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整体训练初探
2014-10-20崔文学
崔文学
当前整体教学改革已成为广大教师研究、探讨的新课题。本人长期从事作文教学改革,探讨作文整体教学的新路子。因为作文整体教学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即把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新知识的汲取对旧知识不会起干扰、抑制作用。已有的知识不会遗忘,新知识容易接受。它既能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训练中,我把观察、阅读、写作作为一个整体。由于观察是写作的前提,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写作是观察、阅读后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不能把三个内容分割开来,孤立训练,更不能为观察而观察,为阅读而阅读,为写作而写作。因此,在作文的训练中,必须把观察、阅读、写作三者融为一体,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的每次作文习作,我都是按下面的四个过程进行整体训练完成的。
一、观察生活积累阶段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因人们的知识结合不同,加上社会阅历的长、短,认识能力的强弱,对生活观察的透明度不同。所以有的人善于观察,很会积累材料;有的人不善于观察,不会收集材料。不管是哪种情形,都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材料。人们都知道观察生活积累阶段就是材料的准备阶段,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观察与积累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下面以《海上日出》一文为例,谈谈观察与积累。
学生通过对《海上日出》一文的学习,不仅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观察方法,包括观察的目的、顺序、重点。《海上日出》它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还可以是由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作者由下到上的观察,就能把旭日从海面徐徐升至天空所展现的霞光满天的壮丽景色全部收入眼帘,从而获得美的感受。作者观察的目的在于反映大自然的美,观察的重点是日出前的景色和日出时的景色变化以及日出后令人神往的景象。学生在此基础上,以后每次作文都按这个要求进行观察,更要求学生放宽眼光,捕捉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把它装进脑海。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就能积细涓以成江河。就能掌握作文内容充实、立意高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具体做法如下。
(一)平时积累
一个人接触社会,观察自然现象,了解生活时,因某种特殊信号引起人们的注意,产生了一种需要求知的欲望,如春天来了,绿草茵茵,花香扑鼻,芬芳斗艳;冬天,冰封雪地,寒风刺骨。又如天崩地裂,洪水暴发,日出朝霞红似火等自然现象。以及社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等一切事情都是可以感受到的,要求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经常积累。
(二)活动积累
根据语文基础训练的要求,我在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举行参观、访问、游览、竞赛、游艺等活动。为写作积累素材。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只有在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激发感情,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组织了障碍接力赛体育活动。我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学生,学生情绪高涨,处于极端兴奋状态。这个时候向学生交代清楚,观察的内容、顺序和重点。让学生带着目的,参加接力赛活动。让学生边活动,边感受,边了解活动的内容。事后,让学生先进行口头作文,把自己参加活动的经过及感受说给大家听,大家再做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写作欲强烈。此时,学生下笔如有神,学生按照运动员飞跨障碍物拦绳、巧钻阻挡物桌洞、飞跃天桥模木的顺序来描述的,障碍物的难度一次一次增大,运动员的心情愈来愈复杂,那畏惧、惊慌、勇猛等矛盾心理交织在一起,那热烈、精彩的场面等一切,都在学生的妙笔下生辉。
二、构思成文阶段
根据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一篇习作的完成大致可分为审题、选材、布局、谋篇、起草、修改等五个环节。习作的过程中就是向他人学习,向本书、例文学习的过程,运用别人的方法、经验进行练习,这就是要求学生每次作文训练都应具有整体性。
习作之前,先阅读、剖析课文,让学生掌握整体训练方法。如在要求写用一二件事反应一个人物特点之类的习作,可以分析这一组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草地夜行》《一个苹果》等优类似特点的课文,即课题表达中心,突出课文主要内容,“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让学生找到这个句子的最关键的词——动词“炸”,全篇文章围绕这个“炸”字来写的,由此提问谁“炸”?为什么而“炸”?怎样“炸”的?从而了解全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总结的时候提问作者写这个英雄人物选了哪些材料?学生回答的是:“请求任务,冲向暗堡,炸掉暗堡”这些材料,但还有些材料,如董存瑞的衣着,隆化中学的景色等内容,都是当时应有的,作者为什么不写?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相互交流,对课文按五个环节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学生学到写真正作文的知识。
在教学中不仅要用实例来讲授,更应该让学生掌握五个环节的基本知识,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是受益不浅的,必须让学生明白,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标题,抓住文章的题眼;选材就是从大量的事实材料中挑选出能表达中心,说明个性的素材;布局就是为了突出一个中心而安排的段落结构;起草就是把用的材料罗列出来;修改就是把排列好的材料进行加工。
三、批改、讲评阶段
起草后的文章还不能称习作,还只是初步的稿子,这里面存在的毛病、错误缺点不少,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批改、检查,看是否达到训练的要求,批改时要详细地做好记录,为评价做好详实的基础,讲评时既要注意整体性、重点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学生经过练习后,很想知道结果怎样,教师不要把讲评的时间推得太迟,导致学生遗忘,应该及时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介绍习作后的情况,把优点和缺点联系到实例,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尽情地讲讲、评评、议议,要求从理论到实际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作文的整体性、规律性时时出现,学生才不会感到作文难的现象,这样无疑又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
四、运用阶段
每次作文训练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并在以后的训练中充分运用,使学生始终具有整体观念,这应该作为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如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一类的文章,让学生掌握它的基本方法,即夹叙夹叙,写某一方面,谈一些体会,先叙后议,即先叙述大概内容和感人的场面,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以后碰到类似情况时,就不应让学生记流水账,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根本不进行分析、概括、评论,提出主见,而是叙述情节和内容,这样作文效果就逊色多了。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整体性是作文训练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没有这个阶段,作文教学就失掉了系统性、连贯性、规律性,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责编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