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异化观念的思考与分析

2014-10-20张叶平

卷宗 2014年9期
关键词:存在物共产主义异化

张叶平

摘 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马克思提出了其思想中最为著名的概念之一,即“异化劳动”。在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深刻细致的社会观察,马克思提出了在私有财产产生的条件下,劳动出现了异化现象的理论。在《手稿》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异化劳动的相关内容,本文立足于《手稿》的文本分析,以此来阐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并讨论在当代历史环境下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

纵观资本主义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社会生存条件的不断恶化促使马克思开始关注人的历史。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极大发展的情况下形成的特殊生存状态。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在这一方面,马克思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即认为劳动才是人作为现实生活主体的本质。而在资本主义特殊的环境下,社会现实提醒人们劳动非但没有按照过去的轨迹与人们“长相厮守”,反而走向了一条与人相悖的道路,马克思正是基于此种社会现实,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并以此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的形势下对工人生活的压迫剥削以及对人天然本性的泯灭。

1 异化劳动的内涵

1.1 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工人作为创造财富的劳动者,是劳动与财富的主体。劳动者生产出劳动产品,本应作为劳动产品的主人的工人反而受到劳动产品的压迫,产品的生产是为了获得财富丰富生活,而为了扩大这种财富就不得不向资本家持续不断地出卖劳动,就在这种需求的循环之下工人最后成为劳动产品的奴隶,使得劳动的产品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工人与自身所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分离进而对立。

1.2 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

工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只是这整个异化链条中所显现出来的最为清晰的结果,究其根因,我们可以发现,“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工人与劳动本身的异化是造成劳动产品异化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作为人本质的劳动,其行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应该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智慧以及创造财富的成就感,而在异化的作用之下,工人所体会到的是另一种“外在的东西”。

1.3 人与自身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由的存在物,“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实践活动首先体现为自由的自愿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则将自身的生命活动对象化,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和意识来改造自己的生命,通过这样主观能动的改造人才能证明自己是不同于动物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异化的出现使得人的类生活被剥夺,将人相较于动物所处的优势逆转过来,“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这就使得人的类本质由于异化劳动的出现使之与人本身也产生异化。

1.4 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同人之间的异化是前三者作用下的最终结果。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得工人与产品相分离,而“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能够统治人的异己力量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能是人自身,与工人相对的人。工人与劳动产品分离之后,劳动产品必然属于他人,与那些不参与劳动的他人相关。由于人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产生变异,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生存的手段。工人的劳动产品从属于他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即从属于资本家,工人的劳动至此不再是自愿的享乐的劳动,而完全变成服务于资本家,为自身牟利的活动。

2 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

对于异化劳动的产生,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其所导致的必然后果,另一方面也指出如何消除异化劳动,实现异化的扬弃。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究其根源是旧式的分工与交换所形成的私有财产的产生,因此要实现异化的扬弃就必然要避免私有财产的出现。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认为工人要想从资本主义经济的枷锁下解放,就要消除社会分工,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工人得到真正的解放,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地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谓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并不是消灭劳动,而是将异化了的劳动还原成其本来面目,使劳动重新成为人们自愿享乐的活动。个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能够实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因而从事何种劳动,以什么样的形式从事劳动等都受个人意志的支配,人们在劳动时所考虑的知识个人的兴趣,再也不会出现资本主义条件下迫于生存压力而出现的强迫劳动的情况。随着旧式分工和交换的消失,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也将不复存在,因而异化劳动的现象也将随之灰飞烟灭,无论是社会财富还是个人都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3 评价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继承与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思想传统,在二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社会观察、经济研究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将异化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将历史描述为人的本质作用、本质异化直至本质的复归的历史过程。这种唯物观念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对现代社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

首先,异化劳动现象直至现在仍然存在。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刚刚得到第一次大发展,而现代资本主义经历上百年的洗礼日趋成熟,虽然工人的生活环境相较百年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究其本源来看,工人被剥削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强迫劳动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其次,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对我们的启示。作为唯物观的鼻祖,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方法指导着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不能一味的从主观的人或精神意识出发,一定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历史现实。只有与历史结合,我们的理论才有真正的说服力和指导意义。

最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阐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社会所能达到的最高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所要达到的是消除分工,消除劳动的异化,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前提下,使个人能够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作为实现异化的积极扬弃的方法,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给予了充分的理论说明和高度的肯定。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学界的重要理论之一。马克思在其中深入的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生产生活现实,向人们更加清晰的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面貌,同时马克思对人本质、生命意义的肯定同样具有很强的人学意义,人的生存意义不再是寿命的长短,而是生命意义的实现、本质的复归。总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但时至今日对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都有着解释和指导意义,其研究方法的效用和对生命意义的重视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猜你喜欢

存在物共产主义异化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最有思想的句子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观之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