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2014-10-20宋智慧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土木工程领域也有了较大的革新,很多技术部门转向对施工技术的创新的研究。施工技术是影响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本文正是在对施工技术做了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土木工程是各种工程建设的总称,在土木领域中他既表示工地上、地下、水中等土木工程建设的主要对象,又表示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到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以及各种勘测、维修所用到的工具等。土木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一行业能完全脱离土木工程而发展,可以说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领域广阔在对未来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一门行业。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简述
1.1 混凝土部分
土木工程在混凝土方面的施工技术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现有的手段有现浇法、预制法两种。现浇法的主要操作流程:先在施工现场进行大规模的支模,支模结束后再统一进行浇筑。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是效果最好、最方便的一种浇筑方法。另一种浇筑方法是预制法,预制法与现浇法的主要区别是不用进行大规模的支模,这不仅在操作流程上提供了便利,还大大节约了成本。
1.2 钢结构部分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钢结构被广泛应用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中。而钢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对其主要的施工要件进行吊装处理,因此这也就决定了采用钢结构的建筑在前期准备中要非常充分。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对施工现场的清理、对构成硬件的运输与吊装、运输道路的前期改造、吊装装备的后期检查等等,有时还要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在吊装过程中要求也极为复杂,当施工的主要构成要件被运输到施工现场时,应尽可能的选择受力条件较为好地基木料。同时,在完成最后的焊接程序时,要特别注意对火灾的预防,这不仅关系到建筑钢材的安全,还危及到建筑工人的生命健康。
1.3 地基选择部分
在土木工程领域中选取地基主要采用桩基法,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项操作,不能产生任何差池。桩基的类型主要有两类,即端承型和摩擦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这两种桩基方法的特点与优缺点,细致的考虑所有可能影响桩基效果的因素,从而避免因其他因素干扰而导致地面出现沉降和地面高低不同的现象的发生。因影响桩基的因素也极为广泛,因此这个过程也极为复杂,例如不同桩群的材质、不同桩基的基础、每个桩群的承受质量等等。
2 土木工程实施技术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木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占用时间长,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这种投入上的巨大就会导致工程复杂度的增加,再加上土木工程本身就属于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就使工程设计的内容极其冗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是土木工程技术有一个新的发展,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就能在繁杂工程变得稳而不乱。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土木工程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土木施工技术的发展。
3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在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应用前景
当今时代,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有了发展的余地。但是施工技术如果长期采取固步自封的态度,就会渐渐落后与时代的步伐,最终与时代脱节。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土木施工技术必须不断吸收时代气息,并对自身不断加以改善,在技术与理论上不断进行分析研究,始终坚持创新的发展目标,不断以实际行动符合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施工技术符合时代的发展。
3.1 对预应力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实现创新
预应力是指在土木建筑中,为了改善结构的承重能力,在将进行的施工领域中,预先施加足够的压力,从而使结构在进行服役时能够有能力抵押承受的压力。从而对钢结构进行初步的保护,这种技术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使用上,通过使用预应力就能实现对钢材较好的保护,减慢产生裂缝的时间,甚至消除裂缝的产生。
但是传统的预应力技术主要应用于混凝土方面,但是随着土木工程量的不断加大,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展,预应力仅仅是应用到这一领域就已经明显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对预应力进行新的研究,预应力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发展体:一是有粘体,二是没有粘体。这两种应用体系都在土木工程建筑里有着巨大的应用,对于土木工程建设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的情况上来说,有粘体的体系所产生的摩擦力更低,因此对建筑造成的损失更小。而无粘体的就相对来说就比较落后,虽然操作便捷,但是会对土木建筑产生一定的损坏,二者中的损毁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损伤。
3.2 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与时代相适应,土木工程技术必须不断引入先进的网络技术,并通过不断的发展研究,将这种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土木工程的主管部门需要聘请与网络技术相关的专家,甚至引进先进的专家智能系统;对工程人员进行系统化、专门化的培训,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他们的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使施工技术不断变得体系化、智能化,也只有这样,土木工程施工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3.3 建立健全管理规范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下,施工技术就能逐步向深层次领域发展,例如在打桩、承重、预应力等方面都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建立健全管理规范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必定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郭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及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2014,07:221.
[2] 林仕明.论滇西地区铁路建设路基工程技术管理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 马立道.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9,28:128.
[4] 车永红.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5:172+176.
作者简介:宋智慧(1974.07- ),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唐山市中房物业管理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房屋建筑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