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PK场

2014-10-20李仰臣

大作文 2014年8期
关键词:空明百草园行文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学生天地·大作文》本期作文擂台开台了!上期中我们已经布置了题目,下面就是一些脱颖而出的佳作。对于下一场角逐,你是不是也想一试身手呢?那就快点拿出你的佳作,与群雄一起逐鹿中原吧!

【本期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伟大的自然为我们打造出鬼斧神工的山川河流,酝酿出神奇秀美的峰峦丘壑,滋生出绚烂多姿的花草鱼虫……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吧!请以“风景”为主题作文, 600字左右,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自然风景是有生命的,怎样写好绘景的文章呢?

一、多角观察,展现特点。

观察是写景作文的基础,只有多角度观察,才可以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涌入眼底。用手摸摸,用鼻闻闻,用耳听听,用嘴尝尝,用心想想……只有对景物的形状、姿态、色彩、气味或质感了然于胸,才能抓住景物特征,才能笔墨传神。比如朱自清《春》中写小草,就是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用“嫩嫩的”、“绿绿的”来突出春草新鲜的特点。又如《三峡》一文中,仅以“清荣峻茂”四个字便写出了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

二、多种感觉,细腻描写。

在写景时,为了收到细腻传神之效,我们还要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感知景物。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作者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去描绘百草园的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有趣。

三、笔法灵活,表现力强。

作文时可以借鉴生动活泼的写作手法,或动静结合,化静为动,或正面映衬,侧面烘托,或简笔勾勒,浓墨重彩,或穿插背景知识,补充民风民俗等等。这样就能使文章摇曳生姿,富有艺术感染力,也会把读者引入“美丽的风景”中,丰富其人文内涵。

四、用心感悟,升华景色。

写作时还须从自然景色的色彩美、形态美、层次美中去领悟哲理美,让眼前之景升华到新的高度,使你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使你受到一种崭新的启迪。比如,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苏轼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领悟。行文中可以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写小草的顽强、翠竹的高洁、落花的奉献……

五、妙用修辞,彰显个性。

优美的语言,是打动读者的法宝。行文中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能突出景物的个性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比如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借助生动的比喻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又如《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展现了洞庭湖的大气磅礴。

(特约点拨:李仰臣)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明百草园行文
“欣然”与“积水”背后的生命超越
学校里的“百草园”
江岚诗词二首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