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升级视角下斗门海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4-10-21于刚苏跃朋陈健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斗门可持续发展对策

于刚 苏跃朋 陈健光

摘要 海鲈养殖业是珠海市斗门区的重要特色产业,实现斗门区海鲈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珠海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该研究分析了斗门区海鲈产业周期性危机爆发的原因,指出其深层次原因集中体现为产业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较低。从发展规划、重点支持方向、资金、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斗门;海鲈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3-11959-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b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oumen Seabass Industry Based on the View of Upgrading

YU Gang1, SU Yue-peng2*, CHEN Jian-guang1

(1.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AFS, 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Product Processing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tional R&D Center for Aquatic Product Processing,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2. Doumen District Estu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Zhuhai, Guangdong 519100)

Abstract Seabass farming is an important specialty industry in Doumen, Zhuhai. Promoting sea bass farming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industry upgrade in Zhuhai. The reasons for cyclic crisis of Doumen seabass industry were analyzed. The paper says fundamental reasons embody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low level of improved variety,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ncsfic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such as development planning, fully-supporting direction and funding are made.

Key words Doumen; Seabass farm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基金项目 珠海市2013年白蕉海鲈产业化战略专项;珠海市2013年蓝色人才计划专项;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A201301F05)。

作者简介 于刚(1972- ),男,河南新乡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研究。*通讯作者,博士,研究员,从事水产种业与健康养殖。

收稿日期 2014-10-14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規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从业者培训、就业结合起来[1]。

珠海市斗门区是传统的渔业大区,海鲈养殖业作为该区的重要特色产业,在改善居民饮食营养结构、发展地区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斗门区海鲈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珠海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

1 斗门渔业概况

珠海市斗门区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是珠江口最重要的河口渔业基地,河口渔业优势明显。2012年斗门区渔业总产量为14.44万t;渔业总产值为29.84亿元。其中池塘养殖产量13.89万t,产值28.67亿元;鱼塭养殖产量2 198.1 t,产值8 792.4万元,山塘、水库养殖37 t,产值30万元。捕捞总产量2 960 t,产值2 843万元,其中海洋捕捞1 924 t,产值1 990万元,内河捕捞1 036 t,产值853万元。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长期建设,斗门区已成为全国著名渔业大区,渔业年产值近30亿元。斗门区已经具备了作为整个珠海市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先行先试试验区的条件,以白蕉海鲈为代表的特色水产产业转型升级可以为珠海市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 斗门海鲈产业态势

2.1 斗门海鲈产业特色

海鲈,学名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为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等,故称海鲈。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沿海,是我国主要海水优质鱼类之一。千百年来大量海鲈就自然生活在斗门一带,斗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培育出了享誉中外的精品水产——白蕉海鲈。它肉实味美,质地鲜嫩、透明,入口嫩滑,清甜无腥味。人们喜爱海鲈,不仅爱它的肥美肉鲜,还有它的丰富的营养价值:鳃有止咳化痰之功效,肉有健脾益气之功效[2]。2009年斗门成功注册了“白蕉海鲈”商标,并成为珠海市农业类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又通过了中国水产流通和加工协会专家评审,斗门被评为“中国海鲈之乡”,有效提升斗门区海鲈附加值。再加上海鲈生长周期短、可以高密度养殖、饵料成本相对较低、综合养殖效益较高等特点,斗门区海鲈养殖面积快速增加,2012年珠海市斗门区海鲈养殖面积近1 333.33 hm2,年产量达9万t。斗门区已经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海鲈产区,产量超过全国总产的40%。

2.2 海鲈产业危机

在2012年全国海水鱼类整体呈现“产能增、成本升、销售难、价格降”总体形势下,斗门海鲈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问题集中爆发,海鲈产业危机凸显:海鲈价格暴跌,截止到2013年3月底,塘头收购价为10.2~10.4元/kg,而成本价为15.0~15.6元/kg,养殖户亏损严重,海鲈严重积压[3-4]。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海鲈产业危机,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畅通销路,提供贴息贷款等,帮助水产企业和海鲈养殖户走出困境;从2013年起,珠海市市级财政连续4年每年安排资金不低于400万元,用于扶持白蕉海鲈产业发展[5]。据了解,这已经是2000年以来第五次海鲈“救市”行动。但这样的行动治标不治本,如图1所示,海鲈产业发展“每两年一个轮回”的怪圈尚未打破,亟需海鲈

图1 2009~2012年白蕉海鲈价格走势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治本良策。

2.3 斗门海鲈产业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

斗门区海鲈产业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表观原因可以归纳为:海鲈养殖面积盲目增加,片面追求高产,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加工能力及销售渠道有限。其深层次的成因是产业链不完善,风险分散能力较弱,产业化水平较低,集中体现为产业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较低。

目前白蕉海鲈种苗、养殖、加工、流通及其服务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中效益较低、风险较高的养殖环节集中在斗门区白蕉镇,而效益较高的海鲈种苗环节主要依赖福建。目前,斗门区95%以上的海鲈种苗是从福建等外地苗种场购买的。据调查,2005年斗门区购买的海鲈苗种成活率普遍在90%左右,至2012年平均成活率只有25%~35%,畸形率也逐渐升高。海鲈种苗抗病力的大幅下降,加上高密度的养殖,已导致海鲈病害不断,水霉病、细菌性肠炎、出血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频发,从而导致成活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肉质口感下滑、养殖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市场终端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白蕉海鲈这一优质水产品未能实现优质优价。海鲈养殖利润常年在1.0~4.6元/kg徘徊,养殖户为了生存,只有不断追求更高的单产,海鲈的单位面积产量由2008年的4.50万~5.25万kg/hm2飙升到2013年的7.50万kg/hm2。随着养殖密度的激增,养殖水体水质加剧劣化,导致病害频发。养殖户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大量使用违禁药物,海鲈的食品安全性受到极大威胁。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确保海鲈健康高效养殖所急需的相关养殖技术规范、标准尚未确立。

斗门区海鲈养殖整体规模巨大,但规模大并不等于规模化、集约化。斗门区海鲈养殖从业者多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规模化合作社、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产业集中度低;斗门区海鲈加工、流通及其服务业市场培育不足,规模小而分散,缺乏龙头企业及专业化集散市场,专业化生产程度低,无法形成大规模加工、集散、销售能力。由于产业链较短,风险分散能力較弱,一些企业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等形式组织的合作化经营程度不高,合作社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其中“公司+农户”等模式相对松散,公司没有对养殖户利润的承诺,随行就市收购海鲈,只对用本公司饲料养殖的海鲈优先收购,养殖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卖给其他企业。这种“公司+农户”的模式并没有实质性地分散行业风险,养殖户大多仍以单独生产为主,不能形成合力统一经营,养殖户之间无序竞争或盲目扩张的现象较为普遍,进一步增加了海鲈产业的脆弱性。

3 对策措施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重点打造白蕉海鲈加工产品品牌和优质苗种品牌,建设加工物流专业园区,形成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围绕白蕉海鲈产业形成苗种、饲料、渔药、流通加工、技术服务及配套产业,将海鲈产业发展成为珠三角乃至国内最重要的渔业支柱产业。

3.1 科学规划,在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上下功夫 要按照建设现代渔业的要求,理清海鲈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斗门区渔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发展方向、目标和模式,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白蕉镇作为海鲈主产区,要坚持规模开发,集约养殖,产业化经营;要大力发展海鲈加工业和专业化集散物流业,加快龙头企业、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步伐,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拓新市场。经过3~5 年的努力,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产业结构完整、产品品质优良、生产环境友好、经营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海鲈产业,使海鲈养殖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3.2 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培训力度,提升海鲈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海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河口区海鲈繁育体系,实现优质海鲈种苗本地供应,有效延长海鲈产业链。优质苗种本土化稳定供应是整个海鲈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只有优质的种苗才能生长快速,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污染和饲料成本;增强抗病力,降低发病率,减少渔药使用以及造成的污染;提高成活率和产出,切实降低养殖成本;打造肉质鲜美、口感顺滑的白蕉海鲈特色品牌,有效提升市场接受度、销售量。进一步加强海鲈生态习性、养殖模式、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技术的研究,及时了解、研究、解决规模化养殖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要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搞好试验示范,加大现有研究成果、成熟技术的宣传、培训及推广的力度,加快海鲈养殖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构建海鲈健康高效养殖标准体系。

3.3 积极推进海鲈产业化经营,提高海鲈产业综合竞争力 发展海鲈产业要按照贸工渔、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行产业化经营和跨越式发展。只有产业的协调发展,才能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斗门区要突出抓好“壮一接二连三”,做大做强海鲈养殖业,同时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以第二、三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大型专业化加工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开展莲洲原永利工业区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白蕉新港工业区的土地整合、规划和建设,在土地征用、资金安排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制订入园优惠政策,引进3~5家超大型水产品加工及仓储流通企业。积极引导海鲈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的紧密合作,整合资金、技术、管理资源,加快海鲈产业的发展。对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海鲈加工企业,支持其加快技术装备升级,加强新产品研发,强化与养殖者联结,进一步提高其辐射、示范、带动能力。鼓励和扶持各类海鲈生产、加工、销售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的发展,建议海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加工企业、协会自建海鲈销售网络,在运销车辆购置、直营网点建设、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扶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作用,通过规范运作、强化服务等手段,提高海鲈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和市场规律,加强养殖环节从业者与苗种、饲料、加工企业、经销商的沟通,重点强化养殖产能变化、市场信息收集、分析,科学研判市场供求、价格变化趋势,建立海鲈价格预警预报信息系统,有计划地实现错峰养殖和错峰出鱼。擦亮“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一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强海鲈品牌创建和推广力度,拓展营销空间,提升产品附加值。建议委托专业营销策划公司设计实施“白蕉海鲈”整体营销方案,进一步明晰“白蕉海鲈”这一特色海产品的品牌定位,突出其绿色生态、营养、安全、新鲜的特性。此外,还要“以质创牌”,有选择地申请“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加强苗种、养殖环节的生产管理,一方面可以促进“白蕉海鲈”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白蕉海鲈”的品位和身价。充分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创新“白蕉海鲈”的传播渠道。整合营销传播指除了借助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体以外的营销传播模式。“白蕉海鲈”品牌传播还应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平台、会展、零售终端等新型传播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发展海鲈产业[6]。

3.4 加强政策扶持和服务,推动海鲈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海鲈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各级渔业部门的指导和服务。要用好各项支农惠渔政策,为促进海鲈产业良性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建议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多渠道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建设种苗基地、规模生产基地、大型专业化加工物流园区等。要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海鲈产业的信贷支持,为海鲈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龙头企业、水产养殖大户和民营资本等投资或入股发展海鲈产业。要加强机制创新,在养殖水域流转和合作经济创建等方面加强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企业+ 合作组织(协会)+ 基地+ 渔民”的合作经营机制,合理进行利益分配。要注重发现和培育典型,加强表彰奖励和总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引领海鲈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岳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26-28.

[2] 刘贤敏.白蕉海鲈养殖技术[J].当代水产,2010(5):72-73.

[3] 唐东东.海鲈市价、养殖成本倒挂[N].中国渔业报,2013-01-07(5).

[4] 吴群风.2012年海水鱼调查:海鲈金鲳再陷寒冬[J].当代水产,2012(12):20-23.

[5] 苏力.白蕉海鲈发展遇难题[N].珠海特区报,2012-03-15(7).

[6] 韩志辉.中国农产品食品高附加值成长模式——狂吃十万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44-149.

猜你喜欢

斗门可持续发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发现斗门 畅游无限
斗门地标新生传统非遗佳作
用音乐认识斗门
美味体验 清鲜滋味 斗门美食节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