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 精彩教学
2014-10-21高莉
高莉
摘 要: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巧妙构思,塑造“生活化”情境,转变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动手探究规律,提高数学教学趣味。
关键词:生活化;大胆实践;实践研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从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里抽象出模型、提炼出知识的。而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将其运用于生活当中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只有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实际情境中,才能更好地锻炼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争取多营造一些与生活紧密挂钩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有生活气息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巧妙构思,塑造“生活化”情境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营造一些富有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的场景。由于这些都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易懂且有浓厚兴趣,更容易接受。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越切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就越自觉主动地接受知识。比如在学习“认识方向”这一节时,教师可出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里说最近风向是西南风5~6级,此时便可从西南风入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西南的概念。教师还可以太阳东升西落,月亮西升东落的例子,使学生能够将具体的方位与书本相对应。又比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节时,教师可拿出日历,让学生根据日历熟悉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并教学生念“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等儿歌。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而且课堂氛围也十分活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生活化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它不是教师主导而是学生主导,教师只是起帮助和引导的作用。它培养的不是高分数,而是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面对这一区别时,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技术,教会学生独立学习。不再是靠课本和基本习题集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阶段了,这时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教学案例,准备教学用具。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时,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模具,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在教学的时候将其摆出,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等一系列相关性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必要时加以板书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这一切都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师应自觉地转变教育理念,尽快适应。
三、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实现完美对接,最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还原于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数学无处不在,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无疑会使我们的生活大大便捷。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时都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比如在商店买东西时,学生面对价格的不同,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比较,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自觉的习惯,以后一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很自然地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这样下去数学素养自然得到提高,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四、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中有许多定理和规律,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传授给学生,希望学生通过单纯记忆来记住。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而且通过死记硬背而不是通过理解得来的往往容易忘记。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推导或验证规律,以此来加深印象。比如,当教师在教授“圆周率”这一节相关知识时,单单靠教师告诉学生圆周率约等于3.14时,学生肯定没什么具体概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动手,用卡片做出各种大小不相等的圆,并且自己想办法测量出圆的直径和周长,用周长除以直径。多做几次这样的实验,学生会发现得出来的结果永远都接近于3.14。这时候教师再告诉他们圆周率的结果以及推导过程,学生对于圆周率的理解就更为透彻,印象也进一步加深。通过这种方式,密切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生活无处不数学。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样每个生活问题也可以数学化,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同时要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而非奴隶,教师主要起一个引导、旁观、鼓励的作用。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种自然的数学思维。在教授规律的时候不要只告诉结论而不求过程,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动手推导,利用数学和生活的知识鼓励学生探究数学规律。我相信,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更为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1]朱莉珍.让数学回归生活[J].新课程:小学,2010(8).
[2]高红蕊.试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1(14).
[3]王晓丹,徐勤华.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J].辽宁教育, 2009(9).
(作者單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