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呈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

2014-10-20

文教资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人文英语教学

郭 飞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的任务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 “促进文理交融”,并就如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不容忽视。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求职生存的需要,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领域盛行,人文教育有边缘化的趋势。但是,在现有的人文教育中,认知教育往往占主导地位,其立足点在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完善与改进,旨在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或以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为目标,围绕此目标,情境构思、氛围营造、教学方法的调整都服务于知识内容的传授和理解,情感激发和诱导成为增强学习兴趣,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情感教育的实现,因为“从教育理论层面看,情感教育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机制”[1]。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功用

情感教育的内涵众说纷纭。总体上说,情感教育要使受教育者突破以主客两分的方式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个体与社会、自然、他人及自身的关系,进而从中获取意义、情趣、积极的人生方向,体验其中的幸福。“情感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中的情绪—情感向度,关注的是人的情感状态中的生命存在与表现”[2]。情感教育是指将情感培养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教育者将自身的情感状态、个性形象投入教育过程,整合客观知识的逻辑性与意义;此外,教育者善用方法、手段、激励诱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渗透与迁移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结果。这三者互相关联影响,处于统一状态。

情感教育在人文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情感能够激励人的活动并且提高某项活动的效率。情感具有两分性,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积极情感能够激发主体的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实现设定的目标。消极情感表现为抵触、倦怠、冷漠,其对积极情感具有抵消或抑制作用。情感教育的功用在于消除主体的消极情感,引导受教育者朝目标不断行进。人文教育中,有可明确辨识的逻辑理性,即显性认知部分。此外,人文教育中还存在一部分无法用理性逻辑分析的认知,即隐性认知。实际上,人文教育中,具有本质作用的正是隐性认知部分,它虽然通过语言被表述、传达,但往往处于意会状态。情感教育具有独特性,它是情感与教育的融合,着力探讨精神、价值、观念等问题,所以能够帮助学习主体更好地领会人文教育中的隐性认知。人文教育依靠情感的交流与渗透达到教育目的。当情感语言触及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精神的力量得以显现,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水平的提高来源于情感语言和诗意想象的语言。人文教育过程是情感活动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情感的支配下共同“参与”的活动。情感的互相交流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这层意义上看,情感渗透发挥着协调受教育者的“知、情、意”实现统一的功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学会协调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及周遭环境的关系。协调处理这层关系,需要主体的情感智力。情感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了解情感与情绪,控制自我情感,激励自我情感实现其情感智力水平的提升。因此,情感教育能够促进主体情感智力的发展。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毋庸置疑属于人文学科教育范畴,人文教育在内涵上囊括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具有可行性。然而,国内的现状是,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英语教育主要为学生考试、考证服务,工具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从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角度对教学进行判断和考量,而语言学习中的人的精神与文化被漠视。实际上,任何学科都应该承担情感教育的任务,在认知教育得到落实的同时,育人功能也不应丢弃。育人功能的实现是情感教育不断推进的结果。大学英语课在大部分高校内完全认作一门工具课,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授课时更注重单词、句法、语法、篇章的理解,语言作为人文学科而应拥有的其他特点并未得到彰显。目前来说,科技与商品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为我国带来繁荣与发展,能够被直接体验的物质层面的优势客观上削减人们对生活和教育中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关注。高校开始崇尚技术,轻视艺术。这里 “技术”泛指与物质生产和劳动就业市场密切相关的“致用”学科;“艺术”泛指认识、思辨、审美等精神文化层面的“致知”学科。某些地方高校将学校发展定位在应用型本科的层面,大力发展理工科专业,更看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此类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评判止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同时,地方高校存在挤压人文学科发展空间的现象,不少高校的人文专业因在就业市场上的不景气而停招,不少人文课程也开始退出地方高校的教学现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教育的褊狭角落里更应肩负起人文教育的担子,通过情感教育实现语言学习中人文知识的内化,促进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强化。

三、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生活世界”

情感教育在内核上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人的生存的本质及回归生活世界。哲学家胡塞尔最早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他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让实证主义思潮广泛流行,实证科学迷惑大众,以事实与价值分离为内核的“科学世界”占据主导地位。价值与人的问题的研究遭到遗忘,片面的理性和客观性开始统治人,西方社会因此而出现危机。胡塞尔认为,科学与人的隔离是文化危机,回归“生活世界”是摆脱这场危机的不二选择。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可概括为:人们在其中生活着的、可直接经验到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生活世界”源于现实的具体生活,包含人类劳动、生产和交往行为等感性实践活动,容纳情感体验、科学认知、价值诉求与道德关怀,是事实与价值、理性与情感、规范与道德、科学与人文能够相互融通的世界。综上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情感教育指向生活世界,那是一个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等各种生活形式相互交织的、互为依赖的、永远在生成着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是人在其中不断趋近全面的世界。通过分析情感教育的本质,人们可以发现,《新视野大学英语》这套教材具备呈现“生活世界”的可能。下面从教材的内容建构、情感教育的呈现、教学反思等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可行性。

1.《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内容建构。此教材的内容编排能够体现编者对人文、价值、道德、情感的关注,这表明教材立足人文学科的特点,追求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学生个性养成的倾向。这为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里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对四册教材共计四十个单元的内容构建进行梳理,可以发现:(1)第一册涉及语言学习、代沟、父子关系、人际关系、人品、大学生活等方面的共六个单元,有两个单元涉及枪支、艾滋等社会问题,还有两个单元与个人情商有关,比如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及如何产生奇思妙想。(2)第二册有六个单元涉及时间观念、真情、婚姻、爱情、生活态度、人生意义等话题,四个单元涉及抽烟、人名、历史等方面话题。(3)第三册有六个单元涉及家庭之爱、医患情谊、名人之志、克隆伦理、婚前协议、友谊等主题,还有四个单元与生理健康、教育方式、美国文化、地震逃生等有关。(4)第四册有六个单元与名声、历史名人、孤独、商业贿赂与道德、种族观念、情商培养等有关系,还有四个单元与社会福利、电信革命、迪士尼文化、人口基因有关。可见四册书所涉内容有二十多个单元与上述的“情感体验、科学认知、价值诉求与道德关怀,事实与价值、理性与情感、规范与道德、科学与人文”具有相关性。从内容建构看,《新视野大学英语》在文本呈现角度上为情感教育打好了基础。

2.情感教育的呈现。情感教育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落实,这跟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关。教学期许有不同层面:一是文本语言层面的通达;二为文本语言之下的内在意识架构与传输。情感教育突破单一的语言讲授层面,产生一定的意识导向,从而将这样的意识嫁接于“生活世界”。下面以第二册《新视野大学英语》里的There’s a Lot More to Life than a Job《生命的意义不至于工作》(unit 8)为例阐释情感教育呈现的可能性。在梳理文本内的语言知识点后,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可作为本单元重点讨论的话题。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大学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2)你喜欢但待遇不高的工作与你不喜欢但待遇不菲的工作之间,你如何选择?(3)一份工作待遇不好,但我们依然过得开心,这样的可能性存在吗?如果存在,请尝试分析原因。这些问题,让学生尝试推翻曾经的思维定势,进而思考我们应该在教育里得到什么,物质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现实生活。再以第四册《新视野大学英语》里的Choose to Be Alone on Purpose《选择孤独》(unit 5)为例,情感教育在教学实践上应以诱发思考为突破口,“孤独”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病症,人人害怕孤独,然而梭罗为何选择独处?孤独的功用是什么?它在现代社会精神领域中折射出什么?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固定答案,但教学者应提出来,促使学生思考,这些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人类情感的本质。情感教育是一种意识性的启蒙与诱导,任何课程都应该担当起这样的责任。教育家陶行知阐释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他认为,教育是为了生活,这里的“生活”不仅指维持个体存在,更具有广义上的“认知”及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因此,情感教育应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面对及认识挫折,进而认识世界。大学英语教育应担起这样的责任,在语言教学层面之外通过情感教育打通受教育者与“世界”的阻隔。

3.基于情感教育的教学反思。在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要突破语言能力培养的一元思维,要从课程本身挖掘出教育的多种功用,而不仅停留在语言学习上。就目前来说,大学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服务的应试倾向,认为只要学习者通过某等级考试,语言能力就得到提高,达到某种水平,而现状并非如此。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大学英语还应有更高的教育追求。比如,语言中蕴含的意识形态、道德准则、文化侵蚀等因素或可成为引导人生的重要元素。获得语言能力、取得资格证书,确实能为受教育者今后的就业求职、深造等带来益处,这点无可厚非,但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以呈现的可能性或许能为语言教学带来更大空间,语言学习者在其中的收益,也应为多方面的。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情感教育的自觉性。就目前来说,英语学科的整体滑坡除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外,其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设置的唯工具性与传统性、教学内容的单一等特征侵害其作为人文学科的精神引领性,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人文教育及情感教育的自觉性。当一种学科或者一门课沦落为工具之用,因其内核的丧失,其魅力也不复存在。因此,当代大学英语教师要有人文情感教育的自觉性,这是英语教学的关键,这种情感不应沦为语言教学的辅助方法和手段,它应是整体的一部分。教书、育人,在任何课程里都应得到体现,大学英语也不例外。

[1]李建华.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3):84-87.

[2]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人文英语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