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模型
2014-10-21张微
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应用问题的思考方法,其实质是打开语言的外壳,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性的基本量,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表达,并进行推理、计算、论证等,最后得出结论。利用建模方法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进一步减少学生在解应用问题时的思维障碍。下面介绍初中阶段几种常见的数学模型:
一、方程(组)模型
利用“方程(组)”模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利息和利率、工程问题、百分比问题、行程问题、浓配问题、劳力分配等问题。
例1.师徒两人检修一条长270米的自来水管道,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检修10米,两人从管道两端同时开始检修,3小时后完成任务。师傅与徒弟每小时各检修多少?
解:设徒弟每小时检修x米,则师傅每小时检修(x+10)米,根据题意得3x+3(x+10)=270
解得x=40,则x+10=50
答:略。
二、不等式(组)模型
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诸如方案设计,最佳优化问题,可以将实际问题建立不等式(组)模型来解决。
例2.某校七年级408名师生外出春游,租用44座和40座的两种客车。如果44座的客车租用了2辆,那么40座的客车至少需租用多少辆?
分析:根据题意,找到数量关系,利用不等式来解决。
解:设40座的客车租用x辆,根据题意,得2×44+40x≥408
解得x≥8
答:40座的客车至少需租用8辆。
三、平面几何模型
几何与人类生活和实际需要密切相关,诸如测高量距、航海、道路拱桥设计等涉及一定图形的性质时,常需建立“几何”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
例3.如下图,根据气象观测,距沿海某城市A正南方向220 km,B处有一台风中心,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每远离台风中心20 km,风力就会减弱一级,该台风正在以15 km/h的速度沿北偏东30°方向往C移动,且台风中心风力不变,若城市所受风力达到或超过四级,则成为受台风影响。问:该城市受到台风影响的最大风力为几级?
四、函数模型
函数反映了事物间的广泛联系,提示了现实世界众多的数量关系及运动规律。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造价成本低、风险决策、股市、扭亏增盈等问题,常可建立函数模型求解。
例4.某市移动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A种业务先缴2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电话费0.15元;B种业务不缴月租費,每通话一分钟付电话费0.20元(均指市内通话),若一个月市内通话x分钟,两种市内通话费用分别为yA元、yB元。
(1)写出yA、yB与x的函数关系式。
(2)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为多少分钟时,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
(3)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市话费用100元,应选择哪种通讯方式?
分析:通过函数模型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解:(1)yA=20+0.15x,yB=0.20x
(2)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 ∴yA=yB,即20+0.15x=0.20x
解得x=400,即一个月通话400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相同。
(3)∵预计一个月内通话费用为100元
∴20+0.15xA=100,0.20xB=100,解得xA=400,xB=500
xA 五、统计模型 统计知识在自然科学、经济、人文、管理、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诸如人口统计、公司的财务统计、各类投票选举的问题。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统计模型,利用有关统计知识加以解决。 例5.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市中学生实验操作竞赛,每个月对他们的实验水平进行一次测量,如图,给出赛前的五次测量成绩。 (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同学5次测验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 (2)如果你是辅导老师,应该派谁参加竞赛,请结合图形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统计模型中的平均数、方差、中位数、众数等是常用的几个参数。所以,要熟悉这些知识点,并且利用他们加以选择判断。 (2)应派甲同学参加这次比赛。通过这次比赛尽管可以看出乙的成绩比甲相对稳定,但甲的成绩是呈上升趋势,而乙的成绩一直没有太大长进,甚至有下滑的趋势,因此选派甲同学参赛更合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新一轮课改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树红.初中数学建模的常见类型.初中数学教与学,2007(2):32-35. [2]张向东.函数建模应用题解题策略.中小学数学,2007:27-28. 作者简介:张微,女,出生年月:1983.03,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誗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