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和运用

2014-10-20李慎明

前线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明民族政治

李慎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开户牖”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无比宽阔的心胸,更加重视向世界上一切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学习。美国等重视其文化软实力的培育与运用,我们也应认真借鉴。

文化的层次和概念

我认为,文化可分四个不同层次:一是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积累的总成果形态界定,这是“泛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的总称,即物质成果加精神成果。二是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精神生活特指界定,这是“大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自然科学加哲学社会科学。三是从一定社会形态结构的构成界定,这是“中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比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在观念形态上反映并反作用于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形态。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分支、分店。四是从一定社会的观念形态中的意识形态上去界定,这是“小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文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一定意识形态的内容,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反映。一定的理论是一定的意识形态乃至是一定社会文化的核心。因此,“泛文化”、“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前提,是要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正确的理论。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文化建设,而且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才有正确的方向和灵魂。

要真正弄清文化这一概念,也必须连带弄清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不同社会形态,都有不同的文化与文明。在阶级及有阶级存在的任何形态社会中的文化中,总是有其精华,还有其糟粕。其不同社会形态文化中的精华,组成了人类历史中的文明。对于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之前的所有文化,我们都应批判地汲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同社会形态文化中的精华,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其中的糟粕,也必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终被人类新的进步的文化所抛弃。而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可特指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和哲学、宗教、法律、文学、艺术等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精神财富,亦可指社会发展从低级逐步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文化有先进落后、精华糟粕之分,但文明仅有程度上的高下,没有先进落后与精华糟粕之分。如任何时候也不能把1+2=3这一常识说成是落后和糟粕,更不能把其与时俱进为1+2=4或5。因此,我们不能笼统说,文化是人民精神生活的家园,应该说,文化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家园。因为,人以群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即不同的精神生活家园之中。如,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火热生活中,有极少部分人生活在东莞醉生梦死的腐朽文化中。

文化安全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习近平同志又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同志还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文化安全,十分重要。一个社会,就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部分组成。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政治是社会的支柱,而文化则是社会的灵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苏联亡党亡国,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从意识形态的解体开始的。我们一定加强文化安全方面的研究,要抵御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决不能步苏联亡党亡国之路。

倡导文化逐步走出去。在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仅靠军事、经济等硬实力最终是行不通的。国家间的友好合作,更是需要文化力的发挥,要靠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当今中国,决不保守。恰恰是一些发达国家,秉持顽固的保守主义。我们翻译引进多少外国种种版本的著作及文化产品,他们把中国作品翻译介绍过几本?我们讲文化走出去,孔子要走出去,老子要走出去,烹饪要走出去,太极、少林要走出去,中医药要走出去,但是,也应该“夹杂点”新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以文化软实力做支撑,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国气派。

发展中国家,对本土文化和文明,必须固本守源,坚持自尊、自爱、自信、自立。霸权主义文化,过去、现在有,将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仍会有,甚至在特定一段的时日内还可能发展。因此,所有国家和民族,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国家和人民,必须首先对本国的文化和文明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应首先维护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文化和文明,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决不能仅仅把科技和物质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文化“先进”与“落后”、文明高下与优劣的尺度。否则,便可能把西方个别超级大国所特意构建的意识形态作为普世的文化和文明去顶礼膜拜;也会把西方个别超级大国向全世界进行的文化扩张,视作是向“未开化”国家和民族传播“文明”。其实,当今世界那些所谓的普世文明,说到底,是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对全世界实施文化侵蚀和统治的工具,并确实已转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一些政治和文化界代表人物的思维定式。这种观念的侵蚀,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产生一种“文化自卑感”,有意无意对西方中心文化如痴如醉,而对本土文化却是苛求甚至鄙视有加。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应该倍加珍惜我国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生生不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平等对待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十分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文明。同时,对那些怀有敌意甚至妄图摧毁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的人,我们历来的态度是——“威武不能屈”。

把文化软实力的培育置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

把文化软实力的培育与交流置于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中。只有这样,才不会照抄照搬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文化并与此区别开来,才能最终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

一是要尊重和维护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文化、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所在,是这个国家其他文化和文明形式所依附的本体和灵魂所系。一种文化和文明一旦失去了作为其母体所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失去其适合本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那么,无论对其文化和文明怎样提倡甚至斥巨资去保护,都会从根本上失去其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种文化和文明在本质上只能成为人类历史博物馆中展示的标本,或者成为受资本逻辑支配的现代旅游业、娱乐业的景点,成为聊供强国和富人奢侈消遣的后花园。这就需要在尊重和维护文化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政治的多极化,从而反对世界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单边主义。国际垄断资本和单边主义政治无视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民族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肆意扩张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为自身的战略利益任意发动战争,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也就根本无从谈起。仅靠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不可能改变经济和政治上的单边主义的威胁;缺少了经济多样性和政治多样性,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也就根本无法单独存在。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最终要依赖于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多样性才能同步解决。

二是要坚持和维护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模式。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共同构建几千年的人类文明的历史大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都是全人类、全世界的精神遗产的瑰宝。承载文化和文明的国家与民族有大有小,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有先有后,但决无优劣高下之别,这就如同联合国每一个成员国都有平等一票的投票表决权一样,都应获得平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坚持和维护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权利,不仅从根本上彻底否定了各文化和文明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观点,而且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要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要真正做到平等对话,关键是强国、大国的态度。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哲人老子说:“大者宜为下”,“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这就是说大国尤其应谦下,大国像居于江河的下流那样谦下、开阔、平和,天下就很容易交融、和谐,人类就容易和平相处。老子的这一思想,可能是中国最早反对大国霸权主义的思想胚芽。能否善待他国,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文明的标尺,而且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文明能否长盛不衰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历览人类历史文明的兴衰更替,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文明在兴起之后,若对其他文化和文明平等相处,并能积极学习借鉴,这种文化和文明则常常是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并如日中天。若企图侵蚀甚至用强力铲除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则必然会使自己的文化和文明产生异化,并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最终毁灭。这一现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绝不鲜见。环视当今世界,个别超级大国所奉行的“文明逻辑”不正在造成更多的流血、苦难和冲突,导致更多的恐怖主义或所谓的恐怖主义的发生吗?世界上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性,都积淀在这些国家和民族的骨骼里,奔腾在这些国家和民族的血液中。这些传统和特性,并不是外来文化能够随意更改替代的。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应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文化、文明的传统。国际社会对于地区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可以说,随着全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全人类思想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全球的生产方式、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最终会实现“大同”,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多元性将不会随之消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各国都应以开放和平等的精神,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和地区争端,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收并蓄的和谐世界。

三是要坚持各种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不同文化和文明不仅需要各个国家与各个民族的代代相传,需要相互平等地交流,而且需要相互之间学习和借鉴,进而通过糅合而产生自己新的文化和文明,从而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智慧保证。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深化,不仅是对世界上其他文化、文明与传统的鉴赏,更是对世界上其他文化和文明之精华的汲取。这就需要世界上不同文化和文明都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勇气。同样,任何一种文化与文明,也不应凭借自己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优势,封锁其他人类文明精华的传播。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这是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世界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振兴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就是一部与其他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来自东方的四大发明的传播,近代西方文明赖以自豪的地理大发现和工业化进程将根本无从说起;资本主义文明没有过去奴隶制文明及封建制文明的传承和积累,同样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制度、文化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也有不少是在与社会主义文明的竞争、学习、借鉴中得来的。当然,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样是学习借鉴全世界各种文明其中包括资本主义特别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关文明在内的结果。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否则就必然落后甚至挨打。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必须结合各自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有所取舍,而绝不能照抄照搬,否则同样会从根本上最终危及自己的生存。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波澜壮阔,曾跌宕起伏,甚至几度危难当头,但始终得以传承并正在展现新的风采。这也是我们为尊重和维护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中国GDP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物质力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机遇与新挑战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新的时代特征和国情紧密结合,得出新的结论,并创新出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全新文化体制机制与之相互支持,从而使我们的文化传统经涅槃而获新生,进而产生新的文化,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这个任务是紧迫的,是关系到中国自身发展的急务。不及时展开这样的文化建设,难以处理中国现代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无法应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挑战;不足以凝聚人心,也难以为中国的持续发展提供健康稳定的政治社会秩序。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适时地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八大又予以推进和强调。

我们深知,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培育、发挥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优秀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放出的异彩,必将与人类永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承接前人的智慧,中国文化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责任编辑:沈 聪

猜你喜欢

文明民族政治
办公室政治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MINORITY REPORT
对不文明说“不”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传承 民族 文化
文明歌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