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效应”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举例
2014-10-21宋知红
宋知红
心理学上的“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其实,在数学解题中,也和登门坎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一样,要一步一步地解,一步一步地推,特别是当一个问题有几部分要同时达到一定的条件,有时很困难,这时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构造可变形,让其满足一定的条件,然后再解决其他的部分,这样就容易多了。下面我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上面的证明条理清晰,论证严谨,一看就懂,是一种非常好的证明方法。但我们要思考的不是教材的做法怎么样,而要思考的是我拿着这个题后该怎么思考、怎么做!为什么要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上同乘1+sinx?怎么想到的呢?乘以一个其他的式子,行吗?
事实上,这就可以用心理学上的门槛效应来分析,就很容易想到。因为,右边式子的分子是1+sinx,故我们不妨先让这个式子左边的分子也先出现1+sinx再说,所以分子要乘以一个1+sinx,为了使式子等价,所以分母也必须乘以1+sinx,注意,在变形的过程中,由于分子中的1+sinx是我所需要的,故永远不要对它再变形,也就是说分子中的1+sinx要保留,然后通过变形消去分子中的cosx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我们再想一想,先凑好分母,行吗?当然可以。解法如下:
从以上两例不难看出,利用心理学上的“门槛效应”解数学题的核心是转化,但转化必須目标明确,要寻找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如果一步不能解决,我们就可以分步解决,要学会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就可以化难为易,化不熟悉为熟悉的问题,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
(作者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