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4-10-21黄国兴高小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曲美他嗪

黄国兴??高小宁

[摘要]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心络胶囊;曲美他嗪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59-03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中医属胸痹心痛范畴,治宜益气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通心络胶囊为人参、水蛭、全蝎、檀香、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檀香、降香、乳香、酸枣仁、冰片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胶囊,具有抗凝、增强纤溶活性、防止血管内膜增生及解除血管痉挛作用,改善微循环等作用[1-2]。不稳定性心绞痛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为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ACEI类、抗凝、抗血小板、调脂及保护血管内皮等。其中,曲美他嗪是一种强效的抗心绞痛药物,具有降低血管阻力,促进心肌代谢,改善心功能的作用[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旨在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所拟《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4]诊断标准,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2级以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急性期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48~82岁,平均(62.1±11.3)岁。其中初发劳累性心绞痛38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22例,变异性心绞痛11例,自发性心绞痛9例。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UAP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无禁忌证情况下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脂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H20055465]20 mg,3次/日,口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Z19980015)口服,3次/日,4粒/次,每粒0.26g。两组疗程均为8周。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5]

显效:经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间缩短,发作次数减少50%~80%,心电图ST段下移减少0.5~1.0mm以上。无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心电图ST段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2例心电图ST段无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9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心电图ST段无明显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x2=6.943,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见表2。

2.3 用药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UAP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痉挛,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6]。UAP属中医“胸痹”“心痛”“厥阴痛”“心脾痛” 等范畴,其病因病机系久病体虚,心气匮乏、鼓动无力,脉络瘀阻所致。通心络胶囊是由多种纯天然中药精制而成的中药复方胶囊制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由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赤芍、冰片等组成[7]。研究证实,人参、水蛭及赤芍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变血液流动性、预防血栓的作用;全蝎、蜈蚣、冰片等具有解除血管痉挛、逐瘀通络、芳香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及动物试验证实,通心络胶囊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改善左室功能,使心脏的泵功能增强,而起到显著的抗心绞痛治疗作用。曲美他嗪为新型的冠状动脉扩张药物,是一种具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代谢类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增加冠脉及循环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心绞痛的症状[8-11]。本研究中将二者联合应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提示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可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邵初阳[12]等将12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60例常规予抗心绞痛西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达97%,明显高于对照组(82%),治疗组心电图及部分心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进一步证实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UAP疗效确切、安全。本研究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不稳定型endprint

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与王世勋等[13]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提示我们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铭勇,徐景霞.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0.

[2] 朱晓多,刘文娟,许超蕊,等.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7,31(6):414-415.

[3] 苏腾.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23-12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5] 程志祥.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4例临床分析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0,2(8):43-44.

[6] 宋关萍,卢耀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3):301-314.

[7] 穆新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15):2348-2349.

[8] 戴倩,王俊.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6(8):505-508.

[9] 李跃华.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179-180.

[10] 吴冬杰.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2,17(22):41-42.

[11] 夏勒帕提·伊布拉音.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163-164.

[12] 邵初阳.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370-2371.

[13] 王世勋,牟延光,刘同祥,等.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MMP-2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5):34-35.

(收稿日期:2014-06-30)endprint

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与王世勋等[13]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提示我们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铭勇,徐景霞.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0.

[2] 朱晓多,刘文娟,许超蕊,等.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7,31(6):414-415.

[3] 苏腾.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23-12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5] 程志祥.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4例临床分析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0,2(8):43-44.

[6] 宋关萍,卢耀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3):301-314.

[7] 穆新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15):2348-2349.

[8] 戴倩,王俊.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6(8):505-508.

[9] 李跃华.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179-180.

[10] 吴冬杰.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2,17(22):41-42.

[11] 夏勒帕提·伊布拉音.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163-164.

[12] 邵初阳.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370-2371.

[13] 王世勋,牟延光,刘同祥,等.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MMP-2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5):34-35.

(收稿日期:2014-06-30)endprint

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与王世勋等[13]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提示我们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铭勇,徐景霞.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0.

[2] 朱晓多,刘文娟,许超蕊,等.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7,31(6):414-415.

[3] 苏腾.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23-12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5] 程志祥.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4例临床分析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0,2(8):43-44.

[6] 宋关萍,卢耀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3):301-314.

[7] 穆新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15):2348-2349.

[8] 戴倩,王俊.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6(8):505-508.

[9] 李跃华.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179-180.

[10] 吴冬杰.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2,17(22):41-42.

[11] 夏勒帕提·伊布拉音.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163-164.

[12] 邵初阳.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370-2371.

[13] 王世勋,牟延光,刘同祥,等.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MMP-2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5):34-35.

(收稿日期:2014-06-3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曲美他嗪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HbA1c与冠心病不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