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学生之我见

2014-10-20普尺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帮助关心问题

普尺

摘 要: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涉及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值得关注和重视,也值得研究和探讨,只要广大德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可以探索出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做出我们德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问题;学生;关心;帮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32-01

教育不可能没有爱。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教师的工作不能只是讲道理、提要求、训斥。学生的成长归根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体,教师不可能越俎代庖。当然,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是给学生帮助、支持、鼓励,也给学生必要的保护。爱是教育的核心。可现在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逐渐偏离了这一核心。我们不少教育者往往对成绩好、守纪乖巧的学生另眼相看,好的成绩“一白遮百丑”,即使有过错或缺点也往往视而不见,认为瑕不掩瑜,但换作问题学生,稍有不足,教师往往按捺不住心中的厌恶,大声呵斥。这样的做法不利于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目的。因此,教师,“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沿不同角度探索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促进“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的开展,具体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转化问题学生应给予关心尊重

进行“问题学生”教育与转化的前提是将“问题学生”界定出来,在教育词典中对“问题学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大多受到了社会的歧视,被普通学校或家庭“拒之门外”,失去了家庭的温馨和学校的庇佑,在思想品行方面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要给予特殊的关注。常言说,才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学生,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心和尊重。问题学生更需要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尤其需要尊重。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

因此,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必须首先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问题学生,尊重他们的兴趣、志向、选择、性格、情感等。教师要平等地对待“问题”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平等地对待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教师的这种人格力量折射到问题学生的身上,会促使他们自尊、自立、自强。

二、转化问题学生要持之以恒

问题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是一日养成的。同样,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这是因为问题学生自制力差,易出现反复。那么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地批评。欲速则不达,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使之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凡事都要有个过程,只要教师给问题学生一个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他们一定会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三、洞察并开发“问题学生”的发展潜能

现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承认并开发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垦“两耳之间的空间”,使学生在其自身基础上,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对于“问题学生”更是如此。爱迪生小时候曾被学校教师认为“愚笨”,而失去了在正规学校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他在母亲的帮助下,经过独特的心脑潜能的开发,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000多种发明创造。他在留声机、电灯、电话、有声电影等许多项目上进行了开创性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善了人类生活的质量。实践证明,不断地挖掘头脑潜能,可以“超常发挥”,使看似平庸的人有非凡的建树。人们专心投入某一事物的学习和研究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是难以预料的。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质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怀疑开始的,质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方向,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开发问题学生的潜能,必须从鼓励他们质疑开始。鼓励问题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好奇、质疑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

其次,激励是潜能开发的“催化剂”,激励是向别人提供积极性,或以积极性影响别人的一种正向动力。虽然激励是一种外力,但它是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潜能来发挥作用的,因此是一种持久的动力。如果通过激励,帮助问题学生建立了积极的心态,建立了对自己潜能开发的强烈的自信心,外力就会变成动力,问题学生就能永远前进。

四、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

问题学生的后进表现不尽相同,有的不关心集体,工作怕苦,纪律松散;有的学习成绩下降,意志消沉;有的粗犷无理,对人冷漠……,在教育问题学生时,必须肯定他们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教师不仅要看到他们身上的污垢,更要看到他们心灵中发光的东西,透过消极的东西,看到积极的因素,重视进步的苗头,特别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根据各自的爱好兴趣激励他们鼓起勇气,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发挥个性特长,不断进取。这样,就会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使后进逐渐变为先进。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也逃不过这个规律,只有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教育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往往是事倍功半,恨铁不成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调动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要因人而异,比如说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使之产生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表现的心理,给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及时在公开场合给予肯定的评价;满足他们求助的心理,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满足他们感情的需要,对他们坦诚相等,与他们交知心朋友等等。同样对于学习缺乏目标、信心不足、心理素质差、行为习惯养成差、综合能力差的问题学生,不能就学习抓学习,只有把非智力因素开发加强了,学习才能有效果。

总之,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涉及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值得关注和重视,也值得研究和探讨,只要广大德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可以探索出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做出我们德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帮助关心问题
开心与关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