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探讨

2014-10-21张晓娜乔学斌

学理论·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张晓娜 乔学斌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走向“生活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必然趋势,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实践过程中,选题和立项应坚持“三贴近”,实施和管理应坚持“三结合”,评估和验收应坚持“三层次”。

关键词:项目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210-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在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内涵之前,让我们先来厘清项目、项目管理的含义。“项目”一词所对应的英文词汇是“project”,它是一个管理学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对其定义是,“项目是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1]3。需要指出的是,“项目”不同于“运营”(Operation)。项目是在相对开放和不确定的环境下开展的独特性、一次性、创新性活动或工作,而运营则是在相对封闭和确定的环境下所开展的规律性、循环性、重复性活动或工作,二者的目的、作用、性质、内容、工作环境、组织管理模式、结果、收回模式都有差异。[1]7-8比如,一所大学从开学、开展教育活动到放假等常规工作属于运营,而该学校组织一项专题培训则属于项目。

“项目管理”指的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1]9在项目管理视域下,每个项目都被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任务来实施,由项目经理来负责计划、预算、实施、调控,项目经理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选定小组成员,必要时可跨越成员原有的行政组织,项目经理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开展管理活动,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满足或超越该项目所有利益关系方的要求与期望。项目管理在提高效率、节约资金、控制时间、降低风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而它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扩展应用范围,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通讯、航天、建筑、制药、金融等行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种具体实践,它是由高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按照教育主题分割为若干项目,由学生工作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项目委员会(Project Management Committee,简称PMC),学生以学院、年级、班级、社团、团体等形式向项目委员会申请项目,并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工具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项目,同时接受项目委员会围绕项目开展的领导、监督、调控、审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据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这一数据和比例相当可观。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实施项目化管理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走向“生活化”的内在要求。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的成长环境呈现出高度复杂化的态势。大学生既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也面临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利益关系多样化的影响,还面临着信息传播数量和速度迅猛发展的冲击。教育生态环境日新月异的急剧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严峻考验和全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准现实脉搏、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然而,相当一部分高校和教师受“教育知识化”或“教育谋生化”的影响,“将受教育者与其德性生成和发展的土壤,即社会生活隔离开来,进行一种‘无根的教育”[2],使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教条主义、枯燥乏味充斥德育课堂,这种脱离或者远离现实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直接导致德育效果低下。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高校本着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为大学生提供空间、搭建平台、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把自己通过网络、社会、家庭了解、接触和经历的真实事件、见闻、感受呈现出来,启迪他们提出困惑、敢于质疑、大胆假设,帮助他们分析求证、交流探讨、探索创新,这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教育内容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具现实意义。

2.实施项目化管理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采用课堂讲授、影片观摩、分组讨论等传统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调,面临实践困境。其次,“教管分离”的机制使部分任课教师存在“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思想,他们只在课堂上发挥“授课”职责,而对学生在课堂下的实际表现一无所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效果的考核大多依赖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考虑到现实表现少数也仅兼顾课堂出勤及回答问题情况,基本不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纳入考核指标,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形式由于操作起来费时费力而被忽视或放弃。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倡导学生围绕某一教育主题到校外、基层等更广阔的空间中寻找答案,让他们结合所学专业和已有知识技能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自主创业等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奉献、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并使各种形式实现优势互补,事半功倍。

3.实施项目化管理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凭借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往往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命令者”、“指挥者”的角色常常使受教育者产生高高在上、道貌岸然、假大空等负面印象,疏远情绪油然而生;同时,在理论讲授、典型示范、灌输说服、激励感染等传统价值教育方法中,“正确的”价值观是预先确定的,以说服、逼迫或强加的方式被传授给他人,被上述方法提升的价值——奉献、技艺、节俭、爱等并不能使人们“产生任何深沉的信仰”,“更没有成为指导公民的行为的价值”[3]。当惯于接受现成道德规范的大学生面临全新的冲突和选择时,就会因为失去行为指导而无所适从。再者,高校常用的“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使学生产生“四多四少”的感受:义务多、权益少,被动多、主动少,消极懈怠多、积极自愿少,审美疲劳多、精神享受少。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学校积极营造民主开放、以学生为本的氛围,教育者实现从“道德真理的代表”向“导航员”角色的转变,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支持他们展示个性、表现才华、锻炼提高,引导他们开阔眼界、积累经验、磨砺意志,指导他们在积极正面的社会主流与消极负面的不良现象的交织混杂中学会观察分析、研究判断、化解矛盾,使他们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选择”的转变,从“学习给定结论”向“掌握分析方法”的转变,以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实施过程,能将项目化管理理念、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有效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更早地了解社会规则、掌握工作规律。

1.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选题和立项应坚持“三贴近”。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4]。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大学生接收信息、了解社会、传播消息的途径变得空前快捷。然而,比起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网络环境监管显得较为滞后。在互联网上活跃的除了主流媒体,也不乏非主流、反主流、别有用心的媒体以及不负责任的“秦火火”之流,关于国际矛盾、政治更迭、腐败惩处、贫富悬殊、食品安全、医患纠纷的负面信息、“小道消息”无处不在,它们比正面信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扩散。大学生生活在“象牙塔”内,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较差、思想行为冲动,容易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甚至煽动、蛊惑,道听途说、偏听偏信、义愤填膺在其身上时有发生,如果不加以澄清、引导、教育,最终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价值混乱、模棱两可或者怀疑政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选题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因素,着眼社会现象的真假、道德层面的是非、价值领域的争锋,又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着眼他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应坚持“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塑造人心的伟大而又艰苦的工程,外在的“他律”要转化为内在的“自律”,必须通过恰当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听得进”、“入得脑”、“化得心”,进而变成行为、养成习惯、形成品格。然而“由于文革后遗症——教化厌恶症与逆反心理的交互作用,不少人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厌恶心理,既没有兴趣听,也不愿意听,往往对思想道德教育厌而远之。”[5]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这三个结合,潜移默化地熏染陶冶。一是要创设开放、宽容、民主的环境,允许学生探索、犯错,允许学生通过不断试错来汲取教训、积累经验、自我成长。二是要对照项目计划书定期监控,了解进度、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提供帮助,遇到偏离计划、行动迟缓、实施怠惰、虎头蛇尾等情况,及时给以告诫、劝导、督促、鞭策。三是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原定内容可以扩充、资源可以扩展、方案可以丰富,应及时修订、补充、健全原有方案,并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网络等多种方式跟踪记录项目进展,以便为后期总结、利用做好资料准备。

3.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评估和验收应坚持“三层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管理与传统运作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对项目的评估和验收。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填写结项报告书,并将与该项目相关的文档、图片、影像等支撑材料整理、报送给项目委员会,项目委员会参照项目立项书对项目做出对照、检查和评价,并依据项目得到的评价情况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在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评估和验收阶段,项目委员会应坚持“三层次”原则,客观评价、分层处理、区别对待。第一层次,对于偏离项目计划书、未完成原定计划的项目,要反思不足、汲取教训、警示后人、避免重复;第二层次,对于顺利完成原定计划、富有启发意义的项目,要通过奖励、表彰、宣传等形式加以肯定,使参与项目的学生得到鼓励、增强信心、巩固自我教育效果,同时使更多未参与的学生了解信息、学习借鉴、澄清问题、解决疑问;第三层次,对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并超额完成原定计划的项目,要总结经验、凝练升华、推广应用,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打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项目做好铺垫和服务。

参考文献:

[1]程敏.项目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4.

[3][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谭贤松,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1.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01-16.

[5]吴灿新.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偏低探源[J].伦理学研究,2008(4).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