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现状、成因及对策探讨

2014-10-21张德强

商业文化 2014年7期
关键词:管理会计方法应用

张德强

摘 要:管理会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入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应用和发展,至今局面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力图从调查应用状况入手,通过寻找原因,以期探索出一条具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应用和发展之路。

关键词:管理会计;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管理会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入我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间官方和民间无数会计人为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赴后继地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时至今日仍可谓效果有限。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源于实践,但最终要服务于实践。鉴于此,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力图通过寻找原因,以期探索管理会计能在我国得到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可取之道。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针对管理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笔者为本文在贵州地区作了一次问卷调查,样本选择了10%的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40%的中型企业和50%的小微企业,未分行业,调查对象为财务人员或财务负责人,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调查问卷95份,全部得以电子邮件方式有效回收。

(一)调查的情况

1、财务人员情况: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40%,大专占53.68%,中专及以下占6.32%;接受过管理会计学习或培训的占96.84%;高级职称占5.26%,中级职称占45.26%,初级职称占49.47%。受教育程度普遍不差。

2、管理会计方法应用情况:有72.63%的企业表示应用或尝试应用过管理会计;应用或尝试应用过的调查问卷提出的管理会计方法(多选)中,本量利分析57.89%,预测决策分析37.89%,全面预算制度38.95%,标准成本制度8.42%,责任会计制度15.79%,平衡记分卡2.11%;应用效果评价好的无,一般占7.37%,无占92.63%;对于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持续性,表示持续应用的仅占4.21%。

(二)应用现状综述

前述调查情况表明,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或尝试应用还是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多数财务人员也愿意应用,但应用难度大,应用效果普遍不好,进而持续性也较差。参阅部份同仁在其他省份所作的调查,也表明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这些调查问卷结果虽然不一定具有全国层面上的代表性,但笔者认为仍可以一斑而窥全貌。

二、造成管理会计应用现状的原因

(一)企业外部因素

管理会计作为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内部报告会计,至少在目前看来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而非外部。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管理会计没有来自官方的系统性、规范性的制度或规则,没有来自行业协会或民间权威机构的规范性约束,也没有来自财政、税务、海关等政府部门和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客户等利益悠关方的信息需求,虽然有些机构组织开展了一些管理会计师的培训认证工作,但显然未能得到企业和会计人员的重视。财务会计实践告诉我们,往往外部的强制或约束性规定以及信息需求压力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动力源,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另外,我国特定的社会政经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尚未形成企业需要、且必须应用管理会计以真正向管理要效益的社会氛围。

(二)企业内部因素

重视管理会计,可以说在我国仍停留在理论界的呼吁层面。三十多年的应用推广,管理会计并没有产生广泛的社会认识和影响,应用管理会计的正面作用和效果,企业也少有见闻感知,因而普遍缺乏需求动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管理会计本身的因素

1、我国现有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在引进、理论探讨和学校教育诸环节,我们往往只注重方法本身,对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背景差异未能予以必要的关注,对应用这些方法时与财务会计的衔接、前置材料的加工采集、方法运用的配套措施要求和应有的运用环境、适用条件等缺少必要的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改造,完全照搬照套地应用,从而导致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可操作性差。

2、管理会计方法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如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一样具有有机联系的方法体系,零散而无系统性;并且由于管理会计方法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定边界,一些财务会计合理延伸的分析方法,一些企业探索实行的较具个体特征的管理制度,我们有时也视之为管理会计方法而加以探讨,从而使企业及其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缺乏清晰的认识,运用时深感茫然。

三、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管理会计学科基础知识研究,重新审视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假设等基于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前置基础,关注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广泛性特征

面对目前已经百花齐放而又杂乱无序的管理会计方法,一些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进行的较具个体特征的探索性管理模式或管理方法,是否我们都可视之为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笔者认为,管理会计需要重新构建边界和定义,不应本末倒置地过度考虑管理属性而忽略了它的会计特征,并在方法的推介和应用上关注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大部份企业为中小企业的现实(注①)。作为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应具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至少应对某个行业或某类企业具有广泛适用性,才不致于出现理论上热闹、执行中困难、实务界冷清的窘境。只有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以实践推动理论,才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正途。

(二)积极消化和吸收从国外引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加大力度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会计方法

管理会计的管理价值和有用性勿容置疑,但为何一个对企业管理、对企业效益那么有用的方法或称学科知识,不能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响应?财务会计能得到官方民间的认可、能得到企业上下的重视、能在企业不分大小不分行业得到普遍应用,而基于管理用途的管理会计为何又大相径庭呢?反思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之路,难以推广应用是表象,可操作性差是根源。我国发展和应用管理会计,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洋为中用,并创新和创造更多“本土制造”的管理会计方法,且不论出身中外均应在可操作性上做足文章,方为可期待之举。

(三)内外并重,解决企业对管理会计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企业的需求才是发展和应用管理会计的生命力之源泉。要提高企业对管理会计的有效需求,笔者认为应内外并重:

1、加速我国的政经改革,使中国经济完全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加强资本市场和税收的监管措施和力度,使企业只能向管理要效益,产生管理焦灼或效益焦灼,从而强迫企业必须借助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一切必要管理手段。

2、政府和社会进行必要的引导。会计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做一些必要的宣传和制度性的引导,企业外部的利益悠关方、政府有关日常监管机构和项目监管机构可以要求企业采取包括使用管理会计方法在内的必要管理措施。

(四)建议:建议相关部门或机构牵头作一次全国范围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大规模管理会计问卷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以全面摸清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等相关问题,供各界同仁探索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和繁荣之路。

限于篇幅和水平,笔者的上述所谓对策,更多是抛出了问题,见仁见智,权且当作抛砖引玉。

[1]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发展动态与评析 《会计之友》2011年第20期

[2]崔国萍,徐芳,詹萍.对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第十八届中国财务学年会论文集

[3]孟凡利,王翠春,王健,杨公隧.管理会计应用:现状、问题与应有的改进《会计研究》1997年第4期

[4]张韫麒.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外资》2013年第14期

[5]何素华.对中国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的几点思考《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8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会计方法应用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