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术

2014-10-21曹维娜李宜江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标准化

曹维娜+++李宜江

摘 要:玉米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的栽培技术,是玉米由传统型农业生产向效益型农业生产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玉米;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术

几年来玉米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在试验、推广过程中,得到了穆棱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全市 9 个乡镇干部和市、乡两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标准化栽培的各项技术措施,截止到2013年全市标准化玉米栽培面积达80万亩,平均亩产 596.7 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几年来实施玉米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术情况总结如下:

1 选地与整地

选择耕层深度一致,茬口适宜,排灌便利的地块,秋季统一翻地、整地。

2 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我市地域条件,品种选用龙单38 、龙单57、龙育7、合玉19、合玉20 、绥玉19等,由于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在本地区充分发挥了增产优势。

3 适时早播、保全苗

据多年的经验和我市气候条件,确定 4月25 日至5月1 日为最佳播期。播期与产量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同播期对产量影响很大。超过 5月1日播种产量呈下降趋势,4月25日至5月1日播种产量最高,是最佳播种期。过去我市玉米产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保苗株数不够,缺苗断空现象严重。今年我们采取催大芽坐水埯种,从而解决了春季低温粉籽,达到苗齐、苗壮。通过调查分析,催大芽坐水埯种比普通直播提高保苗率10 %~20 %,亩增产9.8 %~15 %。

4 配方施肥及施用生物钾

玉米是高需肥作物,因此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做到农肥、化肥结合,底肥、种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平均亩施农肥1.5 m3,化肥25 kg做为基肥,并且适时追施攻秆肥、攻穗肥、攻粒肥,保证各生育期的养分供应。生物钾是新型的生物增产剂,可以把土壤中不可给态钾转化为可给态钾,提高土 壤钾素供给能力,从而增产并且改进品质。据试验分析,应用生物钾,亩增产39.5~152.7 kg。

5 合理密植

玉米是独棵单穗,穗调节能力差的作物,一般亩株数为亩穗数。因此合理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因此,我市采用的玉米品种一般公顷保苗5~6万株,而且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土地、光能、热能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平均可增产5 %~10 %。

6 加强田间管理

6.1及时间苗、定苗、追肥

间苗是协调个体和群体合理分布的一项重要田间管理措施。早间苗、定苗能够促进个体发育,生长健壮,具有促早熟、增产的效果,3~4叶间苗较5~6叶间苗增产7.6 %~9.2 %。追肥是玉米生长养分供应重要环节。过早过晚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一般在6~7 叶追肥,此时是玉米需肥量最大时期,也是玉米追肥的最佳时间。

6.2适时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能疏松土壤,疏通空气,提高地温,从而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同时调节土壤水分,保墒防旱,促进玉米的生长,而且可消灭部分杂草。

6.3隔行去雄

在雄穗刚露尖时进行隔行拔除雄穗。这样不会影响正常受粉,但却可以节省大量的营养消耗,还可以改善光照,避免遮光,有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平均可增产5 %~8 %。

6.4扒皮晾晒、促进早熟

扒皮晾晒是增加玉米成熟度,提高玉米内在品质的重要措施,通过调查,扒皮与不扒皮除含水量差异较大外,百粒重增加2.9 g,增产7.3 %。

7 存在的问题

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了玉米的产量。设施不配套,有的技术标准不到位。 个别品种不对路,应多选用优质高产的品种。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产量,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重点解决以上问题,使玉米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在我市全面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