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应力桥梁砼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
2014-10-20陈安
陈安
摘 要:本文对预应力桥梁砼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砼裂缝预防措施,以期作为预应力桥梁砼裂缝防治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桥梁;裂缝;产生原因;防治措施
预应力桥梁承重结构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砼结构,裂缝的产生会导致其结构强度降低,会对桥梁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桥梁安全性。预应力桥梁砼结构裂缝常见于底板、腹板及顶板等部位,不同部位的裂缝,所形成的形状、产生原因也会有所差异,部分裂缝有方向性,绝大多数裂缝无方向性。导致预应力桥梁砼裂缝的原因较多,大致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类型,也有可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砼裂缝类型可分为施工质量裂缝、钢筋腐蚀裂缝、地基形变裂缝、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及荷载裂缝等。本文围绕预应力桥梁砼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其防治措施。
1 预应力桥梁砼裂缝主要类型
1.1 桥梁预应力裂缝
预应力桥梁砼裂缝可分为几种类型,常见的包括预应力裂缝、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等。预应力裂缝可表现为纵向裂缝,主要产生于桥梁底部朝纵向预应力筋表面,在端块锚下应力区也可产生裂缝。导致预应力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种:(1)环状拉应力导致开裂:砼在张拉过程中,没有达到要求的强度,导致泊松效应作用于锚中局部,从而产生一种横向的环状拉应力,最终致使裂缝产生。(2)泊松效应导致纵向开裂:当泊松效应作用于底板中部时,产生纵向预应力,或在进行桥梁施工时,由于预应力影响,管道附近的砼收缩不够完全,增加了底板横桥向拉应力,致使纵向裂缝产生。
1.2 桥梁温度裂缝
连续箱梁施工的限制性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的约束,有内部约束,也有外部约束,包括箱梁内部底板、腹板及顶板等截面薄厚约束、钢筋约束、预应力约束及混凝土固结支座约束等。箱梁在受到约束时,砼热胀系数为约束度×砼热胀系数×温差×砼的有效弹模。导致砼温度裂缝的前提为:砼热胀系数大于或等于砼抗拉强度,为了防止砼温度裂缝,应尽量降低砼热胀系数,使其小于抗拉强度,从而降低温差,避免因温度过高引起砼裂缝。砼浇筑后3~5天为温升期,砼在温升期内,可由塑性转变为弹性,砼的有效弹模较小,不会产生温度裂缝现象。但过了温升期,砼的有效弹模会不断增加,到了浇筑后7~20天,应温度影响,会导致裂缝产生。另外,在浇筑连续梁时,悬臂分块中已出现硬化现象的老砼块体,一旦与新浇筑的块体接触,会对其温度变形产生约束,导致新块体出现裂缝。新老砼接触时由于温差影响,导致温度裂缝产生,发生机制简单明了,可通过减小砼浇筑时所产生的温差,来控制温度裂缝,防止温度裂缝现象。
1.3 桥梁收缩裂缝
当混凝土或水泥石中的水分含量逐渐蒸发,会转化成蒸汽消耗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混凝土和水泥石的干燥过程。水泥石中的水分在蒸发前,可以蒸发水的形式存在于凝胶孔、毛细孔及大孔洞中。砼毛细水及凝胶水蒸发可使砼发生收缩反应,砼收缩时,桥梁体表层局部会因抗拉强度较低,出现裂缝现象。砼凝胶水大幅度较低,是导致沉陷裂缝的主要原因,而毛细水蒸发过度,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多,造成干缩裂缝。
1.3.1 沉陷裂缝产生的原因:梁体水分会随着外界湿度降低而蒸发,湿度越低,蒸发速度越快,当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凝胶失水。胶粒在没有水膜保护的状态下,受到水分引力影响后,胶粒间距会越来越小,从而导致收缩现象发生,最终引起沉陷裂缝。沉陷裂缝通常发生在浇筑后几小时内,因此,在砼浇筑完成后,应做好其养护工作,尤其是梁体顶板的养护工作,防止沉陷裂缝产生。
1.3.2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砼内会含有一定的毛细水分,当毛细水分含量降低时,毛细管内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并作用于管壁上,当砼内温度降低时,管壁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导致砼体积“干缩”现象产生。在正常情况下,箱梁外表与内部的温度会存在一定差异,外表干缩速度与内部干缩速度也会随之改变,与内部干缩速度相比,表面干缩速度较快,因此,当拉应力作用于箱梁外表时,便会产生干缩裂缝。
新砼体干缩速度快于老砼体干缩速度,两者接缝时,老砼体会对新砼体产生约束影响,致使新砼体表面发生新的变化,从而导致接缝干缩裂缝现象,这就是常说的施工缝。施工单位用水量、水泥用量与水泥品种等因素决定了砼体的干缩速度,施工时所采用的水量越大、水泥量越多、水泥颗粒越细,水泥标号越高,砼的收缩越明显,收缩力越大。当砂石以骨架的形式存在砼体中时,会对砼收缩产生抑制作用,砂石捣鼓的密实程度和纯净度会对砼收缩量产生一定影响,密实程度和纯度越高,收缩量越小。
2 预应力桥梁砼裂缝控制措施
2.1 材料选择
想要预防砼裂缝,避免桥梁裂缝产生,应做好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预应力和箱梁施工方面,全面控制施工质量,做好裂缝防治工作,避免同裂缝产生。
2.1.1 骨料:水泥浆与砂石混合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采用这两种材料作为砼体骨架材料,可有效减少水化热,避免因水泥浆硬化导致砼体收缩,从而防止裂缝出现。骨架材料是砼体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采用颗粒级配良好的骨料进行砼施工,避免空隙产生,确保砂石纯净,使其完全与水泥浆融合,尽量减低砂石杂质含量,确保砼体稳定性和耐久性。采用的砂石粒径越大,水泥用水量与水泥使用量越少,砼水化热越低,干缩程度越小。如果砂石的粒径过大,又会增加砼搅拌难度,使砼施工工序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甚至有可能导致离析现象发生。根据这一施工特点,可选择两种级配的骨料,选择粒径为10~25mm的砂石,或选择碎石施工,但应确保其粒径为5~16mm。如采用的砂石太粗,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出现泌水现象,增加砼搅拌难度;如采用的砂石太细,又会增加砼粘聚性,虽然容易振捣,且利于水分保持,但由于干缩速度较快,其表面会出现干缩裂缝。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在砼施工时,应采用细度模数为2.6~2.9的粗砂作为骨料。
2.1.2 水泥材料:水泥是砼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其品质优劣会对水泥凝胶的使用数量、结构及组分产生影响,同时影响水泥凝胶孔与毛细孔的数量、尺寸及形状等,致使砼体干缩性发生改变。
2.1.3 配合比:砼的配合比指的是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确保砼的耐久性、强度及其和易性等满足施工要求,合理运用石子、砂子、水、水泥及外加剂等材料,使其比例适宜,以满足砼施工条件。应以砼振捣密实、浇筑均匀作为砼施工前提,尽量减少水量,降低水灰比,用配级良好的骨料,减小拌和温度和坍落度,从而抑制砼干缩反应,避免干缩裂缝出现。
2.1.4 外加剂:箱梁表面会有一定数量的波缝管,且钢筋较为密集,对于砼的和易性和流动性要求较高,必须采用密实剂和减水剂作为外加剂。采用密实剂进行砼搅拌,可以充分连接各层砼,防止施工裂缝现象。减水剂可降低砼搅拌时的水量,提高砼和易性,降低水化热速度,减少水化热量,从而提高砼温度应力,避免砼开裂情况发生。
2.2 提高混凝土抗拉能力
当温度应力大于或等于砼抗拉强度时,可导致砼温度裂缝产生,由此可见,砼抗拉能力越高,其裂缝发生率越小,可通过控制砼抗拉伸变能力,防止砼裂缝。目前,国内对于砼裂缝与砼抗拉性能的研究较少,不够充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图1为混凝土受拉应力变化线形图。
从图1可以看出,当混凝土拉应力高于A点时,砼内部会出现微裂缝,且数量逐渐增多,裂缝面积逐渐扩大,当发生塑性变形后,拉应力会逐渐提高,并提高至极限B点(ft),此时,混凝土并不会立即发生裂缝反应,直至拉应力降低至C点,才会出现断裂现象。相关研究指出,决定混凝土最高拉伸度的因素为混凝土强度,除此之外,粗骨料的粒径大小也会影响其极限拉伸度。如果混凝土主料为碎石,那抗拉伸性相对卵石混凝土来说,更强、更好。研究表明,混凝土抗拉性能可随着其骨料粒径的增加而降低。
图1 混凝土受拉应力变化线形图
2.3 控制预应力施工质量
在预应力桥梁建造过程中,预应力施工环节十分关键,其施工质量可对整个桥梁质量产生影响,是决定箱梁承载力的重要工序。施加预应力时,应确保其精度与施工要求相符,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受到不良影响,如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张拉机具、弹簧筋、锚下钢筋及锚头砼质量等影响。在预应力施工中,应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油表及千斤顶进行标定处理,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检查钢绞线与锚具的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影响正常施工;严格控制砼张拉时所产生的弹性模量及强度,使其强度大于49.5Mpa;尽量贴近锚垫板与工作锚之间的距离,夹片需拧紧,安装均匀;在卸载或加载过程中,需保持缓慢、平稳的加卸载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导致冲击力过大;根据施工设计顺序进行张拉施工。
2.4 做好箱梁施工质量控制
砼完成浇筑后,必须立即对其进行养生,充分发挥砼的硬化作用,避免出现干缩裂缝。可用水直接淋在砼表面,确保砼体水分充足,保持足够的湿润度,预防砼发生干裂现象,从而出现顶板裂缝。浇筑箱梁时,应保证连续浇筑,先浇筑底板下料,然后再依次浇筑腹板和顶板,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浇筑,并根据浇筑情况,控制其坍落度。顶板和底板的坍落度需控制在14~16cm范围内,腹板为16~18cm。砼振捣应采用附着式的振捣方式,并同时使用振动棒,设置好振捣动器,附着式振动器两边必须同时振动,在振动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顶板和底板应选择插入式的振动棒逐步进行捣固,确保布点均匀,注意控制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接缝处于锚头的振捣力度,避免出现漏振或振捣过度的情况,控制砼施工质量,防止裂缝出现。浇筑梁体顶板部位后,需进行二次收浆,做好抹面拉毛工作,防止开裂、沉陷现象。
3 结语
综上所述,砼裂缝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关系到混凝土施工环境、构性及材性等问题,影响因素较多。在砼施工过程中,不管是温度变形还是干缩变形,两种情况都是相伴发生的,而内部约束出现的同时,外部约束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可见,裂缝的出现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防止砼裂缝产生,应控制砼变形的约束条件、抗拉性能及收缩变形大小,通过各种预防措施,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参考文献
[1] 马金虎.预应力桥梁砼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0, 08(10).
[2] 颜春水.混凝土桥面铺装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04(12).
[3] 毕纯利.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施工中应重视的问题[J].现代装饰(理论),2011,12(02).
[4] 林海燕.基于断裂力学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裂缝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01).
[5] 常惠宗.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6(01).
[6] 刘一强.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讨[J].广东科技,2014,14(02).
[7] 王守立.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