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连环妙招
2014-10-20李海芳
李海芳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怎样把学生领进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使他们播种自己的想象种子,长出参天大树;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语,真正发挥作文的功能;让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让祖国的文字净化他们的灵魂,让经典优美的篇章,在他们的心灵里生根,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标题拟定多样化 直抒胸襟 感动人心
一个学生作文写得好,肯定是善于观察的结果。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观察,或者不懂得如何观察,生活中的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写出来的文章当然空洞。当然有的学生有写作的素材,但仍让人觉得乏味,无从下手。该如何摆脱这种局面呢?不妨教学生试试下面的绝招。
一、“题”装新颖,先声才能夺人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书名,优质产品要有精彩的包装,作文也靠“题装”。一个好的题目对一篇文章来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因为有了一个好的题目而拥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因此,给文章取题目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学生因为没掌握取题目的方法而失分。其实,我们只要掌握了文题的特点和取题目的一般方法,会给文章增色不少,教师要教会学生拟题的方法。
(一)标题范围小而俏
文章的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教学生从自己正确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空泛,如果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标题也不易太长,太长显得松散。取题目应恰到好处,对于文章来说,就好比帽子太大了不合头皮,太小了又戴不上。当然,如果题目与内容连一点联系都没有,那就好比是把袜子套在头上了,这些都是文不对题的体现。标题要小,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图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构图才会拟出巧的题目,一个好的文题好比一种产品的广告,用最简约的方式道出产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一下子就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这才是最成功的广告。
(二)标题拟定多样化
拟定标题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教学生利用以人名来拟题。有些人,读者本身就对他(她)感兴趣,以他们的名字作标题,更具吸引力,或以人物的特点来拟题,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也能一下子就把读者给吸引住了。
总之,在教学生给每篇文章确定标题时,必须交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教会他们认真思考,再三推敲,所点的“睛”一定要能起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的作用。
二、抢先夺眼,开头惹人注目
文章要出彩,开头的重要不言而喻,一个好的作文开头,既应该是引人注目的,又应该是引人“驻”目的。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开头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用这几招。
(一)直抒胸襟,感动人心
俗话说:“文以情感人。”开篇就抒发一番真挚的情感,会让许多读者成为我们作文的“俘虏”,教会学生敢于直抒胸襟。
(二)特写镜头,倍添活力
“特写镜头”原来是用在拍摄中的,即摄取人物面部、人体局部或物品细部的镜头,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我们在影视艺术中经常会体会到这种以细节表情达意的妙处,如歌唱家的脸部表情、运动员的某一局部、渴望者的眼神、大道旁的一粒小石子、花瓣上的一滴露珠、空中的一抹霞光……通过这种手法使有人物形象血有肉有个性的,使场面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手法,在文章开头直接设置特写,时文章倍添活力。
例如,一学生在《感动》一文的开头写道:
“老师,之河流鼻血了!”不知谁大叫了一声,安静的教室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正在专心致志听讲的学生们都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用惊讶的目光望着我。右鼻孔鲜血滴答滴答地流到了本子上,我用手一摸,慌乱中又用手在鼻子上一擦,鼻子上下瞬间变得“血肉模糊”了,那模样惨不忍睹。
老师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拿出餐巾纸,按在我鼻子上,还俯下身子关切地问:“你没事吧?快把头扬起来……”
这种特写镜头犹如一扇明亮的窗户,可以一下子给文章射进浓浓的感情阳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材”源滚滚,文章新意浓浓
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他的朋友这样,你的朋友也这样,他写的家乡这样,你写的家乡也如此。材料僵化,角度陈旧,布局落后,怎不叫读者腻烦?文章要有新意,教师可教学生这两招。
(一)重视阅读积累,与经典同行
要想与众不同就得“厚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例如,在阅读欣赏之后,可以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觉得好的名篇佳句、有趣的成语、谚语等。如果能端坐在位置上学着《新闻袋袋裤》的主持人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或佳句,那会更有效。让阅读积累成为一种习惯,练习时就能创意性地灵活运用或迁移这些好词句,为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让学生每阅读、积累一天,即获一份受益与乐趣。这是一种“巧借外力”的方法,因为借的“光”,不仅其警醒、激励、深化主题等作用大,从中还可以彰显出作者的文采。请看《乐观是金》一问的开头:“黑格尔曾经说过:‘乐观是人生的定点,它用闪闪的金色为你抵挡黑暗,未来就在眼前。”用黑格尔的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掷地有声。
(二)留意身边事物,和精彩握手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用创作,第一需要观察。”从作文的角度说,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生活好比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才会长流不竭。许多学生常常为没有东西可写而烦恼,其实他们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让他们多留意身边的事情,用心体会、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精彩无处不在。“一次小小的挫折,一次短短的停电,一张多变的脸庞,一次恼人的误会,课间学生间的玩笑,出门时母亲的叮咛……”都是他们随时可以写进习作中的素材。
只要倾注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我手写我事、我心抒我情,善于探究,敏于发现,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同样能“出新”。endprint
四、句子美妆,文章光彩夺目
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人靠衣装,美靠化妆”。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文章的评分,许多学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大多因为词语贫乏,句法呆板,用词不当,行文啰嗦。语言没有文采,缺乏感人的力量。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充满语言的魅力呢?
(一)巧用修辞魔水,无招胜有招
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洒在作文上,就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运用修辞,最重要的是创意出新,要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教师在平时进行作文语言的训练时,可以强化一下修辞的运用,在行文的关键处多考虑一下:用修辞手法写这几句,是否会好一些?这样有意识地在文章里运用修辞方法,定能增色许多,就不愁学生写不出美文了。
修辞中的比喻、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手法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孤独求剑”,只要教会学生适时出招必定大获全胜。用多样化修辞装饰,使作文语言娇艳,使文章更为出彩。
(二)善用幽默润滑,妙语可连珠
语言幽默,让人回味。幽默的语言能愉悦人的身心,启迪人的智慧。在运用时不仅要幽默,更要符合事理。幽默不是庸俗的玩笑,幽默的语言中包涵严肃的话题,这样才能启迪读者。我们可以模拟他人的言行,用流行的话语装扮,使作文年轻活泼,在流行中求活。
(三)妙用诗句涂抹,移花接木显才气
中国古代诗文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语言不仅是作文思想内容的载体,更是读者产生情感体验的契机。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断积累,有倾诉、表达的欲望。学生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学生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学生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学生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作文教学就要解放学生的心灵和才智,教师要通过适时地引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他们选材及布局谋篇、修饰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不会一见作文就头疼了,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为学生的语言表达锦上添花。
(责编 张景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