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儒家立志思想对中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启示

2014-10-20梁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立志志向儒家

中学阶段新奇和荆棘并存。为了促使中学生能够顺利成长,我们深入挖掘了我国儒家的“志于德”、“志于学”和“志于群”等立志思想,以期能为中学生的人生之船指点航向,能启示中学生尽早做好学涯规划,能培养中学生的大群视野。

儒家 立志 中学生 生涯规划

贺麟先生说:“一个人要认真生活,认真做人,就需要有自觉的、正大的使命,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与价值。从知的方面说,要认识什么是人的使命,需从知物、知自然、知天或知天道着手,使人生观建筑在宇宙观上,从行的方面来说,要完成人的使命,需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终身工作精神。有了这种终身工作精神,就会感到自己生平事业的庄严而有意义:能够成就发展,不随个人的死亡而消灭。”[1]然而,人的使命的实现以致人生的不朽,还需要我们坚定的志向。我国儒家之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求学之人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般而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其中中学生这个群体表现得尤为严重。他们经受着学业压力、青春期情感心理问题、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唯有坚强而又远大的志向,才能帮助中学生摒弃上述的诸多外在因素干扰,从而促进其生涯发展的顺利展开。我国素来有立志的传统,孔子、孟子、朱熹、叶适、王阳明等人都重视立志在为学、为德、为群等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力图挖掘我国古代的立志思想以为中学生生涯发展立一个向导,找一个参照。

一、立志对于中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相对于我们漫长的人生来说,虽然是初级阶段,但却是奠定人生长途根基的阶段。志者,人之主也,如射之的也。人有了志向才有人生追求的总目标,在现实的人生理想的追求过程中,虽“备荼苦而蓼辛”,却依然能够以百折不挠的刚毅品质去面对。

1.人无志无以立

《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认为,“志”对于“匹夫”,比“帅”对于“三军”,还要重要。“匹夫”即指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志,又是我们人类对于自身发展前景的长远规划,是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和觉解。人对于自身的认知和觉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动物没有志向,一生只能循着本能生长、生活,而人能够正确地认知自己,觉解自己的意向与欲望。人一旦没有志向,就没有发展的意向和动力,这样的人生是颓废的、萎靡的。一个萎靡颓废的人,又如何能够成功地生存于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呢!所以,中学生应该树立自己的志向。

2.持志以养气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志,即是人的志向或信念与追求。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崇高的志向与追求,他就会产生相应的“气”——精神状态。精神之于个体或社会群体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为精神状态。一个国家的兴亡取决于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生活。就个人而言,提升精神状态,可以培育人的主体性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所以,孟子要求与他同时代的士人必须“尚志”。志与精神状态——“气”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并提出“配义与道”作为“养气”的方法:一方面要“志于道”,坚定不移;另一方面,是行每一件应行之事,也就是“集义”。明道不移,集义既久,人的精神状态就会自然而生。

3.持志以养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中学生自我意识、意志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独立与依赖、自觉和盲目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中学生会随着自我机体的迅速成人化,而意识到自己逐渐长大,从而出现了要求独立、自主的意志行动的愿望,不满成人对他们的管教,常因成人对他们的干涉而产生执拗和反感的消极情绪。其次,中学生也开始注意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渐渐产生了解自己和分析自己心理品质的需要和兴趣。最后,中学生评价自己的品质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产生自负感,有时又低估自己,产生自卑感,常处于自我评价的不稳定状态。培养和树立远大的志向对中学生就尤为重要。

二、我国古代立志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国关于志向的言论很多,但概而言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立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儒家的重义轻利、仁、忠恕、礼仪都旨在培养有德行的君子。其次,要立志于学,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最后,归结于“志于群”,《大学》有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为学、修德最终要落脚到“家齐”、“国治”和“天下平”,即为群上来。

1.志于德

儒家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义利”的争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义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循某些道德的目的是为了从道德当中取利,即便他的行为符合道德的标准,也仍然是不义的。儒家会认为这种行为是图“利”。儒家除了重视个人品德中的“义”以外,更强调“仁”。如果说“义”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仁”的观念则具体得多。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有他应循的义务,但是遵循这些义务行为的本质却体现了“仁”,仁者爱人。一个人只有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3]。一日,孔子与颜渊、季路试言志,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三者志向虽各异,却都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2.志于学

孔子在《论语·阳货》充分阐述了学的重要性,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可见,孔子认为好学可以让人不愚蠢、不放纵、不狭隘、不急躁、不闯祸、不狂妄[4]。所以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注重及早立志向学,认为“学”是其一生的起点。人生的“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都立基于“志于学”。endprint

我国古代学习的内容,包括“道”和“艺”两种,儒家认为,“道”是“大道”,是“君子”和“大人”学的;“艺”是“小道”,是“小人”或“百工”学的。可见儒家重道轻艺。而道家却主张道“进”于艺,或道在“艺”。道和艺类似于今天我们常说的人文与科技[5]。在当今时代,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立志要做一个兼具人文关怀和科技常识的人,也即道艺合一的人。

3.志于群

“群”是荀子提出的一个范畴,兼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多方面的意义。荀子认为人的能力有限,只能靠分工协作以生存,很多人的劳动是为了一个人,一个人的劳动又是为了一群人,人如果离群索居,就将难以生存下去。因此,荀子认为人应该不管从事哪一行,都应该以应群需为最终目的。此外,孔子、孟子均提出了志于群的社会理想。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子贡说的,却得到了孔子赞许。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观点,提出“士”应该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宋朝大诗人陆游被贬之后,虽然地位卑微,却能时刻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参知政事范仲淹则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从中可以看得出范仲淹以天下大群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

三、我国古代立志思想对于中学生生涯规划的启示

生涯发展理论认为,11-17岁是人的生涯发展的尝试期,在这一阶段的孩子,生理迅速发育、成长和变化,心理也在迅速发展,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初步形成,知识和能力显著增长与增强,初步获得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但从整体来看,仍处在一种未完成状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来培养中学生的德行,以作为人生长途的终极导向;通过培育中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中的一员,并时刻为实现志于群的目标而准备着;培养中学生胸怀天下的情怀,以打开中学生生涯发展的精神空间。

1.加强道德教育,作为人生长途的终极导向

儒家之学,以指导日常生活为旨归。在道德修养方面,儒家不仅注重对道德的认知,同样注重道德的实践。儒家的仁仅是一种做人的意识,仁的意识需要落实为与之对应的实践才成为事实,如果有意无行,想的都没做,仁就没有可能实现。而仁的实现方式就是义,仁体义用,仁为人心,艺为人路。这就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加强道德认知教育的同时,还应该为中学生道德的最终完成提供实践空间。从中学生的课程表的安排来看,当前中学普遍安排政治课,却没有安排道德实践课。

2.做好学涯规划,练就服务于大群的真本领

从我国古代的为学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点启示:一是,将学习作为一项终身的事业;二是,道艺并重,人文与科技兼修,以成“全人”。这两个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中学生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2006年全国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学生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体理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中考、高考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生岔路。一旦没有成功升学的人,都不得不被迫走向社会。这样一来,学生在做学涯规划时就不能仅仅专注于对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该规划以劳动技术课或课外实践课为载体,掌握一些基本技术和技能,即是做到道艺合一。现在我们的中学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中学生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不景气的局面。许多人失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失业问题严重。有鉴于此,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乌兰在休士顿全美中学校长协会上发表演说,大声疾呼要改革教育,第一次提出“生计教育”的概念,强调“凡中学毕业或中途退学的学生都将掌握维持生计的各种技能,以适应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需要。”我国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区政府曾提出:“要消灭离开生产劳动的寄生阶级的教育,同时要用教育来提高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使教育与劳动统一起来”。

3.培养大群视野,打开中学生生涯发展的精神空间

我国儒家知识分子都有一种积极的入世情怀,不管后来流变到什么程度,胸怀天下的情怀却始终保留着。但是当前随着后现代意识的渗入,思想观念中的宏大叙事被怀疑,也导致儒家的那种家国情怀在中学生心中的价值序列已逐渐下滑。但是我们认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有一部分胸怀国家民族的人存在,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希望。而胸怀天下情怀的培养却必须首先突破个人的私德向公德领域挺近。因此,培养中学生天下情怀,应该首先培养中学生“行义”的意识和能力。从关怀自己身边的同学扩展到自己所在的社区,最后扩展到关怀国家民族的事业。

——————

参考文献

[1] 贺麟.文化与人生.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2] 申来津,张燕.精神状态的提升:以管理方格为分析工具.学术交流,2005(10).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 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梁梅(1963-),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教授。]

【责任编辑 孙晓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立志志向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苏梦飞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