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演示实验,推进物理教学

2014-10-20房文勇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培养能力研究方法

房文勇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采用更新、更好、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这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学习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演示实验 物理教学 研究方法 培养能力 创新精神

科学源于实践,物理源于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古往今来,物理学的发展和创新无不与物理实验密切联系。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实验不仅是自然现象在教室中的重现,更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重要途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共同参与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创设物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强大内在动力。演示实验可帮助教师揭示新概念,导出新规律。为了学生能正确地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必须做好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物理演示实验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实验效果,把枯燥的概念、规律与有趣的实验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求知过程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渗透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探索自然、了解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是人类永恒的研究课题,实验则是人类研究这些课题的重要科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演示实验,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实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使学生从中认识和掌握一定的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为学生学好物理学,甚至为他们今后实现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实验归纳法

这是在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共同本质,从特殊实例概括出一般规律的一种推理方法。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可以通过实验归纳法完成。例如,力的概念、压强、欧姆定律的教学等就是通过实验归纳法来完成的。学生在这样长期的熏陶学习下,能潜移默化地体会、认识,从而掌握这种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探究性实验法

在以往的传统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为旁观者,很少直接参与。这样将演示实验变成单纯的实验再现和验证实验,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而探究性实验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出一种师生共同探究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并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最后讨论、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方案,然后进行实验的探究和论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理想化实验法

这是一种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得出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的方法。这种实验方法是建立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却又高于真实实验,在推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理想实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实现。其特点是抓住研究过程的本质,而忽略它们的次要因素,使物理过程或对象的物理图像更清晰,使它们更容易为我们所研究。例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采用理想化的抽象思维和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为学生实验提供示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物理实验的演示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操作过程、仪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如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科学语言的表述等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生动的印象,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物理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中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思考,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培养能力研究方法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