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杂质在电瓷中的检测方法—数点法

2014-10-21高国玲

佛山陶瓷 2014年9期

高国玲

摘 要:铁杂质是陶瓷烧成后最常见的、也是较难克服的一种瓷质缺陷。在电瓷生产中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生产过程控制的重点。本文详细讲述了数铁点法检测铁杂质的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铁杂质的来源;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缺点;数点法检测铁杂质与传统铁杂质检测方法的比较,以及该方法在笔者公司电瓷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铁杂质;电瓷;分析筛;数点法

1 前言

铁杂质是电瓷瓷件最有害的杂质。铁在瓷坯中烧成后体积增大几倍,产生铁点、熔疤等缺陷,造成产品报废。有些铁杂质均匀分布在瓷体中,降低电瓷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冷热急变性能。不但影响瓷体外观,还对瓷坯烧成温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从原材料到制造过程,除了防止混入铁杂质外,还应该设法除去已混入的铁杂质。通常采用多次过筛除铁的工艺方法控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铁杂质造成的产品缺陷仍占很大比例。笔者公司通过与日本NGK公司的技术交流,我们在以前称重法测定铁杂质的基础上引入了数点法,对泥、秞浆和泥料中的铁杂质进行检测,加强了对铁杂质的检测控制。

2 铁杂质来源分析

(1) 矿物原料中存在的铁杂质矿物,它是原料矿物形成时的共生矿物。如:粘土矿物中的磁铁矿F3O4、黄铁矿FeS、菱铁矿FeCO3、褐铁矿等。

(2) 粉粒状的瘠性料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因设备磨损而混入的金属铁。如:铝矾土粉、长石粉等料中的机械铁。

(3) 在制泥、成型过程中因设备和刀具的磨损或生锈,以及锉刀的铁屑等因素,将铁质混入泥料中。

(4) 除铁设备除铁效率不高,或操作不当;泥浆过筛时发生冒浆,筛网破损等现象时,使泥、秞中铁杂质混入下道工序。

(5) 在厂房内进行电、气焊时,没有采取好防护措施,使铁渣渗入泥料中或沾染在坯体上。

(6) 工地、搬运器具不清洁,泥料沾污铁质。或其他因素造成的铁质沾污到泥料、制品上。

3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缺点

(1)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点

数点法不但能检测出铁杂质数量的多少,而且能通过放大镜看清楚铁杂质的外观形态,从而可以分析出铁杂质的来源,能及时有效的制止铁杂质流入下道工序。

(2)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缺点

数点法只适用于铁杂质较少时的检测。如果铁杂质太多,根本数不过来,只能采用称重法。

4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与传统铁杂质检测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铁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过筛称重法和吸铁称重法,数点法与过筛称重法相近,三种检测方法比较如表1所示。

5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具体方法

5.2 样品制备

(1) 测定所取样品的水分,计算需要取的样品数量。

(2) 样品为泥、秞浆时,取相当于5kg干料的泥、秞浆,用小桶直接从浆池中取样。

(3) 样品为泥段或泥饼时,取相当于20kg干料的泥段,用钢丝工切成细薄泥片(越细越好),放入熔接机中,加水搅拌溶解成流动良好的泥浆。

5.3 操作过程

将泥、秞浆全部过200目分析筛,再把筛子移至自来水龙头下,轻轻冲洗;然后将筛子放在盛有清水的盆中漂洗,勤换水至水清为止;将筛上物用少量水冲入蒸发皿中,倒去皿中多余水分,将表面皿放在烘灯下烘干;用包有白纸的永久磁铁把筛余中的铁杂质吸出,并把铁杂质放在白纸上散开。用带刻度的放大镜数铁点。

(3) 数铁点检测过程

数铁点的检测过程如下:

1) 把铁点尺寸X≥0.3mm×0.3mm的铁杂质在白纸上分散开,按其尺寸大小逐个确定其铁点数。

2) 把铁点尺寸X<0.3mm×0.3mm的铁杂质集中起来,按集合体尺寸确定其铁点数。

3) 把所有铁点数累加起来,即为从筛余中吸出的铁杂质的铁点数。

4) 如果含有较大颗粒铁杂质,即X>2.0mm时,即使不超标也要通知相关人员检查设备,重新过筛除铁。

5) 当铁杂质数量较多(超过40点),数点困难时,用称重法检测铁杂质含量。

6) 带锈的铁杂质和新产生的亮铁杂质区别对待。如有新产生的亮铁杂质,无论大小,无论多少,都要通知相关人员检查设备。

6 结论

数点法不但能检测出铁杂质数量的多少,还能把每个铁杂质大小的因素考虑进去。使我们既能从数量多少分析问题,又能对每个铁杂质的外观一目了然,从而便于推断铁杂质的来源。笔者公司技术人员通过此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分析铁杂质来源,尽量杜绝铁杂质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想办法改进工艺。如:将流浆槽中的普通永久磁铁改为强力磁铁;在泥浆过筛除铁过程中添加湿式永磁除铁器;在榨泥泵前安装电除铁器;在真空练泥机的真空室和工艺桶中加不锈钢衬板等,使铁杂质缺陷不断下降,铁杂质损失率由5%以上降低到2%左右,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成本。使产品合格率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 钱端芬,谢建国,李光富,等.电瓷材料的物理试验与化学分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2] 李玉书,吴落义,李瑛. 电瓷工艺与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 陈显贻. 电瓷原材料检验和生产工艺控制. 西安:电瓷研究所,1985.endprint

摘 要:铁杂质是陶瓷烧成后最常见的、也是较难克服的一种瓷质缺陷。在电瓷生产中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生产过程控制的重点。本文详细讲述了数铁点法检测铁杂质的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铁杂质的来源;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缺点;数点法检测铁杂质与传统铁杂质检测方法的比较,以及该方法在笔者公司电瓷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铁杂质;电瓷;分析筛;数点法

1 前言

铁杂质是电瓷瓷件最有害的杂质。铁在瓷坯中烧成后体积增大几倍,产生铁点、熔疤等缺陷,造成产品报废。有些铁杂质均匀分布在瓷体中,降低电瓷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冷热急变性能。不但影响瓷体外观,还对瓷坯烧成温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从原材料到制造过程,除了防止混入铁杂质外,还应该设法除去已混入的铁杂质。通常采用多次过筛除铁的工艺方法控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铁杂质造成的产品缺陷仍占很大比例。笔者公司通过与日本NGK公司的技术交流,我们在以前称重法测定铁杂质的基础上引入了数点法,对泥、秞浆和泥料中的铁杂质进行检测,加强了对铁杂质的检测控制。

2 铁杂质来源分析

(1) 矿物原料中存在的铁杂质矿物,它是原料矿物形成时的共生矿物。如:粘土矿物中的磁铁矿F3O4、黄铁矿FeS、菱铁矿FeCO3、褐铁矿等。

(2) 粉粒状的瘠性料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因设备磨损而混入的金属铁。如:铝矾土粉、长石粉等料中的机械铁。

(3) 在制泥、成型过程中因设备和刀具的磨损或生锈,以及锉刀的铁屑等因素,将铁质混入泥料中。

(4) 除铁设备除铁效率不高,或操作不当;泥浆过筛时发生冒浆,筛网破损等现象时,使泥、秞中铁杂质混入下道工序。

(5) 在厂房内进行电、气焊时,没有采取好防护措施,使铁渣渗入泥料中或沾染在坯体上。

(6) 工地、搬运器具不清洁,泥料沾污铁质。或其他因素造成的铁质沾污到泥料、制品上。

3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缺点

(1)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点

数点法不但能检测出铁杂质数量的多少,而且能通过放大镜看清楚铁杂质的外观形态,从而可以分析出铁杂质的来源,能及时有效的制止铁杂质流入下道工序。

(2)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缺点

数点法只适用于铁杂质较少时的检测。如果铁杂质太多,根本数不过来,只能采用称重法。

4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与传统铁杂质检测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铁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过筛称重法和吸铁称重法,数点法与过筛称重法相近,三种检测方法比较如表1所示。

5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具体方法

5.2 样品制备

(1) 测定所取样品的水分,计算需要取的样品数量。

(2) 样品为泥、秞浆时,取相当于5kg干料的泥、秞浆,用小桶直接从浆池中取样。

(3) 样品为泥段或泥饼时,取相当于20kg干料的泥段,用钢丝工切成细薄泥片(越细越好),放入熔接机中,加水搅拌溶解成流动良好的泥浆。

5.3 操作过程

将泥、秞浆全部过200目分析筛,再把筛子移至自来水龙头下,轻轻冲洗;然后将筛子放在盛有清水的盆中漂洗,勤换水至水清为止;将筛上物用少量水冲入蒸发皿中,倒去皿中多余水分,将表面皿放在烘灯下烘干;用包有白纸的永久磁铁把筛余中的铁杂质吸出,并把铁杂质放在白纸上散开。用带刻度的放大镜数铁点。

(3) 数铁点检测过程

数铁点的检测过程如下:

1) 把铁点尺寸X≥0.3mm×0.3mm的铁杂质在白纸上分散开,按其尺寸大小逐个确定其铁点数。

2) 把铁点尺寸X<0.3mm×0.3mm的铁杂质集中起来,按集合体尺寸确定其铁点数。

3) 把所有铁点数累加起来,即为从筛余中吸出的铁杂质的铁点数。

4) 如果含有较大颗粒铁杂质,即X>2.0mm时,即使不超标也要通知相关人员检查设备,重新过筛除铁。

5) 当铁杂质数量较多(超过40点),数点困难时,用称重法检测铁杂质含量。

6) 带锈的铁杂质和新产生的亮铁杂质区别对待。如有新产生的亮铁杂质,无论大小,无论多少,都要通知相关人员检查设备。

6 结论

数点法不但能检测出铁杂质数量的多少,还能把每个铁杂质大小的因素考虑进去。使我们既能从数量多少分析问题,又能对每个铁杂质的外观一目了然,从而便于推断铁杂质的来源。笔者公司技术人员通过此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分析铁杂质来源,尽量杜绝铁杂质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想办法改进工艺。如:将流浆槽中的普通永久磁铁改为强力磁铁;在泥浆过筛除铁过程中添加湿式永磁除铁器;在榨泥泵前安装电除铁器;在真空练泥机的真空室和工艺桶中加不锈钢衬板等,使铁杂质缺陷不断下降,铁杂质损失率由5%以上降低到2%左右,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成本。使产品合格率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 钱端芬,谢建国,李光富,等.电瓷材料的物理试验与化学分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2] 李玉书,吴落义,李瑛. 电瓷工艺与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 陈显贻. 电瓷原材料检验和生产工艺控制. 西安:电瓷研究所,1985.endprint

摘 要:铁杂质是陶瓷烧成后最常见的、也是较难克服的一种瓷质缺陷。在电瓷生产中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生产过程控制的重点。本文详细讲述了数铁点法检测铁杂质的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铁杂质的来源;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缺点;数点法检测铁杂质与传统铁杂质检测方法的比较,以及该方法在笔者公司电瓷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铁杂质;电瓷;分析筛;数点法

1 前言

铁杂质是电瓷瓷件最有害的杂质。铁在瓷坯中烧成后体积增大几倍,产生铁点、熔疤等缺陷,造成产品报废。有些铁杂质均匀分布在瓷体中,降低电瓷的机械强度,电气性能,冷热急变性能。不但影响瓷体外观,还对瓷坯烧成温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从原材料到制造过程,除了防止混入铁杂质外,还应该设法除去已混入的铁杂质。通常采用多次过筛除铁的工艺方法控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铁杂质造成的产品缺陷仍占很大比例。笔者公司通过与日本NGK公司的技术交流,我们在以前称重法测定铁杂质的基础上引入了数点法,对泥、秞浆和泥料中的铁杂质进行检测,加强了对铁杂质的检测控制。

2 铁杂质来源分析

(1) 矿物原料中存在的铁杂质矿物,它是原料矿物形成时的共生矿物。如:粘土矿物中的磁铁矿F3O4、黄铁矿FeS、菱铁矿FeCO3、褐铁矿等。

(2) 粉粒状的瘠性料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因设备磨损而混入的金属铁。如:铝矾土粉、长石粉等料中的机械铁。

(3) 在制泥、成型过程中因设备和刀具的磨损或生锈,以及锉刀的铁屑等因素,将铁质混入泥料中。

(4) 除铁设备除铁效率不高,或操作不当;泥浆过筛时发生冒浆,筛网破损等现象时,使泥、秞中铁杂质混入下道工序。

(5) 在厂房内进行电、气焊时,没有采取好防护措施,使铁渣渗入泥料中或沾染在坯体上。

(6) 工地、搬运器具不清洁,泥料沾污铁质。或其他因素造成的铁质沾污到泥料、制品上。

3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缺点

(1)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优点

数点法不但能检测出铁杂质数量的多少,而且能通过放大镜看清楚铁杂质的外观形态,从而可以分析出铁杂质的来源,能及时有效的制止铁杂质流入下道工序。

(2)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缺点

数点法只适用于铁杂质较少时的检测。如果铁杂质太多,根本数不过来,只能采用称重法。

4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与传统铁杂质检测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铁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过筛称重法和吸铁称重法,数点法与过筛称重法相近,三种检测方法比较如表1所示。

5 数点法检测铁杂质的具体方法

5.2 样品制备

(1) 测定所取样品的水分,计算需要取的样品数量。

(2) 样品为泥、秞浆时,取相当于5kg干料的泥、秞浆,用小桶直接从浆池中取样。

(3) 样品为泥段或泥饼时,取相当于20kg干料的泥段,用钢丝工切成细薄泥片(越细越好),放入熔接机中,加水搅拌溶解成流动良好的泥浆。

5.3 操作过程

将泥、秞浆全部过200目分析筛,再把筛子移至自来水龙头下,轻轻冲洗;然后将筛子放在盛有清水的盆中漂洗,勤换水至水清为止;将筛上物用少量水冲入蒸发皿中,倒去皿中多余水分,将表面皿放在烘灯下烘干;用包有白纸的永久磁铁把筛余中的铁杂质吸出,并把铁杂质放在白纸上散开。用带刻度的放大镜数铁点。

(3) 数铁点检测过程

数铁点的检测过程如下:

1) 把铁点尺寸X≥0.3mm×0.3mm的铁杂质在白纸上分散开,按其尺寸大小逐个确定其铁点数。

2) 把铁点尺寸X<0.3mm×0.3mm的铁杂质集中起来,按集合体尺寸确定其铁点数。

3) 把所有铁点数累加起来,即为从筛余中吸出的铁杂质的铁点数。

4) 如果含有较大颗粒铁杂质,即X>2.0mm时,即使不超标也要通知相关人员检查设备,重新过筛除铁。

5) 当铁杂质数量较多(超过40点),数点困难时,用称重法检测铁杂质含量。

6) 带锈的铁杂质和新产生的亮铁杂质区别对待。如有新产生的亮铁杂质,无论大小,无论多少,都要通知相关人员检查设备。

6 结论

数点法不但能检测出铁杂质数量的多少,还能把每个铁杂质大小的因素考虑进去。使我们既能从数量多少分析问题,又能对每个铁杂质的外观一目了然,从而便于推断铁杂质的来源。笔者公司技术人员通过此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分析铁杂质来源,尽量杜绝铁杂质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想办法改进工艺。如:将流浆槽中的普通永久磁铁改为强力磁铁;在泥浆过筛除铁过程中添加湿式永磁除铁器;在榨泥泵前安装电除铁器;在真空练泥机的真空室和工艺桶中加不锈钢衬板等,使铁杂质缺陷不断下降,铁杂质损失率由5%以上降低到2%左右,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成本。使产品合格率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 钱端芬,谢建国,李光富,等.电瓷材料的物理试验与化学分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2] 李玉书,吴落义,李瑛. 电瓷工艺与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 陈显贻. 电瓷原材料检验和生产工艺控制. 西安:电瓷研究所,19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