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善”关系的后现代显明

2014-10-21孙婧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后现代现代性伦理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伦理与审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嬗变?这是当下文艺学、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学者近年来产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在这些成果中, 由李立博士撰写的《伦理与审美:后现代语境下的追寻与反思》一书,以后现代语境下伦理审美化倾向为论述焦点,对后现代语境下伦理与审美关系问题作了深入全面思考,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又一部创新之作。

从思维方式来看,《伦》著的突出之处在于绕开传统的本质主义追问,将自身研究划定在后现代语域以及具有接续特征的现代性文化背景下。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孤绝的文化世代,而后现代语境下伦理与审美的关系嬗变,以其对个体自由的核心价值诉求,恰恰与现代规范伦理及审美现代性的价值诉求一脉相承,并与后两者保持了内在的精神联系。《伦》著作者将个体自由的价值诉求作为揭示西方现代性语境下伦理与审美关系嬗变的线索,既凸显了西方现代性文化流变的辩证否定特征,同时也为后现代语境下伦理与审美关系的探究提供了科学的观念前提。

《伦》著的另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在于其研究并未在哲学思辨的七宝楼台中打转,而是积极引入艺术实践与消费文化实践环节,促使其研究融汇于多学科、多角度的圆整学术视野。例如《伦》著通过知识社会学的介入,力图将伦理审美关系的后现代观念形态与西方社会转型联系起来,由此深究后现代语境下的伦理审美关系嬗变背后的社会学前提。也正是从此知识社会学出发,作者认为,西方消费社会对后现代伦理审美化倾向的生成具有重要功能:一方面,消费社会中的审美实践对于后现代伦理审美化倾向具有源出意义。西方社会的消费转型不但使大众消费生活演变为一种“审美化”生活,更使得消费活动具有了伦理合理性,而当此活动以审美与伦理的双重关涉意义获得自我确证时,直指个体审美趣味的“浪漫伦理”的出现便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后现代思潮将伦理审美化及其“美学人”构想的新希望交给精英化主体的审美创生历程,但现实却是,伴随着现代伦理主体的瓦解,现实个体恰恰陷入无所依傍、更无能自主建构丰富自我的艰困境地,现实个体既已无能艺术化塑造丰富自我,充满审美诱惑的消费文化以其“现成”的体制化审美供给,必然成为现实个体生活的不二选择。就此而言,消费文化审美实践是伦理审美化构想得以现实化的规导性载体。

《伦》著从消费文化入手对相关命题的知识社会学介入,看似自降身段,使有关“美”“善”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沾染了“形而下”的世俗之气,实际上却是对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定于一维的突破,它提醒人们,伦理与审美不是一个纯然的观念问题,也不单是现代性哲学逻辑的演替,更是一个深植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文化实践过程。因此这种研究方法的应用,不但有效拓宽了《伦》著的学术研究空间,同时更以其认识论层面的拓进,保障了相关学术方法的科学性。

《伦》著在最后分析了西方后现代语境下伦理、审美关系嬗变所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作者指出,后现代伦理审美化的现实化过程,同时也是现实中伦理、审美的双重异化过程,因为消费文化审美实践虽然为伦理审美化提供了现实契机,但在商品功用主义规制下,受控制的欲望美学恰恰极易丧失后现代伦理所诉求的个体审美自由性,并最终使后现代伦理审美化的观念设计沉溺于在世想象的困境之中。应该说,《伦》著的这一理论落脚点,为近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通道,开辟了一种细部追究的研讨方式和新的价值评判视角,它告诉我们,不是消解伦理,而是伦理的复归以及个体伦理意识的觉醒,才能使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大潮具有实践理性的合法性,才能使审美化的自我在后现代文化的滚滚红尘中重获存在的意义。

作者简介:孙婧(1980—),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猜你喜欢

后现代现代性伦理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90后现代病症
浅空间的现代性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