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钦州坭兴陶的美学特征

2014-10-21倪文豪容家宁

佛山陶瓷 2014年9期
关键词:坭兴陶窑变造型

倪文豪 容家宁

摘 要:钦州坭兴陶以其独特的陶土性质,神奇的窑变技术,精美的造型雕刻装饰列入中国“四大名陶”之列。本文从窑变、造型、装饰等方面阐述了坭兴陶器奇特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坭兴陶;窑变;造型;美学

1 前言

钦州坭兴陶作为民间一种传统制陶工艺,传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她以独特的工艺、良好的使用价值和极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坭兴陶学名紫泥陶,以钦江东西两岸特有陶土为原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按软六硬四混合,极具可塑性,使坭兴陶上的雕刻更显生动形象、光润柔滑、浑厚敦实中蕴含着古老历史的积淀和文化传承。据史料记载,钦州先民从上古三代时期就已开始制陶用陶,隋唐时期已有大型作坊,制陶工艺技术已比较成熟,出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发展现象。至清朝中期,达到鼎盛时期,无论工艺还是造型,都深受人们喜欢,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器具和日常把玩的艺术物件。钦州坭兴陶件件独特,无一相同,坭兴陶器以其良好的实用性、极易造型可塑性、独特的胎体窑变、纹饰精美的雕刻、书画镌刻与陶器的相得益彰是坭兴陶最大的美学特色。

2 坭兴陶器的特点

2.1 实用之美

坭兴陶土为钦州所独有,它主要分布在钦州钦江上游东西两岸,坭兴陶土的特点是:藏于山体中,天然洁净,富含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动、植物生长和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坭兴陶器成品晶粒结合体有3%以上的吸水率和3%的气孔率,具有透气而不透水的天然双重气孔结构。所以早期的坭兴制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具,如:茶具、壶罐之类便于储藏的器皿。坭兴陶器的透气性及材料特性,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造成了人们对坭兴日用品的极大喜爱。正是这种生活上的实用好用,给了人们美的感受,更倾向于的生活。审美活动中的生理感受是以生活中真实的生理感受经验为基础的。这种日常生活经验对坭兴陶器的肯定,无疑是其成为审美经验的基础。陶器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坭兴陶器无论是作为生活用品还是艺术用品,其实用之美则成为其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2.2 造型之美

一直以来传统的坭兴陶器都是以生活用具为主,对其造型始终坚持的是简约和实用原则。近年来,随着坭兴市场的兴起,对坭兴工艺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工艺技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坭兴陶造型不断发生变化,愈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陶瓷属于造型艺术,所以造型在坭兴陶的审美意义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造型艺术通过创作者对物质媒介的加工,赋予物质媒介以思想和情感,并通过物质其自身的语言符号表达出来。陶瓷艺术的造型美取决于陶瓷本身的线条、体面、轮廓、空间、体量等关系的变化。艺术陶器是“托物言志”的重要载体,创作者将自己的情绪、人生感悟以及艺术理想,通过坭兴陶器的形态、色彩等语言符号在作品上再现,进而使坭兴陶器超越了有限的形体,成为包含着创作者思想情感象征符号,成为审美主体观照的审美对象,需要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反观这些符号的意义。表现出以下的美学特征:

(1) 和谐造型美

从器型上,坭兴陶器分为方形器、圆柱形器、提梁型器、超大型器、把握式和提梁式。设计师在造型上,运用对称、均衡、仿生、比例、节奏和多样统一等形式美的组合规律,来创造新颖别致、匠心独具的作品,并通过对材质的艺术处理来体现设计者特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格调,增加坭兴产品的个性与吸引力。

(2)空间形式美

陶瓷艺术运用造型语言在立体空间中表达出其艺术形态,凝聚了形式美。其物质特性要求占据一定的空间性,实质上是空间、实体与虚空间相对形成的空间。艺术家通过恰当的虚实对比不仅有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和装饰性,也是取得造型整体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直观象征美

造型艺术直接诉诸于审美主体的视觉器官,陶瓷艺术通过其形状、线条、色彩、光线、深度和广度、虚实结合呈现出直观的艺术形象,带给欣赏者直观、生动、鲜明的审美感觉。

2.3 窑变之美

“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一般指的是色彩或者纹路的变化。陶是陶土与火的艺术,陶土须经由火冶烟熏方能成陶为器。正是凭借着制陶者对土性与火性的熟识,制陶大师将一件件普通的陶坯置入窑炉,当炉温上升到1200℃的临界点时,由胎坯发生窑变。

(1) 无釉之变

钦州坭兴陶窑变素有进窑“坯同一色”,出窑“品异万彩”之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无釉窑变技术,其坯体泥料绝不添加任何陶瓷颜料,色彩的形成是坯体泥料所含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再加上陶坯受窑内气流、温差、燃料、电窑龙窑烧制方式不同的影响产生肌理纹路的变化,并形成不可预计的色彩及各式各样的纹路图案。出炉的制品经打磨去璞,表现出古铜、紫红、铁青、天蓝等颜色。偶有发现各种斑斓的自然色彩,犹如一幅古朴的彩墨写意画,“画”中有云有霞;有山有树;有各种形态的人物仙家怪兽精魅若隐若现,若来若去,如烟如雾,使观者产生无限丰富的联想,色彩变化不定,质地晶莹泽亮,光润柔和,产生玉质般的效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2) 窑变的形式美

窑变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变化,非人力所能左右。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窑变技术仍是难以掌握的,窑变是天工之美,人类只是心有余却力不逮。这些自然变幻的窑变色彩因其不明确性、多面性和多变性,吸引审美主体把注意力集中在坭兴陶器的颜色、线条、形状、质料及形式结构上的均衡、对称、和谐等特点,集中指向高雅、朴素、简洁、流畅的陶器风格,直接唤起欣赏者强烈的美感,更加突出了坭兴陶器审美的独特性。尤其是那些经过雕刻后发生窑变的作品,由于雕刻所产生的凸凹、明暗的肌理变化,与窑变产生的色彩和纹理视觉变化一起,形成多色彩、多空间、多质地的美感效果。

2.4 装饰之美

装饰指的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以达到美化的目的。坭兴陶器的装饰指的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将书法、绘画、民俗符号等各种元素的融合,是提升坭兴陶器美学价值的重要过程。

(1) 雕刻之美

调配好的坭兴陶土,软硬适合,细腻润泽,可塑性与结合性完美的结合。这样的陶土使胚体更加结实,不疏松,非常易于雕刻装饰,并能够增加陶器的光泽度和柔润度。钦州坭兴陶器上精致的浮雕及书法刻字,全凭艺术家直接在坭坯上进行雕刻完成,形成了完全不同于青花瓷、紫砂等陶艺,而独具钦州坭兴特色的雕刻技法。坭兴陶器通过雕刻完成了工艺装饰,创作者采用雕、刻、剔等技艺方法,在坭兴陶半成品坯体上用锋利的雕刻刀刻出图案文字,肌理纹饰。精湛的雕刻工艺技术使得坭兴陶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2) 书画陶器的结合美

坭兴陶通过诗文、绘画的装饰,平添了一份雅致,尽现了坭兴陶器古朴典雅、疏朗简约、气韵生动的独特魅力。书法、绘画与陶器同属表现型艺术,都是通过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人格追求的造型艺术。坭兴陶泥的物质特性决定了其极强的可塑性,用刀锋刻出来的字极具书写意味,刀味浓郁,笔锋刚劲有力,立体感与力度感明显,更添苍劲古朴之美。书法、绘画与陶器表现出相同的美学特征:第一,书法、绘画与陶瓷同属抒写性情的艺术。汉代文学家杨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书法、陶瓷作品直接显现创作者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第二,书法、绘画与陶瓷都体现了形式美的法则,具有很大的抽象性。书法、绘画与陶瓷都是通过对线条的审美把握和艺术家心灵世界的自由抒写,书法的一笔一划,绘画的形状、色彩和线条,陶器的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实际上都浸透了形式的意味,体现着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等形式美的组合规律。第三,体现了寓动于静的美学特征。运动与静止的矛盾是一个艺术难题,也是一个美学难题。书法通过笔画和组合及不同的笔锋来表现在构造和运动中所蕴涵的美,绘画采用散点移动透视法来表现动与静,实现动静结合的矛盾统一美。陶瓷作为一种三维立体造型艺术,以其静态造型样式反映美的特征和艺术趣味。但是中国传统的陶瓷造型则注重在变化中有统一,于静谧中有生气,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一脉相承,更加强调以生意盎然的气韵流动为主的美学思想。坭兴陶器上的书法、字画的完美结合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 结语

钦州坭兴陶以其独特的陶土性质,神奇的窑变技术,精美的造型雕刻装饰,多种艺术手法的融合,民族特色元素的吸收与创新表现出其质朴又独特的美学特征。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辩证坭兴陶的美学意义,使创作者致力于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和审美的要求创作出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艺术作品,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坭兴陶窑变造型
斑斓釉画的美丽窑变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特色窑变组壶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中职民族陶艺特色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双赢办学的探索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画龙点睛——紫砂壶壶钮的造型及变化
常人的视线
在新常态下培养中职学校坭兴陶专业学生成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