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对比分析

2014-10-20孙小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断促进教育方式的创新,不断保证教育内容的丰富。笔者对信息技术在中美两国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刻分析了两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差异,最后结合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成功之处,探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信息技术 教育改革 差异 比较 完善

一、信息技术在中美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在中国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发展,教育校园网逐步扩大为城市网或者区域网,这种发展趋势也逐步被许多地区所重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已有超过一百的教学城市网,其中不包括筹建中的地区[1]。然而,尽管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第一,教师信息修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主流,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完全了解;第二,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甚至一部分教师根本不知道先进的教学观,与时代发展相矛盾;第三,不清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部分学校仅仅将这门课程作为简单的学科,并未注重这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得学生仍然采用过去的学习方式,而不知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2]。

2.在美国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顾名思义,信息技术化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推动教育的完善,从而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教学国。美国之所以成功地完成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美国政府关注信息化教育;第二,美国研制出新的网络系统;第三,通信以及计算机行业的兴起等。

目前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运用主要表现为:评价体系的运用,通过互联网将评价结果告之大众,有助于推动地区或者学校加快信息化进程;教育手段的运用,美国教学强调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充当指引者的身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力提升的运用,美国学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学校设备完善,因为完善的基本设备环境是进行信息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在进行教育改革时,保证了设备的先进性,从而其教育改革才会如此成功[3]。

二、中美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的对比

由于科学技术、学生本身的特质等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中美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不尽相同。

1.教育观念的差异

信息技术对中美教育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观的差异。美国的IT发展一直是全球的领军者,所以与其他各国相比,其教育方式更具有时代性。一方面使当地的教育更具广泛性,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教育向以学生为主的模式转变,同时很大程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4]。而在中国,信息技术也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师生之间的角色逐渐转变,教育观念也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第二,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差异。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美国教育模式逐渐从教师为主转变为教师、学生地位平等,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发生许多变化。然而在中国,绝大部分教师仍然强调传教式的,网络等仍然只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第三,合作观的差异。合作是中国和美国教学的主要差别之一。在美国,教师更加关注合作观的培养,通常选择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因而学生大多比较随和热情。但是在中国,学生在合作意识方面比较缺乏。

2.教学环境的差异

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气氛。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劳力和财力,对学校的网络设备以及网络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完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经有将近一半的教学选择使用互联网[5]。然而在中国,尽管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和其比较仍然存在差距,而且在其改革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教育问题,例如资金缺乏、教育氛围混乱等。

3.教育手段的差异

在教育手段方面,美国目前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学生为主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摒弃了传统的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手段,逐渐转变成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手段,时刻以学生为主。例如,教师教学设备比较简单落后,而学生学习的设备都比较先进。然而在我国,由于传授式教学手段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在我国教育中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教育手段依然停留在传授式,而信息技术的引进只是为了帮助教师教学,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依旧注重机械式学习。

4.教育体系的差异

一些学者指出,信息技术的出现和研究一方面将人们带入了信息世界,另一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了机会。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已超过了其自身的范围。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美国的教育逐渐趋向于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和合作学习的方向。而在中国,大多数教师仍然选择以自身为主的教学体系,仍然强调教材与传授的重要性,尽管这种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但是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内在潜力的开发以及能力的提高,学生长时间处在被动的位置,很难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

5.学习方式的差异

美国在对学生学习方法改革的过程中,也坚持了自由、平等、自主等最新理念。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主,将集体转变成组队讨论研究,学生以主动研究或组队合作研究为主。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讨论,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完善自身的学习素养[6]。然而在我国,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状态,尽管许多学校已引进大量的高新设备,但是其学习仍然处于听与练的状态,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将其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其实践水平比较低。

6.课程设置的差异

信息技术在美国课程设置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逐渐从单一的教材变为多媒体等多种资源,教育内容也涵盖了学生对资源使用的反响。在这一方面,比较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教室外的相关资源的供给,学生对这类学习状况的反响和态度应该成为其主要的组成成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至21世纪初,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课堂已包含了超过一百的课程,并且将逐渐扩大到五百多,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资源使用权。在我国,尽管十分注重学习资源共享的工作,相关政府也已经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改革过去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的路程是艰苦的,依赖于大量条件的许可以及技术的发展。endprint

7.其他方面的差异

在美国各大学校,尽管其经费很多,但比较重视投资所带来的效果和利益,也不十分强调设备的最新,反而比较重视应用对体系的影响,这一点是中国所缺乏的。美国许多学校仍然保存着大量老电脑,但是保养得很不错,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使用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学校的电脑使用效率低、保养情况不好,甚至有的时候大批电脑闲置不被使用。尽管我国校园互联网普及情况比美国好,然而其各种资源比较缺乏,系统也比较简单。美国教师的教学面涉及多种学科,而尽管中国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果比较多,却基本上局限在校园网内,外来人员根本无法入网,涉及范围比较小。

三、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发和建议

上文对中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美国信息技术运用成功的案例,探讨其未来趋势,将其与我国相联系,给出下面几点建议。

1.教育观念方面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发展,与产业年代的教育观相比,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符合新时代的特点,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要结合美国的教育观,注重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及运用新时代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我国的教育特色,对我国教育进行改革创新,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一条教育之路。

2.教育环境方面

教育环境是动态的,可能随着不同阶段的教育情况而发生改变,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育手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是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元素之一。由此可见,完善教育环境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

数字教学环境与支持系统是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师生平等自由教育和学习的重要场地,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教育资料,从而完成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氛围,而且为教师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数字教育环境的创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硬件设备的组建;第二,软件系统的创建。

3.教育体系方面

与过去的教学体系相比,先进的互联网教学体系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的位置和对等关系。所以,若要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必须按照信息传输途径以及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尽量提供学习资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才有助于教学的深入,才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才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育手段方面

信息时代的来临,迫使全世界各大学校对教育进行改革,摒弃了以前“教材+黑板”的教学手段。所以,我国在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实现全模块教学,有利于减少相关的教学费用和做到共享学习资料,有利于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第二,强调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事故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第三,实现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问题处理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第四,强调互联网资源,其对教学设备及环境没什么要求,适合一些教学情况比较艰苦的地区,而且某方面增强了教育的开放程度[7]。

5.教育方法方面

心理学指出,学习方法主要分自我寻找和接纳两类。两类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相互依存。然而过去比较注重接纳,而不重视自我寻找的意义,所以目前需要摒弃完全性的接纳,选择有意识的学习,将各类讨论和自主研究活动彰显出来,让学生主动找到错误,分析并改正错误,从而最终实现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各大学校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供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二,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创建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提高其与人交流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创建讨论式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第四,创建全方位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第五,建立教学评价系统,有助于师生间相互监督,从而为学习方法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各国发展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信息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技术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手段等方面对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教育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等特点,使得传统的教育体系得到完善,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体系逐渐转变为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的教学体系,使得教育得到空前的解放,也使得教育成为全民的活动。

————————

参考文献

[1] 吴振华.美国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现状及发展成因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2] 李剑欣.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建构.保定:河北大学,2005.

[3] 王琳.信息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长沙:华中师范大学,2005.

[4] 刘月雷.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反思.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5] 安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保定:河北大学,2006.

[6] 向于峰.美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7] 张翠凤.中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之整合的比较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作者:孙小军(1979-),男,河南洛阳人,河南平顶山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张茂林】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