宫急症切除时,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避免未进行充分保守治疗就进行子宫切除病例的发生[11]。另外,通过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和定期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尽可能早的发现病理产科,另外积极鼓励自然分娩,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等措施,从而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子宫急症切率[12]。

[参考文献]

[1] 徐淑兰.产科急症子宫切除98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5(3):94.

[2] 杨晓新.3种不同途径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4):107.

[3] 李英勇.妇科手术与女性性功能[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3):139.

[4] 李家福,刘家玉.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2):711.

[5] 刘华,张秀香.产科急症因素子宫切除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9(2):144-145.

[6] 王芬芳.浅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9):72-73.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7] 王建六.全子宫切除术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6(4):243-244.

[8] 余莉萍,陈佩锋.子宫全切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妇女性生活满意度影响比较[J].广东医药,2002,23(6):591-592.

[9] 吴葆桢.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新评价[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1,7(2):66.

[10] 马琳.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0例临床救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123-124.

[11] 肖景玫.产科急症子宫切除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51-52.

[12] 朱兆先,梁红.现代身心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93.

(收稿日期:2014-07-24)

猜你喜欢

指征急症孕产妇
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急诊科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分析
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症的临床使用分析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3例急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敏锐的观察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