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4-10-20张丽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年级运算能力农村小学

张丽

摘要: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小学运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目的训练,学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农村学生贪玩好动,计算的正确率更加低下,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 中年级 运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过程枯燥严谨繁琐,稍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没有兴趣,然而兴趣却是学好一门功课最好的助手,由此恶性循坏,对于层层相扣的数学学习百害而无一利。

在农村小学中,父母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并不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于玩的兴趣远大于学习的兴趣。同时,中年级的小学生已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更加会采取多种逃避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农村小学学生的特殊性,我想到了以下几种提高其运算能力的方法。

一、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数学教学中兴趣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课本中的主体图有的十分有趣,能够很容易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些主体图却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让学生不理解、没兴趣,自然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很少。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整合主体图,对好的主体图加以留用,对不符合本班学生的主体图加以改良。如在讲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单元的第2小章节“减法”时,我便将主题图换成了“燕山大学—南大寺—北戴河”这一路线,这样主题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于数学的陌生感顿时消失了一半,拉近了新课与学生间的距离,课堂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

并且,单纯的计算练习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组织形式。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采用竞赛运算、情境运算、游戏运算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三、四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采用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我要学”。

二、加强运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和笔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又是高年级学习的基础,所以这一阶段的衔接工作一定要做好。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口算能力加强了,笔算的速度就会提高,整体运算的水平就会提升。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课上我们利用开始的两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在课下每天留10道口算题或四道竖式计算,不要求学生的完成时间,只要放学前交上即可,由此不仅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大量的练习,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坚强的意志。

三、注重算法多样化与优化

在算法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全部掌握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选择,引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对学生选择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优化,使其更适合自己。这就需要教师正确认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并在教学时保证课堂练习的时间和质量。

这里所说的算法优化不是单纯地跟着课本走,我们说的算法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尽可能地选择通法、通则,具有一般性,而不是适用于特殊数据的特殊算法。二是尽可能选择便于大多数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的算法。第二条标准再具体些,又可细化为两个方面:即算理上容易解释,容易理解;算法上简捷,容易操作,容易掌握。有必要指出,这里的“优化”,不同于数学上的“最优化”,它是相对而言的,但又难以或者说不必精确刻画的,其结果还常常不是唯一的。算法的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生硬地套出多种算法。在引导学生“群体算法多样化”后可以问一句:“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优化的方法了。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在思考能力、思维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对于运算来说也是如此。当然这并非坏事,勤于思考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我们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设计”出更适合自己的运算方式、方法以便于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在教学时,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同时对有好的想法的学生要给予肯定性评价,对其想到的好的运算方法要让其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并肯定、鼓励他这种创新的能力,提倡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对学生想到的不成熟的运算方法,要在肯定其努力思考的前提下,引导他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这不仅能使学生运算能力得到提高,更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因此,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加强引导。由于我校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学生间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算法多样,一部分学生算法单一或几乎无算法,面对这种情况,我指导好学生多说自己的算法并在课下结成算法小组,在小组内利用课下时间多多交流,在交流两天之后,我会选择这一小组中计算进步幅度最大的学生来说他的算法,在各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选出适用于全部的一两种主要算法,这样学生不仅体验了算法的多样化,也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佳算法。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运算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运算的方式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要培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运算态度,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运算。有的学生在遇到简单的运算题时总是粗心大意,总觉得自己有把握但是做出来总是因为一点点小“马虎”而出错;遇到难题时,一看自己不熟悉就抓耳挠腮地不敢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纠正学生这两种错误的习惯。在教学的每时每刻都要注重提醒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运算习惯,严格按照运算的步骤一步一步地、仔仔细细地进行运算。在比较简单的运算题中,如果是经过估算得到的答案一定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保无误。另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计算时保持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要认真、仔细、工整。一方面是保证运算有效进行,防止看错数字符号等。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检查时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检查工作。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是学生提高运算能力的基础,我们一定要注重引导,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运算习惯。

总之,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是数学教师应该注重的。当然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足够的准备,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准备好一学期内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够逐步得到提高。当然,运算能力的方法不应让学生死死地按照教师的方法来。我们应鼓励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运算方法,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运算技巧下锻炼自己的运算能力。这样一方面是保证学生对运算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运算也更能高效地提高运算能力。

(责编 田彩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年级运算能力农村小学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