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2014-10-20王崇民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

王崇民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学生主体。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设想。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19-01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历史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以教师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时,可设计一些问题让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下列课堂教学模式:揭示教学目标、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究——小组讨论、同伴合作——师生质疑、释疑——检测评价——总结概括、构建知识板块。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四至六人分成一组,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进行小组讨论,我深入到一些小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点拨。然后让各组选出代表发言,这些代表可以是“教授”、“教研员”、“馆长”、“局长”等,我还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解答问题,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以肯定及总结。通过以上方法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很高,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很强,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制定研究性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对学生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陌生,而大量的历史知识又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因此,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让学生感悟历史,以史为鉴,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学以致用,提高兴趣。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依托历史教材和洋县社会生活实际为学生确立了以下研究课题供选择:洋县民间手工艺的历史渊源;洋县婚宴礼俗;洋县的传统民居;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我的家庭历史;家乡的变迁;西汉高速公路对洋县经济、旅游业的影响;洋县乡土历史调查;洋县传统小吃现状调查;我校及周边地区古民居保护情况的调查等。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立研究课题,并给以写作指导,如推荐有关书目、推荐可以搜集到有关资料的单位或人,提供参考资料等,对学生论文或报告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让学生把研究活动成果在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选出优秀论文、报告推荐给学校《雏鹰》校报发表或展示在学校文化走廊橱窗供学生参观阅读。经过他们自主学习,付出艰辛而得来学习成果,他们感受着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其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学生是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这就要求教师从一讲到底的“独奏着”的角色过渡到“伴奏着”的角色,由课程的执行者实施者向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转变,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必然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式的合作关系对待,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引起同学的嘲笑,会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请坐下,再思考一下”,而不是让他长久地站着;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不要紧,再听听别的同学的回答”。在历史教学中,我还适时对学生的发言加以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其次,我认识到课堂便是情感场,改变了以往板着面孔上课,以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学生也会以微笑回报老师,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扩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历史课外活动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所以,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内,还要充分利用课外,课内外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更多的爱好、更高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洋县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我组织部分学生到洋县龙亭蔡伦墓祠参观、学习,在这里,同学们直观地了解我国造纸术的原始工艺流程;并组织部分学生到洋县文博馆参观,欣赏上自新石器时代,下到民国时代的一些文物,并邀请有关专家向同学们讲解,通过欣赏文物来了解洋县历史。到洋县的红色旅游景区——华阳古镇参观,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了解程子华、徐海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25军北上长征途中,在华阳镇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领导广大群众开展土地改革和武装斗争的历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洋县谢村镇参观“智果寺藏经楼”,了解全省著名的宋元时期以城墙和护城河构成的城堡式寺院文物遗址。这样,学生就能够把课本知识和形象的历史文物结合起来,真切地体会到历史就在自己身边。这对“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新的历史课程改革浪潮,中学历史教师肩负重任,只要我们反思传统,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新的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的历史教学势必走出新的天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