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2014-10-20吴邦燚
吴邦燚
摘 要: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它贯穿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的实现,以求在建设工程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项目投资控制重点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投资,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特点
1.1 实施控制的周期长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自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竣工结算审核完毕,均为其实施过程。由于建设投资数额巨大,动辄上千万,数十亿,它关系到国家、行业或地区的重大经济利益,对国计民生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与前期的策划阶段、决策阶段,中期的设计阶段和施工招标阶段相比,其控制过程较长,控制节点较多。
1.2 造价控制涉及的面较广
干扰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因素复杂多变,施工内容繁杂多样,必须始终以足够的重视。不仅涉及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承包商承包范围的图纸工程量计量控制,还涉及到诸如材料、设备价格等物资的确定、变更、索赔等非图纸工程量计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的控制。
1.3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需动态跟踪、调整
每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在此期间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变化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产生影响。如工程变更,设备、材料、人工价格变化。国家利率、汇率调整,因不可抗力出现或因承包方原因造成的索赔事件出现等,必然要引起建设项目投资的变动。所以,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在整个建设期都发球不确定的,需随时进行动态跟踪、调整,直至竣工决算后才能真正确定建设工程项目投资。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要恰当的处理好工程造价、进度和质量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工程中的各种人力物力所需费用,都要做好相关的计算,而工程质量是工程建筑需要达到的某一个设计标准。工程造价、进度和工程质量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因此,在确定目标值时,不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它目标的影响,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做到目标最优化。
2.2 把价值工程的概念引进来
通过价值分析来评估工程,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实现最低成本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工程必须具备的功能。有机的将建筑工程的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考虑,不单纯的追求工程的最低成本,也不单纯的追求工程的最高功能,要将这三者综合考虑,寻求一个最佳的比例和设计方案,创造出总体价值最高。
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3.1 加强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中的合同造价文件管理和签订
首先,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合同签订时务必要严格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工程建设之前的相关合同的签订是为了使得工程建设的进行能够规范各方的行为,同时让工程建设参与方都能够明晰自身的权利以及该履行的义务。其次要关注合同的管理,这也是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方法之一。对于签订的合同,要严格检查合同内容有无违法事宜,以及内容与工程招标时的要求有无出入。工程合约一旦签订是不能随便更改的。
3.2 建筑材料以及设施的购买以及运用
工程建筑中的造价控制的关键部分之一是工程的材料备。通常情况下,施工总耗费中的70%是施工所用材料所耗。所以,对建筑材料的购买管理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对材料的购买运用实行明确的责任制度,在进行材料购买方面执行计划预算、实际购买、投入使用以及验收等各个阶段都要将监管责任分配到个人。在材料购买之前要准确的计算其用量,并调查当地的市场价格,尤其是在购买砂石等大宗材料时,要货比三家,争取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材料和设备在选购好后,还要再次进行检查,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规范其数量以及质量,一旦发现有任何违规现象,要立刻改进。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要尽力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要依据工程建设实际所需使用材料数量按领料单领取。一旦材料的价格超出了预算造价,那么工程总造价的合理控制目标的实现难度就将大大增加。因而对材料的消耗量计算工作要定期进行,要随时掌控材料使用量消耗以及资金支付。要定期调查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弄清楚材料购买的实际资金消耗,这样就能够促进工程总造价的科学计算。
3.3 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
一方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早建立和制定统一的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促使设计变更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应做好:加强对设计变更工程量及内容的审核监督。对于变更中的内容及工程量增减,应由工程技术和造价控制人员进行现场抽项实测实量,以保证变更内容的准确性。
3.4 索赔的控制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索赔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会形成极大的分歧。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有很大的难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一是提高索赔意识,因为很多工程项目还在沿用传统管理形式,管理者的素质也不足够高,他们缺乏索赔的概念和意识,也不了解索赔的具体环节、程序和需要的资料,所以常常使工程索赔变得极为复杂。二是分清索赔类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几种索赔类型包括:变更设计图纸;某些特殊的自然或者人为障碍产生的索赔;工期不准确造成的索赔等等,对以上延误承包商可以要求费用补偿和工期适当延长的合法索赔权力;如果是由于战争、罢工或者气候等原因而产生工期拖延,承包商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权要求推迟工期,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所要赔偿费用;由于甲方的原因造成施工过程的中断或者工效降低,能够要求索赔;由于甲方原因而产生工程终止或者放弃,能够要求索赔。
4 结语
论文以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只有对各个环节的消耗进行严格的监控,在监控过程中,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而且还需要有充足的控制资本消耗的能力,要完善工程建设的编制,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工程造价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