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2014-10-20游磊郑旺盛李百立

时代报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玉雕玉石雕刻

游磊++郑旺盛++李百立

.一

初秋时节的中原大地,山林、田野一派绿色,生机盎然。

驱车沿郑少高速一路西行至新密,为的是探访玉雕艺术界一位大师级人物——王冠军。同行的郑州大学老教授高天星一路上给我们讲王冠军的一些传奇,他说:“玉人爱美玉。具有玉品格的人才能是做精美之玉”。实地采访和亲眼目睹后会让我们惊讶、惊奇!

谈及我国玉石界,国人言谈话语中自然流露出的是对新疆的和田玉和河南的南阳玉的青睐。然而,要说起新密境内的“密玉”和“密玉俏色雕刻”,知晓的人们则相对稀少了些。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和好奇,不觉间我们已来到了新密华龙玉器厂。

步入展厅,仿佛置身于绚丽多彩、变化万千的玉雕艺术海洋里。在这个装饰考究、别具一格的展厅中,摆放着众多的玉雕作品,它们千姿百态,富有神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呈现在记者面前的一幅幅作品,有的清晰,有的朦胧,无不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美妙的艺术熏染。在这里,你不能不为其玉雕作品的大气而震撼,更为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而叹服。

......... .二..

伴随着采访的逐步深入,记者脑海中对密玉和密玉俏色雕刻的种种疑问也渐渐明晰开来……

新密市旧称密县,密玉俏色雕刻就是利用密县山区所生产的“密玉”,经镂刻、精俏、择色的特殊玉雕手段和技艺而加工出来的“密玉俏色雕刻工艺品”。

“密玉”产于新密市西北部 、浮戏山系的大方山。早在明代末年,新密人在大方山下的助泉寺村,就发现了这里的山里有近似玉石的翠绿色、红色、黑色和白色的晶莹剔透的石头,以绿色为主,俗称“小翡翠”、此后就陆续有人用人工开采,才有一两家手艺人从外地引进玉雕技艺,从事一些时断时续的玉雕行业,以养家糊口。只是到了清代末年,牛店镇宝泉村的王敬修老人,在此处开始开挖玉矿,从事个人的雕刻玉雕行当,并创修“精俏择色”的技巧,开始授徒传艺,他是在新密玉雕行业最早能够记起的传承人。其后他将工艺传承给第二代传人王庆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王庆云又将镂雕精俏择色技艺传给了第三代传人樊桂兰。在清末民国的50多年间,这种“密玉俏色雕刻”技艺,已历三代,有了初步的继承体系和模式。

这一行业一开始,还是以绿色制作为最佳的材料,王敬修老人到后来发现有部分的“密玉”石质也非常好,只是以杂色占的比重较大,于是,他就尝试把这些肉红色、赭石色、深褐色的石料,在雕刻的过程中,将各种颜色充分的利用起来,因材施刀,万绿丛中一点红,形成了初步的俏色技法。然而这些,在那个时代平时并不多用,只不过是偶尔为之。这种小范围,简陋的手工作坊,经历了王庆云、樊桂兰、王玉端等师徒四代,相继约二百余年。

1948年密县解放,助泉寺的大方山玉矿渐为人知,在周围已有了几个矿点,并有了几家简单的玉石作坊,做一些零星的碎活小件。此时,“密玉俏色雕刻”的第三代传人樊桂兰已和其徒弟王玉端,在助泉寺邻近的宝泉村,开始办玉雕作坊,利用两台手工脚踏机器,开始了精俏择色的玉雕刻制加工。

1957年,在当时玉矿已经显示出其重要价值和从业人员也渐之增多的情况下,县政府在助泉寺村,在投资建设地方国营密县玉矿厂的同时,又在县城西街设立了玉矿厂的附属玉雕车间。樊玉兰、王玉端师徒二人均被招收为国营玉矿厂工人,并都在西街玉雕车间从事专业玉雕工作,其“密玉俏色雕刻”的技艺也在这时得到继承和发扬。也是在这个时期,“密玉”的名声才渐渐地在全国的玉雕界为人知晓,其“小翡翠”的声誉也渐渐被人接受。

1961年,为发展玉雕工艺品生产,县政府将玉雕车间变更为“地方国营密县玉雕厂”,玉矿则附属于玉雕厂。樊 王师徒二人均已成为厂里的业务骨干,樊桂兰作为厂里的首席技术员,被派往上海玉雕厂学习,并亲自参加了大型“密玉俏色雕刻”的《勇攀高峰》的设计雕刻工作,这件作品,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王玉端继承了樊桂兰师傅的俏色雕刻手艺,其创作的《嫦娥奔月》和《.天蓬元帅》等作品均为上乘之作,载入密玉雕刻的史册。

1957年出生在嵩岳东麓浮戏山脚下的王冠军,在他1975年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就调入了当时的密县玉雕厂,师从“密玉俏色雕刻”大师、第四代传人王玉端。这是因为他酷爱美术,钟情玉雕的缘故。用他的话说,“当看到那些精美绝伦、活灵活现的玉器,心中就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冲动和喜悦。”.

从那时起,王冠军就开始了自已漫长而又艰辛的艺术之路。开始,他跟着厂里的师傅齐福立学了一些上海素瓶的雕刻工艺,之后又跟王玉端师傅学了一些北京人物雕刻的工艺。在那段时间里,他时常为临摹画稿到深夜,进步很快,两年后就能自行设计并担任了小组长、车间主任、团支书、技术厂长、厂长。到了90年代,密县玉雕厂也几度辉煌,受大气候的影响,当时也因加工原材料的匮乏而使企业渐入低谷。在窘境情形下,技术人员和工人有的改行,从事了其他行业。看到如此的情景,王冠军不无心酸。冷静下来后,他觉得“密玉”这个玉雕的种类,不应该就此冷落,对于上辈师傅们留下来的俏色雕刻,理应得以继承和发扬。在当时俏色材料较稀少、也不太被人重视、几无生路的情况下,他和爱人赵桂芬一起,到密县西北部的浮戏群山中找寻矿源,常常是忍饥挨饿,无功而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和爱人无数次的探寻,终于找到了可供雕琢的被人们认作废物的俏色石料,后经检验认定,是上等的密玉材质。这些材质经他认真的设计,利用不同颜色的有机运用,一件件玲珑剔透 、活灵活现 、鬼斧神工般的“密玉俏色雕刻”作品呈现了,并在全国各级的玉雕展示活动中屡获大奖。从此,俏色密玉原材料极尽枯竭的冷酷现实也被他永不放弃的理念和多年的坚守所打破。为此,“密玉俏色”这一产品和品牌,也由他推向了全国和世界。伴随着密玉品牌的推广,“密玉俏色雕刻”也迎来了它的又一次热潮。眼下,许多已去做其他手艺的老匠人又捡起了“密玉俏色雕刻”的行当,五指岭.、国公岭的群众也把这些山上的多种颜色 、平常视为一般石头的‘密玉当成了宝贝。高天星教授曾激动地说,王冠军的“密玉俏色雕刻”,创造了“变废为宝” 、“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密玉雕之美!endprint

王冠军之所以能成为“密玉俏色第一人”,这源于他发现并拓宽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密玉材质较狭隘的认识,是他通过“密玉俏色雕刻”,拓宽并扩大了“密玉”的界定范围,拯救了已面临枯竭境地的“密玉”品类.;在于他对传统的“俏色雕刻”的技法,给以了创新性改造,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鬼斧神工地将过去“俏色雕刻”一直做陪衬性的技术和手法,大胆革新为创作中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由此对“玉雕”这一品类,进行了艺术性的创造。

从王冠军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作品创作形式多样,题材涉猎人物 、花鸟 、素瓶等方面,作品立意新颖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雕刻技法娴熟,艺术造诣深厚。大部分作品从现实中取材,经过艺术的构思加工,使作品极具审美吸引力,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特别擅于从生活的细节捕捉那些司空见惯又鲜为人观注的生活场景,通过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加工处理,使作品具有厚重的生活基础,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他的作品表现出既真实又具有艺术性,没有如照相式的写实和呆板的程式化,而是体现了作者活跃的思想和对生活、对艺术的深度理解、悟性以及精益求精的不断地创新。

艺无止境,天道酬勤。题材新颖,勇于在传承的同时力求创新。王冠军40余年的坚守,不断地艰苦探索,收获的自然是累累的硕果。1989年,经他设计制作的密玉《五福闹弥勒》、《降龙罗汉》、《济公醉酒》获河南省玉雕设计优秀产品奖;另一件《济公醉酒》获国家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新产品奖;1991年后的几年中,《猪八戒背媳妇》、《鹬蚌相争》、《和尚打水》等5件作品获河南省优秀奖;《五谷丰登》、《献宝》被评为首届“陆子冈杯” 一等奖;密玉《长眉罗汉》、水胆玛瑙《六子献寿》被评为金奖;2005年,水胆玛瑙《五龙献宝》、密玉《长眉罗汉》被评为银奖;2006年,密玉《洗发少女》被评为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百花玉缘杯” 铜奖;密玉《长眉罗汉》被评为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百花玉缘杯” 优秀奖;2008年,密玉《一步登天》 、白玉《福寿如意》获第四届“陆子冈杯”金奖。俏色密玉《 公鸣富贵》、冻凌玉《仿古瓶》获第四届“陆子冈杯”优秀奖;2008年4月,密玉《五福闹钟馗》被评为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百花玉缘杯”银奖;密玉《童趣》被评为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百花玉缘杯”铜奖。

采访中,王冠军很有感触地说:“琢玉是要用心的。‘因材施艺,巧用俏色,巧饰瑕疵,这些玉雕设计的基本原则说来容易,做起来就相当困难。一件作品的成功问世,是设计者思想感情、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所描绘的对象融合为一的一种艺术境界,是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产物。”质朴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他这位挚着工艺美术大师对玉雕及其设计真谛的深刻体悟。在日常的设计中,他始终在俏色巧用上下大功夫,以利用俏色作为玉雕设计的突破口,反复琢磨、深钻细研,终于成为了玉雕界远近闻名的俏色巧用高手。

王冠军深有感触地说,任何一件精巧精致的密玉作品,要达到“尽、美、绝”艺境。“尽”,要恰到好处,没有余料或很少余料。“美”,即要用力气做到弃脏遮绺,返瑕为瑜,巧夺天工。“绝”,即仅此一件,难于仿造,令人叫绝。接着,王冠军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一次,他和妻子去矿山采料时,在一家农户的猪圈围墙上发现了两块不起眼的密玉花石头,按照妻子的意见当时就要扔掉,可他却用水洗净放了起来。经过不断地审视、设计、琢磨后,他突然间有一种顿悟,欣喜异常。最后,这两块不起眼的石头成就了《猪八戒背媳妇》、《童趣》两件作品,前者被评为省优秀作品奖,后者还没有被评奖就被客户买走了。妻子打趣地说:“老王能把废料变成宝贝,我们家要发财咯!”.

王冠军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同行遇到花玉一时无法下手设计时,往往会找到王冠军,他便会热情地帮助来访者分析解读原料或亲自帮助设计。一天,有人拿来一块红、黑、绿相间的一块玉石,王冠军帮他设计了题为《千山遮古寺》的作品,画面上群山巍峨、青松苍翠、瀑布飞流、云雾缭绕、野趣横生、僧侣漫步、古寺却无。不仅再现了一幅壮美的千山奇观,而且寓意深远,光是只见和尚不见寺这一点,就令人浮想联连翩、拍案叫绝,作品还没有抛好光就被商家指名定购并永久收藏。在他眼中,玉石没有废料,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和体悟,“石头”也能神奇地唱歌!

纵观王冠军的作品,从《济公醉酒》到《和尚打水》,从《居中乐》到《一步登天》,从《洗发少女》到《链子瓶》等等,无不是在审美地凸现着各种玉石的色彩之美,散发着万物生灵的蓬勃生机,闪耀着熠熠生辉的珠光宝气,诉说着一段段耐人寻味的精美故事,触摸着远古的文明历史,展现着玉雕大师深厚的设计和雕琢功力。

现在,作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冠军已是河南省乃至中国有名的玉雕大师,他的作品得到了玉雕老前辈的赞扬,得到了收藏家的青睐,得到了客户的好评。2008年,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栏目组聘请王冠军做现场鉴玉专家,这使他在玉雕界声名远播。他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从事密玉俏色创作时间最长、获奖时间最早、奖项品格最高的密玉雕刻大师!

目睹并欣赏王冠军用心雕刻的一件件堪称精品的力作,无不让人浮想联翩,他就是一位引领者,舞动着手中的工具,把那些原本质朴无华的一块块的石头,甚至是一块块“丑石”,变幻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赋予了石头张扬生命力的新的内涵,给予它们以灵性的音符、优美的旋律,演奏出让世人为之喜爱和愉悦的一曲曲悠扬的歌曲……endprint

猜你喜欢

玉雕玉石雕刻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二石
雕刻时光
审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