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实践的策略研究
2014-10-21陆美兰
陆美兰
摘 要: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近年来也经历了大大小小很多变革。只有正确地定义语言实践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现代语文教育的弊端。从文献、历史、案例等多个角度出发,着重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实践的策略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解读。从四大板块,遵循提出计划,实施计划,效果预测及计划调整的逻辑方针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适时调整;语言实践;策略研究
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普遍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主,将大部分的工作都加诸在教师的身上,这无疑与我们所提倡的语文的本质——言语能力的构建背道而驰,尤其是小学语文,如果不能从小就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那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语文,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怎么加强语文教学已然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有人说,语文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但是,不管怎么创新,我们都不能丢掉语文的本质,听、说、读、写。我们要进一步地把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语言实践植入教学内容里面,从小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透明化、合理化。
一、语言实践有“本”可依
20世纪以来,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加之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学者的一些教育理念也渐渐地渗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古代中国以感觉为知识的例子并不少见。同样西方很多学者如英国思想家洛克和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也都强调了感觉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也是对实践地位的认可。
自从语文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也一直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是,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实践却发生了向“训练”蔓延的趋势。为了让孩子考试得高分,各种题海战术纷纷浮出水面。这是对实践的误解,对语文教育的误解。因此,我们必须纠正这种作风,找到语文的内涵,找到实践的真谛。
二、语文实践面面观
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学生对语感的把握,而不是所谓的高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作法是不可取的,这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是有害处的,我们要从小学抓起,从本质出发,用活语文,提高自身的语文素養。语文的基础是字、词、句、段、篇,要想实践好语文,就要从听、说、读、写着手。
1.阅读教学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阅读难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不贴近实际等造成的,小学语文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因此,老师们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的消化能力。
2.口语教学
口语是我们生活的基础,然而,口语教学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甚至一度出现理论缺失问题。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而表达能力是和思维紧密相关的,如果口语教学得不到充分的实践,只会加速学生的腻学心理,作为小学生,他们应该是喜欢说话,喜欢交流的,因而,教师要注意多让同学们开口,畅所欲言,并加以引导,打开他们语言的大门,训练他们的口语能力。
听、说、读、写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四要素,它们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们充满活力的语言实践学习。
三、策略推动实践实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语言的实践,老师们也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如我们熟知的课前预习、课前导读、课后思考等。这些策略都是很好的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考虑孩子的自觉性、耐性及自控能力不高,比较贪玩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大力推动实践的实施,督促同学们养成课前预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可以采取插图“诱惑”等方法,让同学们能够自觉投入课前的阅读中去。
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多给同学们朗读的机会,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投入感情,使教学课题脱离死板,不入趣味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处处留心皆学问,老师在平常的授课中要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适时插入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策略,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使课堂多元化,带领同学们回归语文的本质。
四、适时调整,敢于突破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方法,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更新,敢于突破,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推动实践创新。
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到自己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带领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语言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更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调整自己的策略。
我们要认清语文的本质,认清小学语文的牵头作用,强化工具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重视语言实践的必要性,大力发展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方略在语言实践中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难的问题,推动语言实践的实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叶圣陶.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J].安徽教育,1994(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小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