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014-10-21杨东锋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方略模式要点

摘 要: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写作与阅读混编于单元中,是为了加强写作与阅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但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却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就日常教学的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总结提升,认为阅读、生活、思考是写作的基础,命题、模仿、习得是训练的要点,精讲、讨论、抒写是课堂的模式,自批、合改、共评是评改的方略,激励、创新、真情是写作的导向。

关键词:基础;要点;模式;方略;导向

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写作与阅读混编在单元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让学生在写作时既能联系范文,又能关注生活,也给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在具体教学中,部分教师却是“穿新鞋走老路”,思想守旧、方法陈腐,而各地不少学校为了在九年级多一些复习时间,急功近利赶进度,直接削减的就是写作时间,这不仅降低了教材的使用效能,更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此,笔者就日常写作教学的有效实践,谈一点浅见,求教于大方。

一、写作基础:阅读,生活,思考

阅读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源泉。“作文是学习写文章的教学活动。”要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引导他们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窗口广泛了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面貌,同时也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古人云:“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为之根底。”从读书中积累应该成为广大中学生写好作文的要诀。

平时,学生在校时间长,少和社会接触,阅历不丰,见识不高,语言贫乏。叶圣陶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所以,指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拓宽知识积累,是增强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就是希望能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建立写作素材,逐步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

当然,仅此还不够。对于生活与写作,思考起着中介和催化的作用。面對美好的景物和动人的场面,一个无动于衷、表情木然、思想停滞的人,是不可能产生写作冲动的。即使写了,由于思考不深,也往往平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了思考,才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了思考,对无情的山水才会充满情趣,产生不竭的灵感和美感。余秋雨的散文宏博精深,就是源于他对人文历史所作的深邃思考。别人眼里是一堆废墟,而在余秋雨眼里却充满了历史的哲理和崇高的美感。

二、训练要点:命题,模仿,习得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作文是天生的,不是能教会的。这种谬论,只能误人害己。毫无疑问,在一定的写作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训练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现在的语文中考,作文一般以话题作文为主,但我们平时的写作,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提高指向性。当然,命题作文切忌单一机械,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得学生能联系各自的生活、思想实际,“我手写我心”,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具体做法有:教师命题与学生命题相结合;作文命题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作文命题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只定范围,学生自主命题。

对学生作文的训练,模仿是一条捷径。模仿不是抄袭,抄袭永远写不好文章,但模仿可以为创新奠定基础。教师要以书本范文为精读解析对象,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理解能力,模仿其结构形式,学习其修辞手法,把握其写作思路,在反复的揣摩和修改中减少消灭错字错句、提高写作技艺。

总之,通过模仿训练让学生习得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的作文思维不再受到僵化的约束和限制,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心中的欲望不吐不快”,在创造性作文的万里晴空自由翱翔,写出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

三、课堂模式:精讲,讨论,抒写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避免滥讲,不能“喋喋言作法”。一般来说,学生由于没有自己的实践与体验,并未真正从老师的指导中悟出作文的门径,倒是被一大堆“写作方法”的术语搞昏了头,丧失了表达的欲望和兴趣。教材中的作文指导表述简介,通俗易懂,较多引用实例,极少名词术语,目的就是让学生多思,让知识自我体悟内化;让教师慎言,谨记作文重在精讲实践。

传统的课堂作文模式是当堂命题,当堂完成,其实这不符合文章生成的自然规律,好文章未必能“倚马可待”。有效的课堂作文应该采用“得法于课内,活学于课外”的方式,先进行课内指导,让学生有一个合作讨论的过程,再延伸到课外完成,给学生一个观察生活、整理资料的机会,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思维与写作环境,尽情抒写内心的真情实感。虽然中考考查的是学生现场作文水平,但,只要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了,现场作文自然也不成问题。

四、评改方略:自批,合改,共评

作文的评改很重要,很多学生会写,不会改,作文写好了,自己修改也只是看看错别字,最多再找一找有没有错的句子,教师的批改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然而,教师充当作文批改的主角,却常常是越俎代庖的低效劳动,费心劳神换来的更多是学生的无动于衷。实践证明,让学生写好作文进行自批,在小组内进行互改、合改,学生更感兴趣,效果也更好。作为教师,要进行范改,要提供批改的标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评语有自己的,有同学的,有教师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得到综合性提高。批改的标准可以结合中考和高考作文的要求,设立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如基础等级可设立七个项目:立意准确、表达通顺、层次清晰、抒写整洁、无错字句、标点恰当、运用修辞;发展等级可设立三个项目:情感真、思想美、创意新。十个项目,各1分,共10分。等级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五、写作导向:激励,创新,真情

作文评价的导向应该贯彻激励为主的原则,使学生日常写作中被激发和培养起来的写作兴趣得以持续和巩固,获得写作的成就感。具体操作有多种方式。

1.提高赋分。对学生的评价不面面俱到,结合训练要求,一练一得,达到目标就给予较高的等级,不苛求学生习作中的弊病,让学生享受写作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学生在作文中巧妙引用,对以往的超越,更要给予充分肯定。

2.提供展示。要多提供机会、多搭建舞台,让学生得到展示,现场朗读,开辟作文展示园地,既能激发受表扬者的写作热情,更能让学生互相借鉴、提高水平。

3.竞赛提升。多进行作文比赛,多进行佳作推荐,让获奖的受众面更广阔些,有了成果更会有激情。

4.学期总结。对一学期的佳作不妨集结刊印,组织学生进行评选、编辑,学期结束,拿上一本有着自己心血的作品集,是纪念,是奖励,更有一份写出好文章的冲动。

在激励中展示,在创新中提高。更多的作文实践,更多的写作尝试,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独特的感触应真实而动人。联系时代,密切生活,写作不再是单向而平面的,呈现出来的将更加多彩而立体。深邃的思考,细腻的表达,认识真情、抒写真情,延续的不仅是文章的生命力,更是每一个丰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叶圣陶.论写作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黄麟生.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东锋,男,1976.3,大学本科,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国学阅读与写作研究。

猜你喜欢

方略模式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论用“势”的方略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2015年报道要点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